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测试卷包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测试卷包含答案
单选题(共20题)
1. 该患者应辨证为查看材料
A.心气虚
B.脾阳虚
C.心阳虚
D.肺气虚
E.脾气虚
【答案】 C
2. 关于曲式中的“再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再现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重复,但不是立即重复
B.再现所指的重复不仅仅是原样重复
C.音乐材料的再现只可能是某个较短的片段
D.再现不仅包括音乐材料,还包括构成音乐的其他要素
【答案】 C
3. 课堂当中,教师请学生采用分组的方式,运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的方式分别代表女高音、男高音、女低音、男低音四个声部来进行节奏创编并展示。

该教师运用了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哪种音乐教学法?()
A.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B.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C.铃木镇一音乐教学法
D.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答案】 D
4. 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文学作品()开始的。

A.《荷马史诗》
B.《伊索寓言》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理想国》
【答案】 A
5. 下列不属于明代四大声腔的是()。

A.昆山腔
B.海盐腔
C.皮黄腔
D.弋阳腔
【答案】 C
6. 通过欣赏中国和日本两个版本的《四季歌》,学生领悟了中日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

”这一教学活动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中的哪种核心素养?
A.语言运用
B.艺术表现
C.文化理解
D.创意实践
【答案】 C
7. 下列不属于起拍收拍三要素的是( )。

A.速度
B.力度
C.情绪
D.姿势
【答案】 D
8. 下列哪个力度标记适合表现一列火车渐渐驶向远方的音乐( )
A.Cresc
B.dim
C.ff
D.sf
【答案】 B
9. 歌曲写作中,运用得最多的结构是()。

A.一段体
B.二段体
C.下段体
D.四段体
【答案】 B
10. 主张“音乐教学应该透过实际的音乐经验,唤起学生的音乐知觉和情感,发展学生的美感知觉与回应能力”的音乐教育学者是( )。

A.戴维·埃里奥特
B.哈里·布劳迪
C.贝内特·雷默
D.詹姆斯·默赛尔
【答案】 A
1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要进行欣赏课的学习,今天的作业也是与欣赏课有关。

请大家和我一起预习和备课,同学们回到家后结合书中的插画,看看这节课能用到哪些乐器,并找找哪些物体和这些乐器的声音相似,下节课把它带来,看看和我拿的乐器是不是能发出相似的声音……”这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进行了一些教学准备,他主要是从哪方面进行教学准备的?()
A.分析教学内容
B.分析学生情况
C.分析学生身心特点
D.以上都包括
【答案】 A
12. 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的音区,下列铜管乐器中,属于高音乐器的是
()。

A.小号
B.圆号
C.长号
D.大号
【答案】 A
13. 成功将爵士乐引入交响音乐创作的作曲家是()。

A.科普兰
B.格什温
C.伯恩施坦
D.艾夫斯
【答案】 B
14. 取材于敦煌壁画中的舞姿而创作的民族舞剧是()。

A.《丝路花雨》
B.《刘三姐》
C.《金沙》
D.《草原儿女》
【答案】 A
15. 波尔卡舞曲音型的主要特点是重音在()。

A.弱节奏上
B.第一拍上
C.第三拍上
D.第二拍上
【答案】 D
16. 下列不属于戏剧艺术特征的是()。

A.故事性
B.表演性
C.综合性
D.时空性
【答案】 D
17. 《海菜腔》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
A.苗族
B.侗族
C.彝族
D.瑶族
【答案】 C
18. 下列不是由海顿创作的交响曲是()。

A.《告别》
B.《惊愕》
C.《军队》
D.《朱庇特》
【答案】 D
19. 下列不属于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是()。

A.竹笛
B.长笛
C.梆笛
D.曲笛
【答案】 B
20. 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的创作者是()。

A.韦伯
B.瓦格纳
C.罗西尼
D.普契尼
【答案】 B
大题题(共3题)
1. 案例:在一次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中,某授课教授一再强调音乐教学不能
以教材为中心。

一部分教师表示赞同,一部分教师坚决反对。

其中一位反问
教授:“不教教材,教什么?我从来不上教材以外的内容。

”另一位接过话题:“我上课就从来不用教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我就教什么。

......(1)分析上面案例中的两种观点存在的问题。

(8分)(2)如果你
是音乐老师,针对存在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并说明理由。

(7分)
【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音乐课的授课过程。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
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
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分析
此题时要从案例中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上述课程基本理念入手。

2. 春节期间,刘老师回家探亲,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开学前学校通知她要在家里进行线上音乐教学,刘老师计划在开学第一课教学生唱一首正流传火热的网络歌曲,这首歌曲歌颂了奋战在一线的义务工作者,刘老师先仔细分析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旋律难点以及情感,再探索歌曲创作的相关信息,之开始熟悉直播平台的操作、着手制作课件...问题: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分析刘老师教学中的优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3.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
音乐鉴赏《马太受难曲》(巴赫)
【教学内容】
音乐鉴赏《马太受难曲》;拓展欣赏《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
【教学目标】
1.听辨《马太受难曲》,感受宗教复调音乐的美,使同学们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2.教师通过让学生聆听各部分音乐主题、组织小组讨论,使学
生能够准确听辨和理解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

3.分析第1、72以及78分曲
的音乐形象,以及巴赫的其他音乐成就。

【教学重点】
《马太受难曲》主题听辨,理解复调音乐的形式
【教学过程片段】
1.导入。

2.介绍巴赫生平和《马太受难曲》的内容以及历史地位。

3.聆
听乐曲,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感受。

(黯然、悲沉)4.提问同学们从哪里听出
这样的感受?(介绍第1分曲展示的内容;第72分曲的圣咏旋律,第78分曲
的长时值、自由演唱记号等)
【答案】这个课例存在教学上的闪光点,但更多的是教学设计和授课内容上
存在的问题,因此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一方面,上述课例在课程设置上存在
一些闪光点:(1)教案来看,本课包括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
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片段,教案写作总框架较为完整:(2)教学内容1二关于
《马太受难乐》各片段音乐主题的分析较为透彻,能够具体到音乐本体和创
作背景:教学重点问题设置南表及里、循序渐进:(3)小结部分上升到“理解
音乐多元文化”的层面,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重视音乐实践”“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

这是本课设计的“亮点”部分。

但另一方面,课例中的课程设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三维目标书写不规范,
音乐学科的三维目标应当依次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
与技能,课例中层次混乱;新课程明确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主导”来进行课堂教学,课例中的三维目标频繁出现了“使同学们”“使学生”等词,从语言逻辑上来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因此是不正确的。

(2)教
学内容的预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体现。

课例中的教学内容预设了“拓展《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一项,但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完全没有体现,反而介绍了“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区别”,这一项在教学内容的预设中也没
有提及。

(3)聆听准备不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次聆听乐曲可以有效地把
握乐曲,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做好准备;课例中只聆听了一次,不够充分;(4)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填充,这样就无法引起学生
兴趣,使原本生动的音乐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综上所述.该课例中的一系列
问题违背了新课程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的实施
建议,因此,建议教师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充分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围绕新课程的理念展开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