2.3《世界的地形》导学案(第3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地形》合作探究导学案(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海拔和相对高度,及世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与特点2.复习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

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3.学生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4.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导学达标】-------我参与,我快乐
活动一:复习回顾
1.回顾海拔和相对高度,小组内相互检查,如何判定海拔和相对高度,以及相对高的计算方法。

2.小组内检查世界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以及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比赛哪组说出的世界之最多,并能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位置。

4.小组内检查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并说出如何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的方法。

活动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生读2-47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小组内讨论,如何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活动三:等高线地形图
1.小组内交流“预习新知”中的“任务一、二”。

2.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1)山峰、鞍部、陡崖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2)山谷、山脊处的等高线有何不同。

【教师精讲点拨】
3.归纳总结:(1)判读山顶和鞍部的方法:山顶:山顶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2)判读山脊和山谷的方法:
(3)判读陡崖的方法: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4.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8月10日,小明的爸爸随医疗队
经过一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到了舟曲
的A地,他们要就被泥石流困在B
地受伤的村民。

请你们组设计一条从
A地通往B地的安全道路。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当堂检测】――我参与,我快乐
一.选择题(10分)
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6分)
1.图中点A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小于260米B.大于260米
C.240~260米之间D.260~280米之间
2.从图中( )处登山相对容易
A.B处B.C处
C.B和C两处都一样容易D.B和C两处都不容易
3.在陆地地形景观中该图所示地形属于( )
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