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拜师》说课稿
一、教材理解
《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解并描述了我国古代闻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表达了孔子虚心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惜晚辈的品德,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比拟简短,也比拟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探望、等候——恭候”等理解有必须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意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清楚;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拟清楚。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作为一个伟人,始终受到国人的敬爱,当权者把他尊为圣人,文人学者把他尊为宗师,一般老百姓把他尊为启蒙的智者。

《论语》,作为孔子才智之精华,他告知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

做人,重内心的修养;做事,重踏实的践行。

而这些在本文字里行间都可见可感。

二、教学目标:
这课书通过对孔子和老子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突出了他们的品质,因而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造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读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德。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字义串联法或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体会他们的精神。

3、通过联想体会孔子行程的困难,意志坚毅,通过孔子学成后和老子告别场景的练笔体会抓住人物的
语言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
板块一:激趣导入
造就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表达新课标中学问与实力,情感与看法,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踊跃性与主
动性,构建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学时我采纳了多媒体课件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宏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接着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在造就学生听、说实力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文讲
了些什么?
板块二: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沟通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削减了很多。


这这一过程中我细心设计了两处理解词语的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词语的方法。

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终到了洛阳。

你体会到了什么?随机:
相距上千里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这让你想到哪些成语?〔千里迢迢、万水千山
你能读出“远”吗?
你读到“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体会“日夜兼程”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2〕读出一路艰辛,求知假设渴
不管风雨,孔子风雨无阻地在赶路,读
不管寒暑,孔子一如既往地在赶路,读
不分昼夜,孔子迫不及待地在赶路,读
读——孔子想:这位老人也许就是我要探望的教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让我们学学孔子,落落大方地拜见教师吧。

出示:孔子赶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教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随机谈体会,指导朗读
出示: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教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必须会大有进步的。


你读懂了什么?有礼貌求知假设渴〔虚心好学〕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怎么理解?
用一个词?〔学无止境〕用一句话?〔泉水流不尽,学问学不完,活到老,学到老
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说。

〔2〕谈老子
出示:“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恭候。

探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出示: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存地传授给了他。

学生依据沟通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在这一过程中,我细心设计了写的训练,做到读写结合,悟中练写,通过抓住对话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写一写孔子学成后和老子告别的场面,我们每一课书都将搭建写作的平台,将本单元的写作要求分散到每一课书,每一节课之中,力争做到一课一个写作训练点,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减轻学生的习作压力,提高学生的习作爱好。

此外,还通过各种方式读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德。

以读为本,读中体会人物品德。

教学其次段先让同学们找出描写孔子和老子的句子,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在书中画出来,让学生先对这节课要学的学问有个总体印象,然后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这句话的教学感悟他们的品质。

教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体会孔子行路的艰辛。

对话局部我们设计了通过自己读、男女分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各种方式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德,让学生以读促思,激发他们的读书热忱。

板块三:课外延长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

生活中,我们到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打算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在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著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学而不厌

拜师学无止境

老子——渊博、恭候、爱惜晚辈→诲人不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