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施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管涵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①根据设计中心桩号,采用GPS对涵洞里程进行放样,标定处圆管涵接长的内侧起点和外侧终点放样出中桩号,采用白石灰线洒出圆管涵的纵向轴线;
②根据圆管涵的中心桩号的纵向轴线,用GPS、配合钢尺进行基坑开挖边界放样。
③基坑开挖前,应在纵横轴线上、基坑边桩以外设控制桩,每侧两个,供施工中随时校核放样。
(2)基础开挖
①基坑开挖前测量地面高程并记录,以控制开挖深度,开挖尺寸比圆管涵基础尺寸两侧各放宽50cm工作面。
②基坑开挖需分层开挖,基坑开挖尺寸需满足圆管涵台背回填处理横断面要求,开挖过程中需设置台阶,以利于后期回填新老土层层间结合,台阶宽度一般不小于150cm。
③基坑开挖过程中禁止“一挖到底”,禁止直接开挖后反向修筑台阶,以减少对基坑周围原状土的扰动。
基坑每一层开挖结束后,由技术人员采用钢尺拉锯的方法放样出下一层的开挖边界线,沿着边界线继续向下开挖下一层。
④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cm左右时,改用人工进行修缮到设计标高,以防止对基坑底部原状土的扰动,整平后检查基坑平面尺寸、位置、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设计。
⑤对于有地下水渗出的基坑,应在涵洞出口端的基坑之外开挖临时集水井,基坑周边开挖20cm宽、10cm深的排水沟,与集水井接通,抽排地下水。
(3)基底夯实
圆管涵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当及时进行基底夯实,基底夯实可采用小型机具配合人工夯实。
(4)地基承载力检测
①对于软土地基,要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软基处理后,再进行基础施工。
②基底完成夯实后,由现场技术员报项目部工地试验室会同监理试验室共同测定地基承载力,并及时将检测数据报告监理工程师批准,报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③基础开挖夯实后,应先按特殊路基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特殊路基处理,检查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图纸要求后,方可进行通道基础施工。
(5)基底砂砾石施工
①在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合格后,首先进行基底砂砾石铺筑。
②基底砂砾石所采用碎石,应当先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轧制碎石,天然级配,粒径为19~40mm,含泥量小于3%。
(6)端墙钢筋绑扎
①端墙钢筋绑扎应在基础浇筑前应完成预埋,钢筋绑扎应当按图施工。
②钢筋绑扎前由测量人员精确放线,确定钢筋绑扎位置,现场进行钢筋绑扎时严格依照放线进行作业,严禁钢筋超欠。
③绑扎完成后的钢筋应采用临时支撑固定,防止钢筋偏位。
(7)混凝土基础浇筑
①混凝土基础浇筑之前应架设模板,现场一般采用竹胶板配合木支撑架设,支模应当保持封闭,防止漏浆。
②沉降缝施工:圆管涵每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宽度10~15cm,沉降缝内填塞防水材料。
沉降缝基础与管涵全断面贯通,上下不得交错。
③混凝土基础分为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应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浆混凝土,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腋角部分,并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及混凝土基础与管壁的结合。
④混凝土基础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充分振捣,并及时养护。
(8)管节安装
①混凝土基础在养护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管节安装。
管节安装前,先在混凝土基上放样好轴线位置,并用墨线弹好,方便管节吊装。
②管节采用25t汽车吊配合钢丝吊带进行逐根吊装,吊装后下放的管节应尽量“口对口”轴向码放在已弹好墨线上,相邻管节之间间隙调整至10~15cm,现场可采用撬棍进行移位调整。
(9)混凝土腋角及端墙浇筑
①在安装完毕的圆管涵底加以固定,防止轴线位移。
②混凝土腋角浇筑前应当架设模板,现场一般采用竹胶板配合木支撑架设。
③腋角浇筑厚度应按图施工,浇筑应两侧同时进行,减少管涵侧压力。
④端墙混凝土同腋角一同浇筑,并及时做号混凝土试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生,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基坑灰土回填。
(10)附属工程施工
锥坡、洞口铺砌及隔水墙均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砌筑用片石强度等级不低于设计图纸要求,且卵形、薄片者不得采用。
用作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加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