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矩调幅法例题及详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弯矩调幅法例题及详解
弯矩调幅法是一种用于解决结构中弯曲变形的方法。
下面是一个使用弯矩调幅法解决的例题及详解:
例题:
在一个梁上有两个集中力作用,分别是500N和800N,作用点分别距离梁的左端点3m和5m处。
梁的长度为10m,截面为矩形,宽度为20cm,高度为30cm。
求梁在中间支点处的弯矩值。
解法:
1. 首先确定梁的受力情况。
由题目可知,梁上有两个集中力作用,分别为500N和800N。
根据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可知,500N的力作用在距离梁的左端点3m处,800N的力作用在距离梁的左端点5m处。
2. 确定梁的截面矩。
根据题目提供的梁的截面尺寸,可以计算出梁的截面面积A=0.2m * 0.3m = 0.06m^2。
梁的惯性矩
I=1/12 * (0.2m) * (0.3m)^3 = 0.0018m^4。
3. 计算力产生的弯曲矩。
根据弯矩调幅法的基本原理,梁上任意一点的弯曲矩M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M = F * x
其中,F为作用力大小,x为作用力到该点的距离。
对于500N的力,弯曲矩M1 = 500N * 3m = 1500Nm;
对于800N的力,弯曲矩M2 = 800N * 5m = 4000Nm。
4. 计算支点处的弯曲矩。
根据梁的支持条件,支点处的弯曲矩应该为零。
因此,可以用中间支点处的弯曲矩M3表示为:
M3 = - (M1 + M2)
将M1和M2的值代入计算,得到M3 = - (1500Nm + 4000Nm) = -5500Nm。
因此,梁在中间支点处的弯曲矩为55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