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车氏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民族约有十个,源流约有十三个,人口约六十六万七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2%左右。
寻根溯源,车姓来源主要有五:1、出自妫姓。
据《元和姓纂》、《汉书》所载,舜后改陈氏继而改田氏之裔,汉丞相田千秋因年老得乘小车出入朝中,时人谓之车丞相,子孙因氏。
2、出自嬴姓。
据《路史》所载,春秋时秦国子车氏之后有车姓。
3、据《世本》所载,相传黄帝之臣车区占星气,据传乃车姓之始。
4、赐姓而来。
据《圣君初政纪》所载,明时邳州指挥使车言,本姓信,洪武中有军功,赐姓车。
5、出自他族。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河南车姓,源自鲜卑人,北魏时改车昆氏、车非氏为车姓;据《魏书》所载,西域车氏,本车师国胡人,以国为氏;鄂伦春族特禾格氏汉姓为车;清时高丽人姓,世居平阳(今山西临汾);今朝鲜、满、蒙古、回、白等民族均有此姓。
车千秋,冯翊长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是车氏主源的得姓始祖,车千秋子孙由于仕宦、求学等原因,逐渐在当时的国都——今陕西西安定居并繁衍开来,此地汉称为京兆郡,故后世车姓有以京兆为其郡望堂号。
历新莽而东汉,车姓子孙很快在北方的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甘肃等地及南方的安徽、湖南等地迁播散居开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车姓有南徙江苏者,并在今山东曲阜、陕西西安、安徽寿县、湖南安乡等地形成大族,昌盛为车姓鲁国、京兆、淮南、南平郡望。
北魏入主中原,定都今河南洛阳,汉化改革时,作为鲜卑大姓的车昆氏、车非氏改汉姓为车,这支新鲜血液的注入极大的壮大了车姓家族,并与繁衍于此地的车姓相融合,昌盛为车姓河南郡望。
历隋唐两代及五代十国,车姓逐渐播迁于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宋末元初的夷族入侵,更导致了车姓子孙足迹遍布于福建、广东等地局面的出现。
明初,山西车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江苏、山东、河北等地。
明朝中叶以后至满清时代,车姓人有迁居台湾岛,扬帆东南亚者。
并随着山东人闯关东,山西人走西口,陕西人去甘肃,河南人迁陕西,湖广人填四川等多次政府强令移民和民众自发移民运动,车姓人在西北、东北、西南等地生根发芽。
如今,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山东、甘肃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车姓约占全国汉族车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
茂名车氏迁徙考究:据茂名禄村车氏族谱记载,茂名车氏属汉丞相车千秋的子孙。
族谱记载迁徙时间始于元朝,迁徙地则始于湖广(元朝时湖广辖长江以南、湖北、湖南大部分、广西、海南全省、贵州大部分、雷州半岛。
族谱记载迁徙地始于湖广,说得比较笼统),从
湖广迁徙至博罗车村,从博罗车村迁徙至增城上湾下湾村,明成化十九年再从增城凤池村迁徙至电白霞洞村,弘治年间又从霞洞迁徙到茂名禄村开基,之后又有不少子孙从禄村迁徙至电白乃粤西乃国外。
车氏族谱没有记载湖广之前的迁徙路线。
从博罗县泰美镇车村资料中了解到,车村有座明朝时期车氏宗祠,该车氏宗祠保存得相当完好,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准备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车氏子孙从全国各地过来祭祀。
在古祠后殿西墙上,一块白色碑石刻着这样的记载:“远祖车千秋,本姓田氏,汉武帝征和三年三月为大鸿胪,征和四年封为丞相,武帝忧之赐见,赐小车出入宫殿中,时人渭车丞相,其子孙以为姓氏。
其子孙嗣,官至云中太守、汉宣帝时封虎牙将军。
汉承秦制期间,豪吏混斗,大举移民,迁徙豪强,遁逃者众,皆去其乡,始远祖辗转迁徙南下,先入闽、后折粤东,继韶关南雄珠矶巷,继达博罗,始远祖再流移蹯砣(即今车村)定居”。
把此碑迁徙记载连接茂名车氏族谱记载的迁徙路线,又可向前推溯,起始时间为汉承秦制期间(即西汉,为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茂名车氏祖先迁徙始终路线大至如下:远祖由陕西西安——中原——湖广(湖广之前路线为据史料推测)——闽(福建)——粤东——韶关南雄珠矶巷——惠州博罗泰美镇车村(闽至车村为宗祠石碑所刻记)——增城上湾下湾村(再凤池村)——电白霞洞村——茂名禄村——再散居各地(博罗车村至散居各地为族谱所记)。
至此,茂名车氏自远祖南下至今约2000年的迁徙路径图已经大至清晰。
至于茂名车氏族谱记载的一世祖礼兴公之前的各世祖辈及详情,还要寻查广州增城或博罗车村的车氏族谱才可溯到。
茂名车氏人口与分布:粗略估算,茂名地区车姓人口约有2万,占全国车氏人口总数的3%左右,分布在茂名地区近百条村庄。
其中,茂名市区(含车上学村、求雨岭村)约有2500人;茂南区(主要在山阁镇禄村周边与金塘镇、公馆镇,新坡镇)约有7000人;电白县(含茂港羊角镇、坡心镇与林头镇、大衙镇、观珠镇、沙琅镇、水东城区)约有2000人;高州市(主要在里麻、石鼓镇、镇江镇、根子镇、泗水镇、高州城区)约有7500人;化州、信宜的车姓人口不详。
茂名车氏民系及语言变化浅究:茂名车氏属广府民系,语言属广府白话口音,可能非茂名车氏祖先的原始民系及口音。
从我联系到博罗车村的车氏人了解到,博罗车村车氏的口音类似客家话,博罗是以客家民系客家话为主流的县域,车村车氏原始口音可能不是客家话,可能是受博罗主流客家话影响而改为类似客家话。
茂名车氏从博罗徙增城徙电白徙茂名禄村,而茂名禄村周围以广府民系与广府白话为主流,受几百年来生产生活交际的兼融并合,茂名
车氏原先口音逐渐被广府白话同化,自然而然遗弃了原先的祖音。
至于车氏始祖原始语音为何?现已难以推测,此乃人类历史洗礼使然,与忘本离宗无关。
茂名车氏名人略:
1、车驾龙:茂南区山阁镇禄村人,他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入广东武备学堂,四年后以优异成绩,被选送考取日本留学。
光绪三十三年(1907)毕业归国参加京师会考,被赏赐陆军步兵科举人。
民国元年(1912)离京上乡,从高州府独立营营长一步步升至驻琼州、廉州、高州警备军统领。
期间,捐款兴建高州高文书院。
民国五年(1916)一月,高州革命党人树讨袁世凯旗帜。
车驾楷被部属推为高雷护国军总司令,并为高雷镇守使,旋任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第六师师长,积极参与讨袁世凯行动。
是年九月袁世凯病卒。
不久车驾龙离高州赴穗任至广东警卫军统之职。
再任北京政府陆军部咨议,少将军衔,特授三等文虎勋章。
民国十四至十五年(1925~1926),任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第七期教授长官、少将战术部主任、编译教官。
其后军校迁住南京,车驾龙辞职返乡闲居。
后车驾龙以年老之躯加入抗日队伍,并推选任茂名县抗日自卫团第一队队长,还捐款筹建南路抗日解放军以抗日。
2、车子平:茂南区山阁镇禄村人,现高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己丑年仲春搜集考究
注:因资料有限,本文为初究,文中列事、数据与事实难免有出入,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