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考点汇总-第十二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级《经济基础》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考点: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一)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1、含义
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三方面理解财政支出数据
(1)财政支出规模
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
(3)财政支出结构
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反映了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如何运用财政资金。
(3)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反映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何种职能,有助于人民了解政府干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
2、分类方法
(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
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体系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政
府支出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有利于全面反映政府支出活动。
(2)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购买性支出
从宏观上考察一国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作为经济主体直接参与经济过程,其职能是偏好于资源配置,还是收入再分配。
转移性支出
(二)我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1.我国传统的政府支出分类
与国际通行的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法相比,我国传统的“支出功能经济分类法”存在很大不足。
从表面上看,它兼具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的特色,实际上它既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职能,也难以精确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既不利于细化预算编制和强化预算约束,也难以进行国际比较。
2.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2007年起我国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成员国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施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收支分类改革。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财政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具体科目设计目标是“体系完善、反映全面、分类明细、口径可比、便于操作”。
其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设类、款、项三级。
(仔细了解下所属分类科目)
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类、款两级。
(仔细了解下所属分类科目)【2018年真题·单选题】下列科目中,按照((201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规定,属于支出经济分类的是( )。
A.农林水支出
B.商品和服务支出
C.基本建设支出
D.住房保障支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201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债务利息及费用支出、资本性支出(基本建设)、资本性支出、对企业补助(基本建设)、对企业补助、对社会保障基金补助、其他支出。
考点: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二)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2017年真题·单选题】“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结论来自( )。
A.马斯格雷夫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B.瓦格纳提出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C.鲍莫尔提出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D.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理论。
马斯格雷夫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认为,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考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指标,对部门为履行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
这一目标而安排的预算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
3、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4、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原则来确定。
5、绩效评价程序一般分为前期准备、实施评价和撰写评价报告三个阶段。
【2018年真题·多选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程序包括( )。
A.前期准备
B.反馈评价结果
C.撰写评价报告
D.实施评价
E.进行评价分析
参答案:AC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绩效评价程序一般分为前期准备、实施评价和撰写评价报告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