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的使用课件(1)专业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课件
22
电复律/除颤的适应症
1、非同步直流电转复适应症(紧急适应症)
(1)心室颤动 (2)心室扑动 (3)无脉性室速
2、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选择适应症)
⑴心房颤动 ⑵心房扑动 ⑶室上性心动过速 ⑷室性心动过速
最新课件
23
电复律/除颤的禁忌症
(1)洋地黄过量所致的心律失常:洋地黄可以使直 流电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域值下降,电击后 可引起心室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
最新课件
13
经胸电阻抗
电复律是要求有足量电流通过心脏 ,而经胸电阻抗则决定电流的大小。决 定经胸电阻抗的因素包括:能量选择、 电极板大小、除颤仪电极板与皮肤的结 合物、电击次数和时间间隔、呼吸时相 、电极板之间的距离(有胸廓大小决定 )以及电极板置于皮肤上的压力。成人 平均电阻抗为70~80Ω
最新课件
对人体经胸阻抗的变化没有自动调节功 能,特别是对高经胸阻抗者除颤效果不 佳
最新课件
10
双相除颤电流方向图
最新课件
11
双相波除颤仪
分 类:
双相切角指数波型除颤仪(BTE) 双相方波型除颤仪(RBW)
最新课件Biblioteka 12双相波除颤仪优 点:
随经胸阻抗而变化,首次电击成功率高
选择的能量较小,电流峰值较低或相对 “恒定”对心肌功能的损伤轻微
,再电击又可飞走 • 1889年,provost证实狗室颤能被电击而复跳 • 1947年德国鲍克于开胸手术中应用胸内复律而使
病人恢复心跳。为此,世界上第一台除颤器诞生 • 1956年到60年代德国医生朱尔(ZOLL)证明电击
还可以用于室颤以外的其他心律失常 • 80年代以后被认为电复律是终止室颤的最有效的
最新课件
3
原理
用高功率与短时限的电脉冲通过胸壁或直 接通过心脏,在短时间内使全部心肌纤维同时 除极,中断折返通路,消除易位兴奋灶,使窦 房结重新控制心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房心律。
最新课件
4
除颤仪的基本组成
最新课件
5
发展
• 1774年,心脏电复律技术产生 • 1775年,Abelard实验研究发现鸟可以电击而死亡
2、检查仪器性能导联线无划伤、磨损、打死折; 3、使用后清洁导联线、电极板,注意保护屏幕,严
禁用粗糙的布擦拭屏幕; 4、每次用后及时充电,超过一周未用重新充电; 5、每日应开机测试仪器的性能,保持备用状态。
最新课件
32
最新课件
33
(2)严重低钾血:可使室颤阈值降低。 (3)房颤、房扑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近期有栓塞史:电击后可能有栓子脱落形成血
栓。 (6)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可
影响正常心律的恢复。
最新课件
24
电复律/除颤的并发症
• 心律失常:室颤或心动过缓 • 急性肺水肿,心肌酶升高 • 栓塞:肺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可用抗凝治疗 • 皮肤烧伤:由电极板与皮肤连接吸抑制、 • 喉痉挛:可能由镇静剂对呼吸中枢抑制或电击
除颤仪的使用
血液净化中心
杨艳丽
最新课件
1
定义
心脏电复律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 失常的一种方法。
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 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 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 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
最新课件
2
•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 •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方法
最新课件
6
分类
根据电流脉冲通过心脏的方向:
单相波除颤仪 双相波除颤仪
根据电极板放置位置:
体外除颤仪 体内除颤仪
最新课件
7
单相除颤电流方向图
最新课件
8
单相波除颤仪
分 类:
单相衰减正弦波型(MDS)除颤仪 单相切角指数波型(MTE)除颤仪
最新课件
9
单相波除颤仪
缺 点:
除颤需要的能量水平比较高,电流峰值 比较大,对心肌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 的损伤
交流电转复 由于难以控制发放电量反易损伤心脏目 前已不采用。 直流电转复 先向除颤器内的高压电容器充电,储存 安全剂量的最大电能(一般当400焦耳),然后在数秒 钟内突然向心脏释放,使之复律。由于其电压、电能 、电脉冲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故比较安全。
最新课件
21
电复律/除颤的分类
三、根据脉冲发放与R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 步
同步电复律 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 群,以病人心电中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 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或R波开始后30毫秒以内,从而 避免落在易颤期,可用于房颤、房扑、室上性、室性 心动过速。功率可设在50~200焦耳。
非同步电复律 无须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电放电,用 于室颤、室扑。功率可设在200~400焦耳。
最新课件
19
电复律/除颤的分类
一、根据电极安放位置可分为胸内与胸外复律
• 在此我们仅来了解胸外复律。 • 胸外复律:
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 电。胸外复律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 。现除手术外,均采用胸外进行电击除颤。
最新课件
20
电复律/除颤的分类
二、根据放电形式可分为交流与直流电转复
50-100
100
150-200
150-200
26
除颤器释放的电流应是能够终止 室颤的最低能量!!
最新课件
27
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最新课件
28
电除颤操作流程图
职业规范行为
核对,解释;病人 取平卧位,暴露前 胸;开放气道;吸氧
备齐用物 病员准备
开机
携用物至床旁,接通电源
连接心电监护仪
部位:右锁骨中线 第二肋下和心尖部; 涂抹导电膏,选择除颤方法,功率
操作者及周围人避免
接触床单位;电极板
充电、放电
与皮肤密切接触,保
证导电良好
观察除颤效果
除颤完毕整理用物
记录最新课件
除颤方法:同步或非同 步功率:非同步单向电 除颤360焦耳,双相200
焦耳
如室颤持续存在,应按 30:2进行持续胸外按 压5个循环后,若仍为室
颤应再次除颤
29
电除颤的注意事项
保证操作中的安全 ,拔除交流电源,患者去除假牙; 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 掌握好手柄压力(11~14Kg); 保持电极板的清洁、间隔>10cm; 为了能够准确计时,记录应以一个钟表为准; 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误充电须在除颤器上放电,不能空放电,2电极板不能对击; 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CPR过程中除颤时,应在病人呼气终时放电除颤,以减少跨胸动 电阻抗。
14
心血管急救(ECC)系统可用“生存链”概括 , 包括四个环节:
(1)早期启动EMS系统 (2)早期CPR (3)早期电除颤 (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最新课件
15
为什么要早期电除颤?
最新课件
16
早期电除颤理由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 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 未行转复室颤数分钟内就可能转为心脏停搏 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 基本CPR技术并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
最新课件
17
早期电除颤的原则:越早越好
早期除颤的目标(对所有医务人 员):从发病至电除颤的时间限 在3±1分钟内
最新课件
18
除颤的最佳时机
电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室颤的决定因 素,每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 10%,在心脏骤停发生一分钟内进行除 颤,患者存活率达90%,三分钟内除颤 ,70~80%恢复心跳,而五分钟后,则 下降到50%左右,第七分钟约30%,9~ 11分钟后约10%,超过12分钟,则只有2 ~5%。
最新课件
30
注意:决定电复律术能否成功的三个 因素
1.电能量的大小。
2.心脏异位兴奋性高低,若异位兴奋性过 高,心肌除极后仍然可波及控制起搏心 律。
3.窦房结功能,若窦房结功能低下,除极 后难以建立窦性心律。
最新课件
31
除颤器的维护与保养
1、保证仪器整洁、干燥、完整,用物齐全,仪器上 不得放置其他物品;
本身引起 • 低血压:电击后的短时降低或心肌损伤有关 • 心肌损伤:可发不紧密所致
最新课件
25
电复律/除颤能量选择
电复律 类型
心律失常 类型
单相波能量 (焦耳)
双向波能量 (焦耳)
房颤
200
同步
房扑 阵发性室上速
50-100
单型性室速
100
非同步
多型性室速 室颤和室扑
360 最3新6课0件
1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