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会计概述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范围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四大假设包括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时间范围、会计分期时间范围和货币计量计量尺度。
(一)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的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案例】甲方用现金购买乙方货物,该经济活动以甲方为会计主体视为采购,以乙方为会计主体视为销售。
2.会计主体一旦确定,要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的所有者、职工个人、与交易对象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
3.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律主体(法人)格力集团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电冰箱部门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人)。
【注意】(1)一个法律主体内部,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2)一个会计主体,可能由多个法律主体组成。
(二)持续经营时间范围
1.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将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永久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不会进行清算,所持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担债务将正常偿还。
2.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3.持续经营只是假定,一旦企业破产清算,将进入清算处理。
(三)会计分期时间范围
1.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相等而连续的期间
财年,据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核算和监督。
2.我国会计分期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期划分包括半年度、季度、月度。
3.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
4.由于会计分期,产生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形成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的区别。
(四)货币计量计量尺度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是采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选择货币作为共同尺度进行计量,具有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作用。
【注意】(1)我国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外币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3)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二、会计(核算)基础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会计基础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会计基础两种制度可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非营利政府单位,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为了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
计核算。
(一)权责发生制
1.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交易达成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基础。
无论收入是否收到费用是否支出,都以收入和费用实际归属的期间,又叫应付制。
2.权责发生制的标准两个凡是:凡属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
管其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赊销、当月支付工资;凡不应归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在本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预收货款、下月支付工资、分摊预付租金。
3.权责发生制揭示收入和费用的因果关系。
(二)收付实现制见钱眼开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收付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种会计基础,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