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轻易“彼此”“彼此”--谈回忆性散文的文本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莫轻易“彼此”“彼此”--谈回忆性散文的文本理解
袁长俊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4()3
【摘要】回忆性散文中的“彼”是指散文的作者曾经经历时的情绪、态度、立场、情感等主观情思,“此”则是指作者创作时回忆相关人、事、景、物等或隐或显所
流露出的情绪、态度、立场、情感等主观情思。

这两者之间是不能轻易画等号的,
其关系是复杂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种:“彼”“此”为表
里,“彼”“此”不同,“彼”“此”相同。

在解读回忆性散文时,应具体分析“彼”与“此”,切莫让思维受“彼此”“彼此”的影响乃至左右,从而影响对文本内容的
理解。

【总页数】3页(P35-36)
【作者】袁长俊
【作者单位】咸丰县高乐山镇民族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0
【相关文献】
1.细读文本挖掘精髓——运用"文本细读"思想谈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2.在现实与回忆间穿梭——也谈回忆性散文教学方法
3.文本体式:回忆性散文的教学依据
4.关注文
本语言体会散文特色--以部编教材回忆性散文教学为例5.回忆与细节:回忆性散文的独特教学视点——谈《秋天的怀念》中的“细节悖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