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②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③将锌粒放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最终溶液中的溶质是锌,溶剂是硫酸
④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将油污溶解
⑤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升高
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气压降低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⑦a克氯化钠放入b克水中,得到氯化钠溶液质量小于或等于(a+b)克A.4个B.3个C.2个D.1个2.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
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C.在pH为4的某溶液中,加入水,使其pH提高到8
D.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反应的方法,可鉴别FeCl
3、NaCl、H
2
SO
4
三种溶液
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D.a,b都属于易溶物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若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则不能分解
C.自来水制蒸馏水的方法是吸附
D.能闻到食醋的酸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时,50g水可以溶解25g甲物质
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
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7.中考复习阶段,小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
①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②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③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④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⑤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溶液时,等到水全部蒸干才移走酒精灯;⑥可用氢氧化钠改良酸
性土壤;⑦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②⑤⑥ B.①③⑥ C.③④⑦ D.③④⑤⑦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高钙豆奶粉中的“钙”指的是单质
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
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
9.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B.蒸馏水C.碘酒D.汽水
10.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

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11.向200克质量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6gNaCl固体和24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A.20% B.22.5% C.25% D.30%
12.如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N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M大
C.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D.阴影处M、N均为饱和溶液
13.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芝麻油C.味精D.白糖
二、实验题
14.水和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为:天然水→加絮凝剂→沉降→过滤→吸附→加消毒剂→自来水。

通常使用的絮凝剂是_____________(化学式);其中“吸附”这步能除去_____________。

(2)下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填“甲”或“乙”);
t
℃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__乙的溶解度(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1
℃时开始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A、B、C。

某同学在t
1
②在溶液A、B、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与溶液C质量相等的是_________。

在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后,充分搅拌,恢复到t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

2
15.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
,并用排水法收集。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
2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若要制取两瓶CO
(总质量为4.4g),所用7.3%的盐酸至少__________g;
2
③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上图中的a 、b 、h 、i 、k 、l 、m 和_________;
④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可选用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 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制取甲烷
C 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常温反应制取易溶于水的硫化氢气体
(3)实验室用KClO 3制取O 2:
①若用排水法收集O 2,当观察到_________现象时,说明已收集满。

②反应过程中MnO 2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先逐渐变小,最后不变
B 先逐渐变大,最后不变
C 始终不变
三、推断题
16.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

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7.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其流程简图和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
已知:①母液中有一种铵态氮肥 ②32322Δ2NaHCO Na CO H O CO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

(2)结合图2分析,图1反应1中NaHCO 3作为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从图2中还能获得
的一条信息是_____。

(3)图1中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 (填离子符号), 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

(4)从图2可以看出温度高于60°C,NaHCO 3 的溶解度曲线“消失”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

四、计算题
18.为测定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氢钠(NaHCO 3)固体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
13.6g 该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09.5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Na CO +HCl=NaCl+H O+CO H 。

反应过程中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和药品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求:(1)混合物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9.侯氏制碱法是近代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的杰出发明。

其生产出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 12.4 g ,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 100 g 水,使其完全溶解。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填写离子符号)。

(2)求原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结果精确至 0.1 g)
(3)求A 点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0.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加入食盐10克B.加入水50克
C.蒸发掉水50克D.加入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C 6.D 7.C 8.B 9.B 10.C 11.A 12.C 13.B
14.KAl(SO
4)
2
可溶性的色素和异味甲等于溶液B 溶液B 140g
15.锥形瓶 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100 c C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 B
16.Zn(NO
3)
2
Fe(NO
3
)
2
Ag、Fe Zn Ag、Fe 小于
17.过滤此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Na+、
NH
4+ CO
2
温度高于60℃时,碳酸氢钠开始分解
18.92.6% 8.4%
19.(1)Na+、H+(2)10.6g(3)4.4g,6.5% 20.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