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16太阳
注意字音:
繁殖(zhí)粮食(liáng) 杀菌(jǖn)摄氏度(shèshì)
形近字:
氏(氏度) 殖(繁殖) 粮(粮食) 炭(煤炭) 区(区分)
民(人民) 植(植树) 娘(爹娘) 碳(二氧化碳) 匣(镜匣)(
杀(杀菌) 希(希望) 疗(疗伤) 辽(辽阔)
说明方法:
1.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句话运用列数字、作类比的说明方法,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2.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ー个太阳。

这句话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太阳很大。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4.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这句话运用列数字、作类比的说明方法,说明太阳很热。

重点句段:
1.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这句话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系非常密切”主要体现在:动
植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高不开大阳,雨、雪、风的形成离不开大阳,太阳光可以杀菌,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2.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原文填空)
(1)用加点的词造句:没有妈妈的鼓励和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成绩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本段中这三句话的关系是:第一句话从正面说了太阳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第二句话是从反面说的,最后一句话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了太阳的重要性。

(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如果没有大阳,动物和植物就无法生存,人类就没有食物,整个世界也自然不会存在。

篇章整体: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让我们懂得了太阳的重要,从而激起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7松鼠
注意字音
分杈(chà) 苔藓( xiǎn) 狭窄(xiá)
形近字:
玲(玲珑) 滑(光滑) 拾(捡拾)狭(狭窄) 勉(勉强) 梳(梳理)
铃(铃铛) 猾(狡猾) 抬(抬头) 峡(峡谷) 兔(兔子) 流(流水)
重点句段: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晴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松鼠的特点是:漂亮,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2)“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请用“——”画出具体描写它外貌的语句。

(3)这一段话主要从面容、眼晴、身体、四肢、尾巴、坐姿和吃相等方面来写松鼠的外形特征。

篇章整体:
本文的作者是布封。

课文准确而简练地说明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性格和乖巧的行为,突出了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18慈母情深
注意字音:
辞退(cí) 压抑( yì) 颓败(tuí) 噪声(zào) 脊背(jǐ) 疲惫(beì)
多音字:
挣zhèng(挣钱) zhēng(挣扎) 龟jūn(龟裂) guī(乌龟)
形近字:
抑(压抑) 碌(忙碌) 噪(噪声) 竟(竟然) 龟(龟裂) 酸(辛酸)
仰(仰头) 绿(绿色) 躁(急躁) 竞(竞赛) 电(电话) 峻(险峻)
重点问题:
读下面的语句,说一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1)……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一一瘦弱的母亲
(2)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一一贫苦的母亲
3)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一一通情达理的母亲
(4)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辛劳的母亲篇章整体:
本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工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的故事。

2.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神态、动作和语言,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善良和对孩子深沉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

19父爱之舟
注意字音
茧子(jiǎn) 客栈( zhàn) 偏僻(pì)
形近字:
席(席位) 糖(糖果) 屑(木屑) 钉(钉子) 陪(陪伴) 枕(枕头)
度(度过) 塘(池塘) 梢(树梢) 叮(叮咛) 部(部队) 沈(沈阳)
重点句段:
1,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

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媒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

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

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撤娇的哭、发牌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是因为这些钱是家里粜稻、卖猪换的,是家里全部的钱,是父母的血汗钱。

为了让“我”上学,家里的经济状况更糟糕了。

(2)画线句子中的“新滋味”指的是“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母供“我”上学的艰难,为父母如此无私奉献而感动、震撼;同时“我”也想要报答父母的付出,但在当时没有能力报答,更明白了“我”肩上的责任,“我”从不谙世事的孩子,变成了对人生有所感悟的“大人”了。

2.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

送我去入学的时侯,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

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侯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

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
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載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父亲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在“我”心中永难磨灭,这是因为“我”从中感受到的是父亲对“我”浓浓的关爱;“我”对姑爹的小渔船感到亲切、难忘,这是因为:这只小渔船见证了“我”人生中许多次和父亲一起面对的考试,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无限关爱和期望。

(2)作者(能不能)用自己手中的笔画出这只小船,因为作者坐了许多次小船,印象深刻,而且从小船上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这些都被作者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篇章整体:
1.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与父亲经历过的点滴小事,表现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2.题目"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小渔,虚指父亲的爱,以此为题,变抽象为具体,"父爱之舟”把父爱与船联结起来,形象地揭示了父爱对“我”成长的承载作用。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注意字音:
腼腆( tiǎn) 誉写( téng) 歧途(qí)
改写句子: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改为陈述句:世界上糟糕的诗已经够多了。

2.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改为肯定句:当我再拿起那首诗,我承认父亲是对的。

篇章整体:
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七八岁时“我”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

“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应是“得意扬扬",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应是"失声痛哭"。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成年以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语文园地
日积月累: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司马光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用纯
21古诗词三首
注意字音:
对愁眠(chóu) 寒山寺(sì) 那畔行( pàn) 聒碎(guō) 风一更( gēng )形近字:
孙(子孙) 泊(停泊) 榆(榆树)
孔(孔雀) 伯(伯父) 输(运输)
重点诗(词)句: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意:皎洁的明月在松林间洒下清光,清清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意:竹林中笑语喧哗,是洗衣物的女子结伴归来。

莲叶轻轻摇动,是渔船在顺流而下。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随意:任凭。

歇:尽。

诗意:任凭春天的花草落尽,秋景也是很好的,我自可留居山中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意:月亮渐渐落下去了,乌鸦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

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与我愁思相伴难以入眠。

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意:整夜风雪交加,声音嘈杂,打碎了(将士们的)思乡之心,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故乡没有这种风雪之声。

篇章整体: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诗歌通过描写秋雨过后山中的
清幽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闲适、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2.《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继。

诗中着重写自己看到的景物的诗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中一个“愁”字抒发了作者孤寂忧愁的情感。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其中最能体现怀乡之情的句子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2四季之美
注意字音
红晕( yùn)窠里(kē) 心旷神怡(yí) 闲逸(yì)凛冽(lǐn)
形近字:
漆(漆黑) 幕(夜幕) 旷(空旷) 逸(安逸) 免(免费)
廢(膝盖) 暮(暮色) 矿(矿石) 勉(勉强) 兔(兔子)
重点句段:
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怕。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秋天最美是黄昏。

2)这段话主要描写的景物有:归鸦、大雁、夕阳、风声、虫鸣等,其中タ阳斜照是静态描写,乌鸦归巢、大雁比翼、风声虫鸣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把一幅秋日黄昏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縞章整体:
这篇短文是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来描述的,其中: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夏天,最美的时间是夜晚;秋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

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早晨。

通过一系列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多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3鸟的天堂
注意字音:
船桨(jiǎng) 木桩( zhuāng ) 应接不暇(Xiá)抛弃(pāo)
形近字:
桨(船桨) 纠(纠正) 桩(木柱) 梢(树梢) 塔(高塔) 暇(闲暇)
浆(泥浆) 叫(叫喊) 庄(庄园) 稍(稍微) 搭(搭配) 瑕(瑕疵)
词语搭配:
(灿烂)的红霞(平静)地移动(茂盛)的榕树(翠绿)的颜色
重点句段: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一株大树”强调“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形象地说明了枝干数量很多,榕树很大。

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几句话从绿叶的数量和颜色来写大榕树,赞美了榕树的蓬勃生机。

3.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了鸟的外形和颜色,“叫”“飞”“扑”写出了鸟的动作。

(2)从这几句话中,我们不仅了解到这里的鸟种类多、数量多,还能感受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很自由、快乐。

(3)这几句话是动态描写。

篇章整体:
1.《鸟的天堂》的作者是巴金。

“天堂”常用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文中“鸟的天堂"是说这株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前四次加引号是因为这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株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而最后一次没有加引号是因为作者亲眼看到生活在大榕树上的鸟儿后,感到鸟儿在这里生活得十分自由、快乐,真像在天堂中一样。

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真正的鸟的天堂。

3.作者和朋友先后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傍晚和清晨,傍晚描写的是静态的大榕树,清晨描写的是动态的群鸟活动的场景。

24“月迹
注意字音:
面面相觑(qù) 袅袅( niǎo) 嫦娥( chang) 嫉妒(jídù)
多音字:
悄qiǎo (悄没声儿) qiāo (静悄悄) 闷mèn(闷闷不乐) mēn(闷着)
累léi (果实累累)lěi(积累) lèi(劳累)骨gū(骨朵儿) gǔ(骨头)
篇章整体:
1.本文的作者是贾平凹,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2.本文通过描写孩子们中秋夜寻找月亮足迹的过程,描绘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属于每个人,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美好事物。

语文园地
日积月累: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装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5古人谈读书
注意字音:
敏而好学(hào) 不耻下问(chǐ)诲人不倦(Huì) 窥天(kuī)
形近字:
耻(耻笑) 海(教海) 诵(诵读) 恒(恒心) 缺(缺乏)
职(职业) 悔(后悔) 涌(汹涌) 桓(齐桓公) 缸(鱼缸)
重点句段: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聪敏。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大意:聪敏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告诚我们要谦虚好学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这则名言中有五个“知”,前四个“知”读zhī,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知”读zhì,是智慧的意思。

(2)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告诚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识:记住。

厌:满足。

诲:教诲。

大意: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知道满足,教人不感到疲倦。

告诚我们学海无涯,要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

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读书要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最重要。

原因是“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画线句子的意思是: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5.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回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由文段可知,读书人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
第三要有恒心。

(2)画线句子的意思是:有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

篇章整体:
1.第一篇中的几则名言选自《论语》,此书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这几则语录表现了古人谦虚求学、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和默而识之的学习方法。

2.第二篇短文是朱熹总结的读书方法,即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第三篇短文是曾国藩总结的读书方法,他认为士人读书要做到有志、有识、有恒。

26忆读书
注意字音:
津津有味(Jīn) 水浒(hǔ) 烦琐(suǒ) 栩栩如生(xǔ)
篇章( piān) 某年(mǒu)
多音字:
着zhe(看着) zhuó(着力) zháo(着迷) 传zhuàn(传记) chuán(传达)卷juàn(试卷) juǎn(卷尺)
形近字:
津(津津有味) 衰(盛衰) 朴(质朴) 琐(烦琐)
律(规律) 哀(哀求) 扑(扑来) 锁(铁锁)
积累词语:
(津)(津)有味一(知)半(解) (栩栩)如生(索)(然)无味
朦朦(胧)(胧) (无)(病)而呻心(动)神(移) 不能(自)(已)
重点句段: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

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

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1)在本段中,作者写到了怎样的读书感受?
答:书看多了,便学会了挑选和比较。

(2)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
答:作者认为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书オ是好书。

(3)我们从中可以学到怎样的读书方法?
答:读书要学会挑选、比较,要选好书读这样才能受益无穷。

篇章整体:
作者按时间顺序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和心得体会,重点向我们介绍了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意在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7”我的“长生果”
注意字音:
报偿( cháng) 馈赠(kuì)酵母( jiào) 呕心沥血(lì)
多音字:
差Chāi (美差) chā(差错) chà(差评) Cī(参差)
奔bèn (直奔) bēn (奔跑)
积累词语:
流光(溢)(彩) 天(长)日(久) 如(醉)如(痴) 浮想(联)(翩)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悲)欢(离)合(牵)肠(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
别出(心)(栽) (与)(众)不同心(安)理(得) (念)(念)不忘
(呕)心(沥)血
縞章整体:
《我的“长生果"》的作者是叶文玲。

“长生果"指的是书,课文中讲到了作者自己通过两次作文悟出了写作的两点道理:一是构思要别出心栽,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二是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已呕心沥血的创造。

语文园地
词句段运用:
与书籍有关的比喻: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日积月累:
观书有感(其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