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体外循环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体外循环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与评估
1 2
病史和体格检查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以评估患者 的一般状态。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 、电解质等,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
3
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
进行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心脏 功能和肺部情况。
术前准备
手术区准备
清洁手术区,备皮,为手术做 好准备。
结合微创技术
体外循环技术可以与微创技术结合使用,如胸腔镜、腹腔镜等,以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和 术后恢复时间。
应用于其他疾病治疗
体外循环技术还可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如肝移植、肺移植等。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 发展,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前景将体外循环技术不断发展完善,逐渐 成为心外科领域的重要支撑技术
适用范围与禁忌
适用范围
体外循环技术主要用于心脏外科手术,如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等, 也可用于支持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
禁忌
由于体外循环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不能滥用。一些情况下, 如患者存在严重出血倾向、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电解质紊乱等,不宜使 用体外循环技术。
体外循环技术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概述 • 体外循环术前准备 • 体外循环技术操作流程 • 体外循环术后处理 • 体外循环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体外循环技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是指利 用人工管道将人体器官(通常是心和肺)与一种外部氧合器 和泵连接,以替代或暂时辅助心肺功能的一种生命支持技术 。
结束循环
关闭泵,将血液从静脉引流回患者体内。
预充
向体外循环回路中注入生理盐水、血液或 其他成分,以准备开始循环。
维持循环
调整泵的速度和其他参数,以维持血液的 正常流动和氧合。
开始循环
启动泵,使血液开始在体外循环回路中流 动。
体外循环中注意事项与紧急处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 体温等生命体征。
03
体外循环技术操作流程
体外循环设备介绍

管道
负责驱动血液流动,主要有滚压泵、旋转泵 、搏动泵等。
连接泵和氧合器,主要有动脉管道和静脉管 道。
氧合器
滤器
负责向血液中供氧,主要有鼓泡式氧合器和 膜式氧合器。
过滤血液中的杂质,主要有空气滤器和血滤 器。
体外循环技术操作方法
操作前准备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管道连接是否正确等 。
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预 防术后感染。
栓塞和缺血
观察患者肢体肤色、温度及感觉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栓塞和缺血事件。
术后康复指导与随访
心理疏导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帮助 患者树立信心。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肢体活动、呼 吸锻炼等,促进康复。
随访计划
根据病情制定随访计划,定期进行电话或现场随 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控制出血
体外循环过程中要控制出血量 ,避免出现大出血。
应对紧急情况
如出现空气栓塞、大出血等紧 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进行紧急处理。
04
体外循环术后处理
术后监护与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
01
术后持续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
和度、中心静脉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神经系统观察
特点
体外循环技术具有在手术中提供无血、无氧、无压力的手术 条件、支持高风险手术、支持心脏功能、支持肺功能等多种 优势。
发展历程
1950年代初
体外循环技术的概念首次提
1960年代
体外循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1955年
美国医生John Heysham和John DeWall成功实施了第一例人体体外 循环手术
体外循环机准备
检查体外循环机各部件是否齐全 、完好,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药品准备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需要,准备好 必要的药品,如肝素、鱼精蛋白等 。
患者病情介绍与风险评估
病情介绍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手 术做好充分准备。
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史,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05
体外循环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性
体外循环技术的优势
安全性高
体外循环技术可以减少手术中心脏 和肺部的负担,降低手术风险。
手术时间短
由于不需要进行传统开胸手术,体 外循环技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创伤小
由于不需要切开胸骨,体外循环技 术对身体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 快。
适应症广
体外循环技术适用于多种心脏疾病 和肺部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广的适 应症范围。
02
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预防脑缺
血、脑梗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液体管理
03
合理控制液体输入量,维持循环稳定,预防肺水肿和心包填塞
等并发症。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出血
观察手术切口、引流管等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出血,避免失血性休克。
心功能不全
观察患者心功能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改善 心功能不全症状。
体外循环技术的局限性
01
02
03
技术要求高
体外循环技术需要具备专 业技能和经验,操作难度 较大。
术后并发症风险
虽然体外循环技术安全性 较高,但仍存在术后并发 症风险,如出血、感染等 。
费用较高
由于体外循环技术需要使 用专门的设备和材料,因 此治疗费用较高。
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与应用前景
结合影像技术
体外循环技术可以与影像技术结合使用,如超声、MRI等,以实现对患者病情的精确诊断 和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