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鉴定与提取实验-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鉴定与提取实验
(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1、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糖类中的还原糖(具有还原性的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多肽能与铜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

2、实验步骤:
(1)还原糖的鉴定:选材→制备组织样液→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显色(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选材→制片→加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漂洗→镜检(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选材→制备组织样液→加双缩脲试剂A→摇匀→加双缩脲试剂B→观察颜色(紫色)
3、注意事项:
(1)还原糖的鉴定:
①实验材料要求为浅色,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干扰;
②实验材料的还原糖含量要高,马铃薯中含有淀粉,甘蔗中含蔗糖,均不适合作为实验材料;
③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④必须水浴加热,50-65°C;
⑤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溶液为浅蓝色,即Cu(OH)2的颜色,而不是无色。

(2)脂肪的鉴定:
①切片要薄,如薄厚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实验中要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3)蛋白质的鉴定:
①先加A液1ml,摇匀;再加B液4滴,摇匀,B液不能过量;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的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③无需加热
(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无水乙醇等)。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2、实验试剂:
无水乙醇(也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来代替)、层析液(由20份在60-90°C下分馏出来的石油醚、2份丙酮和一份苯混合而成),二氧化硅(又称石英砂,有助于研磨得充分)和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3、实验步骤和现象:
可用丙酮或其他有机溶剂代替无水乙醇提取色素,但丙酮有毒,研磨时需采取措施防止其挥发;可用其他绿色叶片代替菠菜,但不能用大白菜等不含叶绿素的材料。

4、实验结果:
(1)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2)根据其分布可知:胡萝卜素扩散最快,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叶绿素b扩散的最慢,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3)根据色素带的宽度不同,可知绿叶中色素的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5、异常现象分析:
(1)滤纸条色素带颜色均较浅或提取液颜色较浅: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加入的无水乙醇的量过多,提取液浓度太低;划滤液细线的次数太少。

(2)滤纸条下面的两条色素带较浅: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叶绿素被破坏;实验材料中叶绿素的含量较少(如泛黄的叶片);
(3)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液细线过粗;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4)滤纸条上未出现色素带:忘记划滤液细线;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