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4课 洋务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洋务派代表: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4.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兴办教育: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京师同文馆)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
4.创办新式海陆军:
陆军——组件新式洋枪队
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三、结果
1.失败。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③外国势力的挤压
四、评价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进步性: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注:近代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

五、启示
不改变封建制度,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成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