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外科》32条必背知识点(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管护师《外科》核心考点精编
♦1.大肠癌的临床表现:(1)结肠癌排便: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最早的症状。
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或黏液。
(2)直肠癌排便: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肛门有下坠感、里急后重,大便变细,晚期下腹痛。
♦2.大肠癌的辅助检查:(1)直肠指检:诊断直肠癌最重要且简便易行。
(2)粪便隐血:筛查。
(3)内镜(结肠镜):确诊。
(4)腔内B超、CT:明确侵犯深度和远处转移。
(5)CEA(癌胚抗原):预测直肠癌的预后和监测复发。
♦3.内痔(无痛+出血+痔块脱出):(1)I期:排便时无痛性出血+痔块不脱出。
(2)Ⅱ期:便血加重,严重时呈喷射状+痔块能出能进。
(3)Ⅲ期:便血量常减少+痔块能出不能进(需手托回)。
(4)IV期:痔块长期脱出于肛门外或回纳后又即脱出。
♦4.外痔:(1)一般:肛门不适、潮湿+局部瘙痒。
(2)血栓性:肛门剧痛,排便、咳嗽时加剧+肛门表面可见红色或暗红色硬结。
♦5.痔的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①适应症:痔初期。
②方法:调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坐浴。
③血栓外痔:热敷、外敷、镇痛,若缓解无需手术,但疼痛剧烈则剥离术。
④嵌顿痔初期:尽早手法还纳痔核。
(2)手术:①Ⅰ~Ⅱ期内痔:注射疗法、胶圈套扎法。
②Ⅱ、Ⅲ期内痔及混合痔:痔核切除术。
♦6.肛裂:
(1)概述:①本质:肛管皮肤全层裂伤后形成的慢性溃疡。
②好发:肛管后正中线。
(2)病因:直接原因:长期便秘、粪便干。
(3)病理:三联征:肛裂+前哨痔(皮肤水肿)+肥大乳头。
(4)临床表现:①主要症状:便时及排便后肛门部疼痛。
②其它症状:便血。
(5)治疗:①非手术:初发患者适用,保持大便通畅+坐浴等。
②手术切除:陈旧患者,术后创口不缝合并且坐浴换药。
♦7.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概述:直肠下段或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及脓肿形成,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
♦8.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病因:肛窦炎、肛腺感染最常见,也可继发于肛周的软组织感染、损伤、内痔、肛裂、药物注射等。
♦9.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1)肛门周围脓肿最常见:①疼痛性质:持续性跳动性疼痛,排便时加重。
②全身中毒:不明显。
③局部体征:病变处明显红肿,有硬结。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①疼痛性质: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继持续性跳痛。
②全身中毒:明显。
③局部体征:肛门患侧红肿,双臀不对称。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①疼痛性质:局部症状轻。
②全身中毒:非常明显。
③局部体征:不显著;直肠壁上触及肿块。
♦10.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治疗原则:(1)早期:抗菌药、理疗或热水坐浴。
(2)形成脓肿:切开排脓。
♦11.肛瘘的临床表现及检查:(1)症状:肛门周围的外口经常流脓、肛周潮湿、瘙痒。
(2)指检:在内口处有轻度压痛,可触及索条状瘘管,挤压时外口可有脓液流出。
(3)碘油瘘管造影:明确瘘管走向。
♦12.肛瘘的治疗原则:低位肛瘘用挂线疗法或手术切除。
高位肛瘘以挂线疗法为主。
挂线疗法可免肛管直肠环被一次切断所引起的肛门失禁。
♦13.肛瘘的护理措施:(1)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及多饮水,少吃辛辣。
(2)
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3)肛门坐浴:将沸水降温至43~46℃时盛于盆内,持续坐浴20~30min。
术后:0.02%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3次/日。
♦14.门静脉高压症:(1)肝前型:肝外门静脉血栓形成、先天性畸形、肝门区肿瘤压迫。
(2)肝内型(95%):①窦前型:血吸虫病。
②窦后型、窦型:我国常见:肝炎后肝硬化(假小叶)。
(3)肝后型:布加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
♦15.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临床表现:(1)脾淤血、肿大:脾功能亢进→三系减低(以白细胞及血小板最明显)。
(2)静脉交通支扩张:食管下段及胃底曲张静脉突然破裂(X线食管吞钡检查可发现静脉曲张)→上消出血(呕血+黑便,甚至休克)可诱发肝性脑病。
(3)腹水:腹部膨胀,移动性浊音(+)。
♦16.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治疗原则:(1)手术适应症:①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发生大出血。
②严重的脾大或伴明显的脾功能亢进。
③顽固性腹水。
(2)术式:①断流术:效果较好。
②分流术:门-腔静脉分流术等。
♦17.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术前护理措施:(1)保护肝脏:限制蛋白质+补充支链氨基酸+凝血障碍给予VitK+避免使用巴比妥类、氯丙嗪、红霉素(损坏肝功)+保肝。
(2)防止出血:避免腹压增高+避免硬刺激食物+一般不放胃管。
♦18.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术后护理措施:(1)体位:48小时内平卧位或15°低半卧位+翻身轻柔+卧床1周+保持大小便通畅。
(2)预防血栓:脾切术后不用VitK及其他止血药物。
(3)预防肝性脑病:限蛋白质摄入,忌用肥皂水灌肠。
♦19.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1)病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菌等。
(2)病理:①大体: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
②组织学: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
(3)转移:①血行:肝内经门静脉肝内转移,肝外则到肺。
②淋巴:肝门淋巴结。
③其它:直接蔓延或腹腔种植转移。
♦20.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1)早期:缺乏典型表现,多数在普查或体检时发现。
(2)进展期:肝区疼痛。
(3)中、晚期: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较硬、表面高低不平、有明显结节或肿块、恶病质。
♦21.原发性肝癌的常见并发症: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性感染等。
癌旁综合征=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钙血症。
♦22.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检查:(1)定性:血清甲胎蛋白(AFP):普查用,如持续性阳性或定量>500μg/L(除外其它疾病)可能为肝癌。
(2)定位:①B超:首选检查,可见直径2~3cm病变。
②ECT:1~2cm病变。
③CT 和MRI:1.0cm左右病变,并显示与周围脏器和血管的关系。
④DSA:0.5cm。
♦23.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措施:(1)术前:各种交流沟通。
(2)术后:①活动:不鼓励病人早期活动。
②肝动脉插管化疗病人:注药后用肝素冲管(防堵);白细胞<4×109/L,暂停化疗;拔管后,加压压迫穿刺点15分钟且卧床24小时。
③癌肿破裂出血:避免致腹内压骤升的动作。
(3)并发症的预防:①肝性脑病:欣快感、表情淡漠。
②上消化道出血:饮食以少粗纤维的软食为主。
♦24.细菌性肝脓肿:(1)病因:胆道感染最主要,大肠杆菌最常见致病菌。
(2)发生部位:左外叶最多见。
(3)症状及体征:寒战和高热+肝区疼痛+肝大。
(4)粪便检查:(-)。
(5)脓液:黄白色。
(6)脓肿:较小,多发性。
(7)治疗:抗感染+引流(单个脓肿)+手术(脓肿较大或慢性脓肿或已穿入胸腹腔)。
♦25.阿米巴性肝脓肿:(1)病因:肠道阿米巴感染的并发症,阿米巴滋养体经肠壁溃疡破损处的门静脉侵入肝脏。
(2)发生部位:肝右叶。
(3)症状及
体征:较缓慢,病程较长,症状较轻,不规则发热或高热、盗汗。
(4)粪便检查:部分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5)脓液:棕褐色,镜检——阿米巴滋养体。
(6)脓肿:较大,单发,肝右叶。
(7)治疗:甲硝唑(非手术),穿刺或切开引流。
♦26.胆囊结石及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1)症状:饱餐、进油腻食物后,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
(2)体征: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若穿孔则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27.胆囊结石及急性胆囊炎的的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
(2)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有腹膜炎者宜取半卧位。
(3)解痉止痛:阿托品、硝酸甘油等,禁用吗啡(引起Oddi括约肌收缩)。
(4)改善凝血:VitK及保肝。
(5)饮食:低脂、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28.原发性胆管结石的病因:以胆色素或混合性结石为主,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有关。
♦29.继发性胆管结石的病因:来自胆囊,胆固醇结石多见。
♦30.胆管结石及胆管炎的临床表现: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典型胆管炎症状(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
检查——首选B超。
♦31.胆管结石及胆管炎的治疗——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形管引流。
♦32.胆管结石及胆管炎的护理措施:(1)T管护理:①若阻塞:用手由近向远挤压引流管或少量无菌盐水冲洗,切勿用力推注。
②保持清洁:每日更换1次外接的连接管和引流瓶。
(2)胆汁引流:①量少:T形管阻塞或肝功能衰竭。
②量多:胆总管下端不够通畅。
③色过淡,过稀薄:肝功不佳。
④混浊:感染。
⑤泥沙样沉淀:结石。
(3)拔管:时间:术后12~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