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图历史
阴阳鱼
宋代周敦颐
明代来知德
张京华论文说:(宋代理学开始者周敦颐的)《太极图》和《太极图说》是象数和义理结合的表达,也是对 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最简明的表达,因而也最能代表中国固有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太极图》各层的圆形,表 达的是宇宙万物为一个整体,完整无缺。儒家哲学上的“无极-太极”一元论,对应着儒家历史学上的“《春秋》 大一统”。(近代以来,史学家褒扬国家统一,而哲学家褒扬百家争鸣,史与哲分途,表明史、哲二科似均未达 于一间。)《太极图》的5层,分别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5个阶段。5层之间有连线,表明5层相互连贯。宇宙万 物的发展变化当然是一个整体,因此5层图绘需要上下叠加。分层绘图,是为了理解的需要。
洛书太极图( 2)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个浑沦底道 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 所谓太极也。”
( 3)谓天宫,仙界。三国魏阮籍 《咏怀》之七二:“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晋葛洪 《抱朴子·吴 失》:“园囿拟上林,馆第僭太极。”《云笈七签》卷八:“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
明赐东介绍,在长达千年的时光中,古人在对圆形、对称形、图腾、阴阳概念等认识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太 极图。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太极图集中表现在纺织轮和陶瓷器皿上,如今只能从考古学上找到最有力的证据。 “不仅仅在哲学辩证领域,太极图对科学也有重要影响,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明赐东抛出一个又一个重磅观点。
明赐东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以国宝大熊猫为蓝本按照太极图设计创作的“熊猫太极图”,“四川是国宝大熊 猫的故乡,我建议把熊猫太极图作为四川省的徽记,使代表四川的国宝熊猫与代表中华原始文化的太极图融为一 体。”同时,明赐东还设计了一幅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太极图”。
宋代张行成专著《易通变》载十四图,第一幅图即“有极图”,实为方圆合图(圆图变形为八边形)。其中对 圆图的解释可见看出“阴阳鱼”图的蕴义。“太极包含万象,以为有而未见,以为无而固存。……天地之象已具 乎浑沦之中,太极之全体也。”……图中,以黑白小方格表示的六十四卦爻位变化图,如果按黑白格的多少组合 起来(不考虑位置的高低),那么恰恰就是一幅“阴阳鱼”图。
感谢观看
学界议论
图1:根据日影变化绘制的太极图太极图起源于人类对利用圭表对太阳日影的观测,图1所示是根据在北回归 线处,一年内日影变化的长度绘制的原始太极图。从中心点即圆心做半径,黑色部分长度表示日影长度,从冬至 点开始顺时针共绘制了365天日影长,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是据此来确定节气的。也因此诞生了太极图的雏 形。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阴阳观念,并逐渐演化出八卦和五行。
(周敦颐的)《太极图》共有5层,自下而上分别是:
(1)万物化生
提出“万物”这一总谓的概念,表达着最大范围的关怀。万物一体,万物平等,万物无不相互关联;万物均 有生命,万物都体现“道”。上承子思《中庸》的“赞天地之化育”,下启张载《西铭》的“民胞物与”。
在图象上,这一层代表宇宙万物的实存,是最具有感性的表象层面,应当有充盈饱满之象,应当完全涂实。 传本作空白的圆形,是受刻版的局限。
在四川省文化厅回复明赐东的函中,省文化厅明确表示:“将尽快把你的建议和拟申报内容向文化部作专题 汇报。我们将向国家非旗
韩国国旗
蒙古国旗
韩国最早的国旗韩国国旗的太极和八卦来自中国。和谐、对称、平衡、循环、稳定。
索永布图案上的太极图象征和谐蒙古国旗有一个黄色的“索永布”,中央的阴阳太极图象征和谐。现时蒙古 的国旗是受到之前的国旗所影响,1949年至1992年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国旗,比现时的国旗多一颗星,象征了社会 主义。
明初,赵伪谦在《六书本义》的“天地自然河图”,被后世学者认为是“太极图”。赵撝谦图与张行成图有 一些不同:(1)赵图外圈为先天八卦,张图为先天六十四卦。(2)赵图“鱼头”棱角分明,“鱼眼”为偏长的泪痕 状;张图“鱼头”线条柔和,“鱼眼”为圆形。
明末,赵仲全《道学正宗》载“古太极图”,这是现存文献中第一次将这张图称为“古太极图”的。与赵撝 谦图比较,在“阴阳鱼”上加了四条线,划分为八个区域。其后在对这张图的称谓上,基本统一,此图最终确名 为“太极图”,一直延用。
明代易学家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创造过一幅太极图,命名为“圆图”或“太极图”,其含义为阴阳互 生——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是在传统太极图的基础上稍加革新,但未能流行。
价值
(阴阳鱼)太极图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宇宙构成的奥秘:阴阳对立而又统一,相应而又合抱。我们要特别注意, 太极图中心阴阳鱼的S曲线,是一分为二的阴阳双方彼此依存、制约、消长、转化的动态展现。由此曲线判分的阴 阳双方,互补共生,相反而又相成,象征着宇宙万象遵循对立统一法则实现的和谐。在阴阳鱼周围绘出伏羲八卦 图,合称“伏羲太极图”,乾阳表南代夏,坤阴表北代冬,符合北半球季节变迁实况,显示了季节之变的顺时针 方向,并与宇宙天象漩涡运动相吻合。太极图将易道的“流行”与“对待”两大精义生动揭示出来,体现了从社 会人生到宇宙万象的多元综合性、互补和谐性、动态演化性。这种特性体现于天人之际,便是人类与自然相亲和, “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中庸》),达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表现于人世间,便是“琴瑟调和” 的五伦良性互动共济,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明臣忠,夫和妇顺,朋谊友信,实现“致中和”,“和而不 同”。
太极图
中国古代文化符号
01 思想来源
03 价值 05 走进国旗
目录
02 画图历史 04 文化遗产 06 学界议论
太极图(Tai Chi diagram)是关于太极思想的图示,里面包含表示一阴一阳的图形,历史上有不同画法。
思想来源
( 1)《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 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文化遗产
成都大型公益讲座“成都故事百家谈”的太极图文化研究所所长明赐东先生,摆出其历时6年对太极图的研究 成果表示,他已向四川省文化厅递交一份3万余字的申报书,展开太极图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并已收 到省文化厅的回复。
这场名为“太极图、八卦探秘”的讲座,吸引了300余名市民坐进“成都故事百家谈”的现场。明赐东的开 场白就让市民震惊:“产生于6000多年前的太极图是中国的第一发明,早于四大发明3000多年,它是中国文化的 始祖,中华民族的象征。绝对不仅仅是很多人片面错误认为太极、八卦只是算命的徽记和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