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对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天津第四十五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长远教育目标,探讨高中学校体育教育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途径,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高中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标签:天津第四十五中学;体育锻炼;体育教育
1.数据统计
1.1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
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看,有89%的学生认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强身健体增进健康、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45% 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强身健体增进健康;44%的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3%的学生是为了消遣娱乐;6% 的学生是为了兴趣爱好;还有2%的学生是为了缓解情绪及学习的压力。
见表1
1.2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
1.2.1 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锻炼次数情况
调查显示,9.5%的学生每周锻炼5次以上,35% 的学生每周锻炼3~4次,33.5% 的学生每周锻炼1~2次,22%的学生不确定,锻炼次数明显不足.见表2
1.2.2 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锻炼时间情况
结果显示,有3.5% 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120 min以上,10.5%的学生每次锻炼在90-120min,38%的学生每次锻炼在60-90min,24%的学生每次锻炼在30-60min,14%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min以下,10%的学生不确定自己的锻炼时间,见表3
1.2.3 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锻炼形式的选择
结果显示,68.5% 的学生喜欢采用自发的小团体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而20.5%的学生则喜欢由学校组织进行体育锻炼,同时有11%学生选择个人进行锻炼.见表4
1.2.4 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
结果显示,按照参加活动人数多少分别列前6位的项目是:篮球占22.7%、足球占21.2%、跑步占16.5%、网球占15%、游泳占13.5%、羽毛球占11.1%。
见表5
1.3 影响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结果显示,有43.8%的学生认为影响他们体育锻炼的因素是缺乏场地器材,排在第一位;有39.2%的学生是因为余暇时间太少学习紧张;其他的12.7%的学生因为无人指导;4.3%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太累了;没有学生认为是不感兴趣或者缺乏营养。
见表6
2.数据分析
2.1 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认识态度与动机分析
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天津第四十五中学学生对体育锻炼有较大的亲和力,有较正确的主观认识和积极态度。
2.2 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锻炼在时分间、次数和形式上的析
表2及表3的调查结果表明,天津第四十五中学被调查学生体育人口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这一数据高于全国体育人口31.4% 的比率。
由此從全国体育人口范围来看,天津第四十五中学学生群体是我国体育人口中较稳定的一部分。
从表4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体育锻炼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它具有竞争性、娱乐性、协调性和公开性,它需要一定的竞争对手、娱乐伙伴以及进行集体项目活动的协同者。
在团体活动情境下,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效率比单独活动时高,从而增强他们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3 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的分析
从表5得出的数据情况看,学生喜爱的多为普通项目,而网球,游泳和传统的跑步也被列人前6位,原因之一:网球和游泳运动发展较快,电视媒体的宣传和网球场地的增加,以及游泳场馆设施的建立,使现在的高中学生都愿意去尝试这些新鲜的运动。
原因之二:目前学校的场地、器材还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
2.4 天津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调查情况看(见表6),有半数的学生(50%)是因为余暇时间太少学习紧张,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高中学校体育教育的不足外,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场地与器也材严重不足,有33% 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需要,从而导致放弃了体育锻炼。
3 结论及建议
3.1 调查结果表明,天津第四十五中学学生群体是我国体育人口中较稳定的
一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总体上是积极的,参与锻炼的动机明确。
3.2 强身健体,增进健康,提高自身素质仍是高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
为此,体育教学切入点应放在教材内容的选择配合与授课的组织形式上,抓住重点,提高教学质量。
3.3 为保证体育教学,满足中学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扩大体育活动场地,增加体育器材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4 学校体育组要建立适应余暇体育锻炼的俱乐部形式,选项课俱乐部,单项俱乐部等形式为高中学生余暇体育提供活动空间,同时加强对高中学生余暇体育的组织和指导。
3.5 开展积极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举办各类学生自愿参加的小型、多样的兴趣小组,丰富高中学生的余暇体育生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景红,蒋满华.学校体育教学的新拐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28卷,第2期
[2]马启伟.主编的《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雪娥,李金芬,韩宏义.中学体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