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高中语文五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精品说课稿(5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版高中语文五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精品
说课稿(5页)
雍宝虎
各位老师:
大伙儿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过程、教法、学法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目标
《陈情表》是必修五第二单元中的课文。

本单元话题是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旨在让学生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

按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明白得词句含义、读明白文章内容是高中生必须达到的目标。

从散文的角度学习文学作品《陈情表》,要按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内容、概括要点”的要求,从中汲取民族聪慧;用现代观念凝视作品,评判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引导学生感受《陈情表》感人至深的思想情感,明白得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忠孝两全思想的局限性,进而关注学生情感的进展,培养关爱亲情的思想意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背诵,积存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

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辨课文中通假字、多义词、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把握重要实词、虚词,积存文言词句知识。

教学难点:作者是如何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要紧完成知识目标,第二课时完成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在此,我重点说第二课时的相关内容。

二、说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预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情形导入。

环节2:预习检测。

通过检查学案,要紧了解学生对文言字词的把握情形。

环节3: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那个地点,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问题:(1)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作者什么缘故要向晋武帝陈情?(2)他陈情的内容是什么?(3)他用是如何样方式陈情的?
学生讨论后发表见解,教师梳理并归纳为:
要点(1)李密“陈情”的理由是因为皇帝下诏任命他为太子洗马,“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而他又不想应诏就职,“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要点(2)李密“陈情”的具体内容:
①父丧母嫁、祖孙相依为命之凄惨遭遇。

②因祖母病重,皇帝下诏、官府逼迫却难以应诏的两难处境。

③圣朝以孝治天下,而自己孤苦无依,祖母又“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因此“不能废远”的理由。

④祖母年事已高,“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祖母百年后,自己再对国家报效犬马之劳的愿望。

要点(3)李密陈情的方式是融理于情、融情于事。

作者自己的孤苦无依、和祖母相依为命、对皇帝的知遇恩情等“情”自然巧妙地融入了对皇帝的“陈”述之中,晓畅、通达、浑然一体,没有雕刻之痕,使人感到作者时时在叙事,又处处在抒情。

环节4:拓展探究
问题为:苏轼曾经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孝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读罢此文,请谈谈你对“孝”的感受。

(那个探究,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并让学生为亲人奉上自己真诚的回报。

)
学生先分组讨论,在讨论终止后,各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环节5: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中,我专门安排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成,然后有老师小结。

之因此如此,要紧目的确实是让学生将课堂所得明确化,以排除长久以来学生心目中不明白语文课学了什么收成了什么的误区,从而增强他们重视语文的意识,强化他们学习语文的爱好。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为:课文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李密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处境,申述了临时不能应召赴任的衷情,言辞诚恳,表情达意淋漓尽致。

我们既体会了作者融情于事、真切感人的“情”,又明白得了作者作为“亡国贱俘”对新朝国君陈情时的慎重、得体、恰如其分的语言;既读明白了李密的“孝”情,又领会了其中的感激之“情”。

环节6:作业设计
练习1、背诵《陈情表》,在背诵的过程中,以求更深刻的感悟其情感。

练习2、语言运用:以“忠”和“孝”为话题写一篇随感。

三、说教法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成效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预备采纳的教法是:1、讲授法。

教师通过系统的讲解来传授知识,以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化解难点,排除疑点。

2、启发点拨法。

在学生讨论或发言中,教师及时、恰当地进行点拨,为学生指点迷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使他们顿悟,从而更加深入地明白得作品内容。

四、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1、朗读感悟法。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领会作者内心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心灵,力求产生情感共鸣。

2、讨论法。

学生在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之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学生摸索辨析能力。

3、勾画
圈点法。

指导学生读书时批注圈点重点难点内容,促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适应。

以上,确实是我从目标、过程、教法和学法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的说明。

我的说课到此终止,感谢各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