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泊苷微乳及自微乳的研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泊苷微乳及自微乳的研制
目的:以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为模型药物对口服微乳及自微乳给药系统进行研究。
微乳是一种澄清透明的、低黏度的、各向同性且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体系,由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共同起稳定作用。
自微乳可归属于微乳的浓缩液。
微乳及自微乳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促进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依托泊苷为常用抗肿瘤药物之一,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等。
但该药在水中几乎不溶,且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个体差异大。
本文以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Cremophor RH40)为表面活性剂制备O/W 型依托泊苷微乳及自微乳,可增加依托泊苷的溶解度,促进其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方法:在文献和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空白微乳为以肉豆蔻酸异丙酯为油相、Cremophor RH40为表面活性剂、PEG400为助表面活性剂、重蒸水为稀释剂;空白自微乳为以肉豆蔻酸异丙酯为油相、Cremophor RH40为表面活性剂、PEG400为助表面活性剂。
通过绘制伪三相图确定Km值及最优化处方。
对空白微乳及自微乳进行性状考察,包括粒径及其分布、自微乳化速率、昙点、粘度、透射电镜观察。
考察依托泊苷在PEG400、吐温80、Cremophor RH40、水、肉豆蔻酸异丙酯、自微乳中的溶解度。
在空白微乳及自微乳的研究基础上,找出依托泊苷微乳及自微乳的最佳处方并进行性状考察,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附录XC 溶出度测定第一法,分别考察依托泊苷自微乳与市售软胶囊的溶出情况,并进行比较。
对托泊苷自微乳的释药行为按各经典释药模型拟合。
稳定性实验:将最佳处
方的依托泊苷微乳和自微乳在室温下,密封放置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测定其外观、含量及释放度,考察其长期稳定性。
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以家兔为实验动物,口服依托泊苷自微乳和市售软胶囊进行体内药动学研究。
以苯妥英钠为内标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用梯形法计算AUC0-∞,计算体内滞留时间(MRT)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结果:空白自微乳的最优化处方为IPM/Cremophor RH40/PEG400=1/4.5/4.5。
空白微乳的最优化处方为IPM/Cremophor RH40/PEG400/H2O=1/4.5/4.5/4.9,自微乳及微乳稀释后粒径在20nm左右,稀释倍数增加粒径也略有增大,粒径分布一般有两个区域:10~30nm和40~60nm,其中80%在10~30nm。
在1min内即自微乳化完全。
Cremophor RH40为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昙点为46℃。
微乳与水的粘度相同。
微乳电镜观察外观圆整,分布均匀。
依托泊苷在PEG400中的溶解度最大,在自微乳中的溶解度也很大,能够满足剂量要求。
在水、IPM、吐温80、Cremophor RH40中极微溶。
在空白微乳和自微乳的最优化处方的基础上制备依托泊苷微乳和自微乳,依托泊苷的加入对微乳和自微乳的形成没有显著影响。
依托泊苷微乳和自微乳稀释10倍后平均有效粒径为24.5nm,稀释100倍后有效粒径为53.4nm,稀释倍数增加粒径明显增加,分布均匀。
透射电镜观察微乳、自微乳,外观圆整,大小均一。
依托泊苷自微乳与市售软胶囊溶出速度都较快,在45min累积溶出百分率将近100%,依托泊苷自微乳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
稳定性实验:依托泊苷微乳放置几天后即出现混浊,稀释后更不稳定。
依托泊
苷自微乳在室温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1、2、3、6月末取样,对外观、含量、释药曲线进行检测,均无显著变化。
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自制依托泊苷自微乳体内最高浓度为7.24μg/ml,达峰时间为0.5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16.19μg·ml-1·h,体内平均滞留时间(MRT)为3.68h。
市售软胶囊体内最高浓度是2.69μg/ml,达峰时间为1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8.24μg·ml-1·h,体内平均滞留时间(MRT)为4.48h。
依托泊苷自微乳比市售软胶囊体内最高浓度高很多,达峰时间也稍有提前。
以市售制剂作为参比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F=192.3%,自制依托泊苷自微乳与参比制剂相比,相对生物利用度有显著提高。
结论:以上各项体内外实验证明依托泊苷自微乳增加了依托泊苷的溶解度,促进其吸收,提高了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