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谈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策略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策略
一、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发展过程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实践历经多年发展,从工程竣工结算开始,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进行内控基础性评价,进一步发展到目前要求建立投资评审制度、审计全覆盖。

一推广全过程审计。

2007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发布后,高校审计部门更多采用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模式,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勘察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结算、财务决算等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

这一阶段,高校审计由竣工结算审计推广到工程各阶段,不再仅仅拘泥于竣工结算审计。

全过程审计模式成为高校工程审计部门的标配,审计人员开始在事前、事中参与工程审计业务。

二推动内部控制建设。

2012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文件发布,第46-53条专门描述建设项目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文件要求项目单位健全项目内部管理制度,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015年的《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在加强建设工程审计方面,提出以促进控制工程造价、规范工程管理、落实管理责任为重点,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审计。

2016年,《关于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发布,部属高校等单位开展了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其中包括了建设工程领域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

在这一阶段,内部审计部门开始对建设工程内部控制进行检查、评价。

内控评价要求对业务内容高度熟悉,离不开工程审计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建设工程内部控制评价初步打破了工程审计与财务管理审计的界限。

三推动建设工程投资评审制度建立。

2016年12月,《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发布,要求各部属高校建立投资评审制度,实行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全覆盖。

这一制度实质是学校投资决策机制,由学校成立决策机构投资评审小组,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对建设标准、投资计划、设计概算等进行评审,是确立审计标准的过程。

实行投资评审制度,可以明确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的造价控制目标,形成造价管控硬性约束。

二、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内容分类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对建设工程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的确认和评价活动。

按照审计维度和审计内容,对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划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工程业务内控审计、工程业务事项审计、工程财务内控审计、工程财务事项审计如表1所示。

内部控制审计是管机制的,事项审计是管具体的,两者共同构成了工程管理审计业务的内容。

机制主要是确定谁、应该做什么、是否做到位,针对的是部门管理;事项主要是某一项工程的某个环节是否遵守相应的规定,针对的是具体的事项。

缺少内控,审计缺少抓手和骨架;内控达标后会大量节约事项审计的工作量。

在实践中,工程审计人员主要从事业务和财务事项审计工作。

工程造价审计,指工程业务重要事项审计中对造价的审计。

工程招标审计,指工程业务管理重要事项审计中招标阶段对造价的审计和经济文书的审计,包括控制价、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等。

工程付款审计,指财务管理重要事项审计中依据合同对不同阶段应付款项适当性、准确性的审计。

造价、招标、付款等审计,均依赖建设工程内部控制的建立。

三、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重点一工程业务内控审计的重点。

是否对工程业务进行归口管理,是否建立投资评审等投资约束和控制机制,是否对使用方功能需求进行管理,是否制定并执行工程建设相关制度规范等。

二工程财务内控审计的重点。

建设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是否建立了付款审核、复核机制,是否按照要求履行了审核职责。

三工程业务事项审计和工程财务事项重点不同审计阶段,业务审计和事项审
计均可以分为造价审计和文书审计两类,具体如表2所示。

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经历了审计单项重要事项竣工结算、审计多项重要事项全过程审计、审计内控与审计重要事项并重的发展。

四、高校建设工程审计面临的问题一工程业务内部控制存在不足。

1.缺少实质性投资控制机制以往规模以上建设项目均需要上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等。

教育部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重要的造价控制目标。

尽管存在控制目标,还是存在部分工程造价突破设计概算、大量出现洽商变更的现象。

投资控制未在工程开展前期发挥作用。

2.工程建设未归口管理目前不少高校新建工程、修缮工程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各部门建设管理制度不同、人员职责分工不同。

建设工程是复杂的管理事项,需要专业人员分工配合,提升管理效率。

管理职责分散不利于集中人力,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提升工程管理效率。

3.工程建设各阶段未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第一,立项阶段未明确条件,部分工程未确定使用部门已经立项。

在此条件下,工程管理部门无法确定建筑特殊的功能需求,是按照理科实验楼建设还是按照文科科研楼建设,是建设化学、生物类湿实验室,还是数学、理论物理类只需要用电条件的实验室。

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改动,造成造价失控,严重浪费人财物。

第二,设计阶段未进行限额设计,也未建立各类建筑通用的建设标准,可能导致部分项目过于豪华或过于简要,均不符合学校长远发展规划。

第三,招投标阶段未建立招标控制价管理制度。

部分高校建设工程招标委托市场招标代理公司进行,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施工合同文本均由招标代理公司安排。

招标控制价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工程管理部门进行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

如果未能落实管理部门对招标控制价的审核责任,招标价格形成风险敞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