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第一册、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图1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甲所处的地质时期是
A.新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太古宙
2.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A.鱼类开始出现
B.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恐龙从盛行至消失
D.灵长类动物出现
3.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①裸子植物极度兴盛②蕨类植物繁盛③第四纪全球气候出现冷暖交替变化④地壳运动剧烈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北京时间2022年8月10日12时50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16颗商用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此完成4-5题。

4.该批卫星
A.发射起飞以后立刻就成为天体
B.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在轨运行构成2级天体系统
D.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自然天体
5.易对该批卫星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严重干扰的因素是
A.月球引力
B.太阳辐射
C.太阳活动
D.地球运动
图2示意某时刻地球局部光照,其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

据此完成6-7题
6.该日X点日出的地方时为
A .6时
B .7时
C .8时
D .9时
7.该日
A.上海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长
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C.Y点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
D.河南晚霞出现于西北方
图3为某地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据此完成8-9题。

8.甲层大气
①水汽和杂质含量少,能见度比平流层好②出现极光和流星现象③对流运动活跃,多出现风、云、雨、雾等天气现象④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甲层大气顶部的风
A.比近地面风的风力大
B.不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C.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D.受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
图4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中L洋流与下列海水等温线分布及洋流方向图相符的是
11.该洋流可能导致沿岸
A.年年暴雨成灾
B.海洋污染程度加重
C.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
D.南下船只航行加速
12.与M地区河流相比,N地区河流
A.径流量较大
B.水位季节变化大
C.夏季为枯水期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图5为某地地质构造图。

据此完成13-14题。

13.断层形成之前,甲、乙间的地质构造有利于
A.温泉喷涌
B.积蓄地下水
C.发现自流井
D.储存石油
14.甲、乙间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风化侵蚀
C.风力堆积
D.岩层挤压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前往北欧(图6)开展了一次研学旅行,针对当地的植被、土壤类型与地理环境进行考察。

研究发现,甲、丙两地的植被特征有较大差异,甲地土壤肥力明显高于乙地。

据此完成15-16题。

15.与丙地相比,甲地植被的典型特征是
A.阔叶终年常绿
B.针叶乔木耐寒
C.季相变化明显
D.群落结构复杂
16.甲、乙两地土壤肥力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生物
C.成土母质
D.气候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由于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下垫面的改变、大气污染以及人工废热的排放,城市地表及大气温度高于周边非城市环境的一种现象。

西宁(101.75°E,36.56°N)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当前全省约有40%的人口居住在西宁市,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城市建筑面积迅速扩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带来的影响日益明显。

图7示意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西宁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特征。

(1)描述西宁城市热岛效应的季节变化特征。

(4分)
(2)指出一天中西宁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的时间段,并分析原因。

(8分)
(3)西宁在秋冬季的北京时间16~17时出现弱的冷岛效应,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吉翁错冰湖位于西藏嘉黎县,是受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终碛湖(冰碛物为冰川挟带的松散堆积物),冰川前端伸入湖内且裂隙发育。

该湖长度约1.81 km,平均宽度约0.32 km,面积约0.58 km²,平均水深约25 m。

终碛堤鞍部坝高约46 m,地表灌丛植被茂盛,空隙间充填有少量腐殖土,密实度较好,鞍部沟槽为常年径流通道。

2013年以前,滑坡位置侧碛堤 (即冰舌两旁表碛不断由冰面滚落到冰川与山坡之间堆积起来,有一部分则是由山坡上的碎屑滚落到冰川边缘堆积而成的)与母体冰川垂直接触,冰川体通过压脚护坡作用增加了侧碛堤岸坡的稳定性。

吉翁错冰湖溃决发生于2020年6月26日,晚于侧碛堤滑坡6日。

吉翁错冰湖溃决成灾过程包括冰川退缩、侧碛堤滑坡、冰湖溃决、支沟泥石流水和主河洪水等5 个主要阶段。

图8为吉翁错冰湖溃决模式图(即平面与剖面示意图)。

(1)在图8的剖面中绘制滑坡前水位(用虚线)和滑坡后水位(用实线),并分析吉翁错冰湖的形成过程。

(6分)
(2)说出2013年后冰舌前缘退缩对侧碛堤岸坡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6分)
(3)吉翁错冰湖溃决时间晚于侧碛堤滑坡时间,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艾比湖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流域内湿地、荒漠交错,根系较浅植物更耐盐碱土壤,根系较深植物耐旱能力更强。

某地理兴趣小组选取艾比湖流域河岸、沙丘、荒漠、盐沼四种不同生境所对应的典型荒漠植被胡杨、梭梭、白刺和盐穗木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研究。

图9示意艾比湖位置,图10示意四种植被的水分来源及其利用比例。

(1)夏季艾比湖流域植被利用深层水源较多,试分析原因。

(6分)
(2)推测图示四种植被中耐盐碱能力最强的植被类型,并说明依据。

(6分)
(3)研究表明,胡杨虽主要在长在河岸周边,但其却对河水的利用率不高,试简述原因。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