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复习
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重建统一的人物(隋朝的建立者):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

2、隋朝统一的时间:589年。

3、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贞观之治——唐太宗。

(2)措施:①虚心纳谏,重用人才(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②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③经济:发展生产,轻徭薄赋。

(3)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女皇武则天
4、唐朝进入鼎盛(全盛)时期是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1、唐朝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灌溉工具)。

陶瓷业有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2、长安既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商业繁荣,城内坊市分离(坊是居民区,市为商业区)。

4、唐朝的民族交往:(1)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2)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的事例:文成公主入藏。

(3)意义(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4)启示:民族之间应该平等友好往来。

5、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唐朝中外交流的事例:(1)中日交往: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

(2)中印交往:玄奘西行。

2、唐朝的对外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3、唐朝时期记录中亚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大唐西域记》。

4、启示: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的标志:朱温建立后梁。

2、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中间动荡分裂的时期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

3、总结科举制:
(1)隋朝:隋炀帝时期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科举制正式确立。

(2)唐朝: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3)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4)明朝:八股取士。

(5)科举制创立的影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5、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繁荣、开放。

第6课北宋的政治
1、北宋(1)建立者:宋太祖(2)建立政权的方式:陈桥兵变(3)都城:东京(开封)。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上:收兵权。

(2)政治上:①中央:削弱相权。

②地方:文臣知州,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3)财政上:设转运使,收财权。

3、北宋的基本国策:重文轻武。

4、辽、北宋、西夏、金这段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政权并立、民族融合。

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辽、北宋、西夏、金、南宋。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1、辽——契丹族——耶律阿保机;西夏——党项族——元昊;金——女真族——完颜阿骨打。

2、南宋建立者:赵构;都城:临安(杭州)。

3、北宋和辽订下了(盟约):澶渊之盟。

影响: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和平局面,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5、南宋和金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形成对峙局面。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1、宋代引进越南占城稻。

(“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
2、北宋商业城市:开封和杭州。

城市中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乡镇形成“草市”。

3、宋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5、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的时间是南宋。

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民南移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的元朝的建立第11课元朝的统治
1、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忽必烈建立元朝。

2、抗元英雄文天祥。

3、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

4、中国历史上四次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4个王朝是(按时间顺序写):秦、西晋、隋、元。

5、元朝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6、元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中央设置中书省;地方设置行中书
省。

7、我国省级行政机构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宋元时期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

2、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商业区)。

勾栏: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

瓦子里的文娱演出:说书、演杂剧;体育竞技:蹴鞠。

3、宋词的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4、元曲:代表人物: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5、《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记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造纸术促进文化的传播。

2、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北宋——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唐朝——火药:改变了作战方式,加速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5、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1、1368年,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

2、朱元璋强化皇权
(1)地方:废行省,设立“三司”。

(2)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3)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后来明成祖成立东厂。

(4)思想文化:八股取士。

(危害:禁锢思想,压制创新)
3、明朝经济的发展: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瓷都:景德镇。

出现商帮:晋商、徽商。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1、明朝和平交往的事例:郑和下西洋。

明朝反抗外来侵略:戚继
光抗倭。

戚继光:民族英雄。

2、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时期)
(1)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

(2)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意义:增进中国与亚非各国友好往来,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的居住权。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明代科技成就:(1)医药学:李时珍、《本草纲目》。

(2)手工业:宋应星、《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学:徐光启、《农政全书》。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3、北京城:明成祖时修建。

紫禁城,今称故宫。

4、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其中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代表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

5、明朝昆曲代表汤显祖的《牡丹亭》。

清朝全国性的剧种:京剧(国粹)。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2、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3、皇太极建立清朝,改族名为满洲。

4、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后,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2、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1)台湾: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

(2)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

(3)东北地区: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4)新疆: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今新疆。

3、台湾自古是中国相关领土史实:(1)三国时期,称台湾为夷洲。

(2)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

(3)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4)清朝统一台湾后,设置台湾府。

4、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的史实:(1)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2)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3)清朝设驻藏大臣。

5、新疆自古是中国领土的史实:(1)汉朝设西域都护。

(2)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新疆。

(3)清朝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