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必修1 期末考试 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1 期末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S :32 Cu :64
一、 选择题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个小题3分,合计30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
B. 水银
C. 黄铜
D. 钢铁 2.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
A .硫酸
B .烧碱
C .盐酸
D .氢氟酸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尘埃的空气 ②稀硫酸 ③蒸馏水 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
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的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
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 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5.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A 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 2进行消毒杀菌 B 用SO 2漂白食品
C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
D 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6.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CO 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所以硅酸的酸性小于碳酸
B 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q 灭火
C 铝比铁活泼,所以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
D 正常雨水PH 等于7,酸雨的PH 小于7
7.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A B C D
8.某同学弄清氨的喷泉实验原理后有了一个创新的设计:如果改换一下烧瓶内的气体和胶头滴管与烧杯中的液体,也能做成喷泉实验。
那么下列各组中的气体和液体不符合该学生设计的一组是:()
A.SO
2和NaOH溶液 B.CO
2
和NaOH溶液 C.O
2
和水 D.Cl
2
和NaOH溶液
9.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
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10.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较低 B.钠的密度小于水 C.钠的硬度较小 D.钠的还原性强二、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个小题3分,合计24分)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
3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
2和CO
2
C.SO
2能使酸性KMnO
4
水溶液褪色,是因为SO
2
有漂白性
D.SO
2
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
2
=Fe3++2Cl-
B.将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
2+2OH-=Cl-+ClO-+H
2
O
C.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
2-+H
2
↑
D.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Al3++H
2
↑
1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会发生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既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又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A.NaOH溶液B.漂白粉C.氯水D.碘化钾
14.通过量CO
2
于下列溶液中,出现浑浊的是
A.Ba(NO
3)
2
溶液B.澄清石灰水 C.Na
2
SiO
3
溶液D.饱和NaHCO
3
溶液
15.为了验证小苏打中是否含有纯碱,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A.观察加热时是否放出气体
B.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
C.溶于水中,再滴加石灰水,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
16.已知:① 向KMnO
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 向FeCl
2
溶液中通入
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为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
4->Cl
2
>Fe3+
B.上述实验中,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7.用含有少量镁的铝片制取纯净的Al(OH)
3
,可能有的步骤为:① 加盐酸溶解;
② 加过量苛性钠溶液;③ 过滤;④ 通入过量CO
2
;⑤ 加过量纯碱溶液,实验操
作最合理
...的组合及顺序是
A.①⑤④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 D.①⑤③
18.将标准状况下NO
2和O
2
按体积比4∶1混合后充入一干燥烧瓶中,把烧瓶倒置于
水中,瓶内液体逐渐上升,假设烧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
22.4
mol·L-1B.
4
7
×
1
22.4
mol·L-1
C.4
5
×
1
22.4
mol·L-1D.
4
5
mol·L-1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11分)某混合物A,含有Al
2(SO
4
)
3
、Al
2
O
3
和Fe
2
O
3
,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
(1)图中涉及分离溶液与沉淀的方法是。
(2)B、C、D、E 4种物质的化学式为:
B 、
C 、
D 、
E 。
(3)沉淀F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沉淀E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溶液G与过量稀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22.(10分)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与水反应的实验。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融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②。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气体生成 B.钠融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的金属钙生成 D.溶液变浑浊
(3)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在反应过程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mL的H
2
为。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钠所发生的有关变化,试说明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是。
23.(19分)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8.4g铁粉参加反应,转移电子 mol。
(2)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烧瓶里应事先放置,其作用是。
(4)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
成分是,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5)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
若按右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
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4)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 具有性。
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
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