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花费调查统计分析报告范文陈正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地市国内旅游者调查
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2004
重庆工商大学陈正伟
Part1 2004年某地国内旅游者花费调查
基本情况及说明
1、调查方案设计:
本次调查是根据某地市旅游局组织的、某地工商大学统计学系承研的《某地市旅游统计方法研究》项目中,设计的国内旅游者花费抽样调查方案进行的。
同时,为保持动态可比性,我们设计的调查方案与前3年的内容基本相同。
2、调查范围:
本次问卷调查的总体范围是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在某地市行政区域内旅游的国内旅游者。
调查样本是在上述时段内进行的、拦截式纯随机抽样取得的样本单位构成。
调查的样本点,分布在某地市的XXX个区市县,XXX个宾馆、饭店、招待所、XXX个主要景点、XXX个旅行社。
其分布情况见《某地市国内旅游者花费调查技术报告》。
3、调查时间
本项调查在2004年7月份开展。
其调查资料的时间分布情况如下(见图1、图2)。
图1 住店(A卷)游客调查时间分布图
图2 景点(B卷)游客调查时间分布图
上述时间分布表明,住店游客和景点游客的问卷调查都是从2004年7月开始的,主要分布在X、X、X、X、X五个月。
4、样本数量
根据抽样调查的设计方案,本次调查最佳样本点为XXXX个左右。
鉴于本次技术性要求和为了提高可靠性,我们认为应当调查XXXX个样本为好。
为弥补这一现象可能造成偏差,我们在下半年的问卷调查中,投放样本点XXXX个,实际调查国内旅游者XXXX人,其中回收问卷XXXX份,有效调查问卷XXXX份。
在有效问卷中,旅游景点客人有效调查问卷XXXX份,住店客人有效调查问卷XXXX份。
有效率XX%。
5、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的基本内容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国内旅游者的基本情况、国内
旅游者的交通工具使用情况、旅游者花费情况、国内旅游者对某地旅游业及相关部门和环节的评价情况、对某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主要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进行。
6、调查要求
本问卷调查中要求:
1)调查员必须进行直接调查,不允许出现二次委托调查。
2)调查员必须与被调查者之间良好沟通,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
一般不能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
3)对于集体外出的旅游者只能调查其中的一个人;对于家庭集体的调查,除调查其中一人外,必须将开支费用均匀分摊到每一个人进行填报,并且只能以其中平均的标准填入报表中。
4)调查资料原则上要求调查完成后立即上交组织者,并进行审查。
7、组织实施及数据处理
本调查总指挥:某地市旅游局;
调查成员单位:某地市旅游局、某地工商大学;
调查执行单位:某地工商大学统计学院。
参加本次调查的人员有:某地市旅游局计划统计处的领导和同志7人;某地工
商大学统计学系教师和学生共XXX人,其中教师XX人,学生XXX人;部分区县旅游局的领导和职工;
数据处理:由某地工商大学统计学系具体组织实施。
在某地工商大学计算中心进行。
8、审查鉴定
本调查资料的科学性、完整性、正确性审查由某地市旅游局计统处组织专家进行。
Part2 2004年某地市国内旅游者调查报告
一、某地市国内旅游者基本特征分析
根据2004年国内旅游者调查资料分析研究发现,2004年在某地市旅游的国内旅游者具有如下方面基本特征。
1、性别构成特征分析
在某地国内旅游者的特征表现为:男性人数大于女性。
住店游客的这一比例更为突出。
与2003年比较此比例有所减小(见表1)
1)全部在某地国内旅游者调查人数中,男性人数多于女性人数,国内旅游者的性别比例为:
男性:女性=138 :100
即:全部在某地国内旅游者中男性占58.03%,比2003年降低4.87个百分点;女性占41.97%,比2003年提高4.87个百分点。
男性成为调查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
表明,一般地说男性旅游者要大于女性旅游者,但是,这一结构系数不能完全代表国内旅游者精确结构,因为,被调查者的调查结构与实际旅游者的结构之间是存在一定区别的。
2)在某地的住店国内旅游者男性比例大于景点旅游者的男性比例。
在某地的景点国内旅游者性别比例为:
男性:女性=135 :100
在某地的住店国内旅游者性别比例为:
男性:女性=141 :100
3)在某地国内旅游者性别比例的男性比重偏高的现象有所减缓。
2004年的男性比率为58.03%,比2003年减少了4.87个百分点。
表1 国内旅游者性别比例单位:%
图32004性别比例图
图42004年性别比例动态分析图
2、年龄构成特征分析
2004年在某地国内旅游者年龄构成具有如下特征:(见表2)
1)、从全部在某地的国内旅游者年龄分布情况来看,“中青年”消费者仍然是某地旅游消费的主流,即25-44岁之间的旅游消费群体(我们称为主流旅游群)为绝对主力,所占比重为55.47%。
2)2004年在国内旅游者群体中,住店旅游者的年龄分布尖峰程度远大于景点旅游者的程度,即住店旅游者中25-44年龄组比重为58.24%,高于同组景点旅游者6.39个百分点。
住店旅游者的平均年龄大于景点旅游者的平均年龄。
3)从动态上看,全部国内旅游者中,2004年的平均年龄低于2003年的平均年龄。
年龄分布状态更加平缓。
2004年的主流旅游群比重低于2003年1.52个百分点。
表22004年国内旅游者年龄构成
图52004年国内旅游者年龄构成
图6某地国内旅游者动态对比图
3、职业构成分析
从国内旅游者的职业构成上看,具有如下特征:
1)全部国内旅游者中,服务销售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为职业主流人员,分别占了17.28%、13.81%、13.60%。
2)在景点国内旅游者中,服务销售人员群体占据最高比重(占景点消费人口的18.93%)。
除了服务销售人员以外,企业管理人员也是景点旅游者的主流游客之一,占景点游客的13.70%。
比重最低的职业群体为农民,占景点旅游者的比重为1.82%。
其他各行业消费者则呈现较均匀的分布现象。
3)在住店国内旅游者中,公务员、服务销售人员与个体人员构成了游客中的主要成员,分别占住店旅游者的比重为16.14%、16.03%、14.53%。
比重最低的职业群体为农民,占住店旅游者的比重为1.61%。
表32004年国内旅游者职业构成
图72004年国内旅游者职业构成
4、国内旅游者之旅游目的分析
某地2004年国内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具有以下倾向。
1)在全部国内旅游者中,“休闲观光度假”是2004年国内旅游者的主要消费动机,在一半以上,占全部游客的54.94%,比2003年约有增加;其次是“商务旅游”,占14.62%。
“探亲访友”占整个游客总体的13.60%,位居第三。
比重最低的是宗教朝拜,占0.30%。
2)在景点国内旅游者中,休闲观光度假旅游目的的比重远大于住店旅游者。
2004年国内旅游者调查结果表明,景点游客中以“休闲观光度假”为目的的旅游者比重为67.24大于住店游客同一旅游目的比重的22.50个百分点。
3)在国内旅游者的住店游客中,以“商务”为目的的旅游者明显多于景点游客中的“商务”旅游者。
2004年在某地国内旅游者在住店旅游者的“商务”目的比重为21.58%,比景点旅游者高15.36%。
(见表4)
4)从动态上看,2004年比2003年以“休闲观光度假”的目的比重具有一定的增长。
2004年休闲观光度假的国内旅游者比重为54.94%,比2003年增长0.54个百分点。
表4 2004年旅游者旅游某地的目的
图82004年旅游目的结构图
图9 2004年旅游目的动态比较图
5、旅游景点传播渠道分析
调查表明,国内旅游者了解某地市旅游景点的媒介主要来源为亲戚朋友介绍(占总游客的27.65%),其次是电视媒介(22.24%)与阅读报纸杂志(14.86%)。
此外,电子网络的信息影响表现出较明显的作用(占游客总体的10.92%)。
(见表6)其他方式的比重为15.62%。
媒介比重最小的是广播,在旅游者的比重为2.35%。
在通过媒介传播旅游景点的作用中,景点旅游者和住店旅游者获取信息渠道的结构区别不明显。
表6 旅游者了解某地景点的信息渠道
图10 2004年了解某地的媒介比重图
图11 了解某地媒介的动态分析图
二、国内旅游花费分析
1、国内旅游者平均花费分析
1)全部在某地国内旅游者平均花费分析
资料显示,某地市2004年在某地国内旅游者的平均花费呈现如下状态(见表7)。
(1)在某地国内旅游者参团旅游花费日人均为356.05元,比2003年增加38.71元,增幅为12.2%。
平均在外天数5.20天,比2003年减少了0.16天。
显然,旅游者的周转速度有所提高。
表7 全部参团旅游花费
(2)在某地国内旅游者上缴参团费用中的在某地花费为1325.45元,比在外花费的费用低526.01元,占在外花费的费用的28.41%。
日人均花费为320.93元。
比在外日人均花费低35.12元。
表8 上缴参团旅游花费
(3)2004年在某地国内旅游者未参团旅游花费日人均为338.37元,比2003年高23.94元,增长7.61%。
在某地平均天数为3.52天。
比2003年减少0.12天。
表9 全部未参团旅游花费
(4)过夜游客在某地花费
2004年在某地过夜游客天数3.47天,比2003年减少0.18天;人均旅游花费1211.24元,比2003年增加16.74元;日人均花费340.12元,比2003年增加了12.86元。
表10 2003年过夜游客花费表
(5)一日游游客在某地花费
2004年一日游游客在某地花费159.12元,比2003年增加4.32元。
增长2.79%。
表11 2003年一日游游客在某地花费表(元)
图10 一日游花费图
2)在某地景点旅游者花费分析
(1)2004年在某地国内旅游者的景点游客平均在某地天数为3.23天,比2003
年减少了.01天;景点国内旅游者在某地花费845.84元,比2003年增加176.66元;景点国内旅游者日人均花费为261.54元,比2003年增加了55.33元。
(见下表)
表12 2004年某地景点客人在某地旅游花费
(2)2004年在某地国内旅游者的景点游客,平均在景点花费250.85元,比2003年增加了106.95元;景点国内旅游者的景点平均参观费为46.4元,较2003年增长了11.63元;景点餐饮平均花费51.63元,较2003年增长了19.06元。
(见下表13)
表13 景点游客在景点花费
3)在某地住店旅游者花费分析
(1)2004年在某地住店旅游者日人均花费为366.59元,在某地平均天数3.70天。
比2003年景点平均花费增加33.54元,平均住店天数减少0.61天。
(见下表14)
表14 住店客人旅游花费
(2)2004年在某地住店旅游者在某地花费515.39元,比2003年减少170.42元;日人均住宿花费为139.29元,比2003年增加4.82元;平均住宿天数3.70天,比2003年减少1.4天。
表15 住店客人住宿日平均费用
4)2004年本地游客在某地旅游天数2.58天,较2003年增加了0.55天,在某地日人均花费308.28元,比2003年增加38.11元。
表16 2004年本地游客花费
5)2004年外地旅游者在某地旅游天数为4.08天,比2003年增加了0.44天。
在某地日人均花费为363.42元,比2003年增加20.82元,增幅较大。
表17 2004年外地游客在某地花费
2、国内旅游者花费总量分析
根据某地2004年国内旅游者花费调查资料,取定某地市2004年过夜旅游者在某地人均花费为1211.55元,一日游旅游者在某地人均花费为158.64元。
结合某地市2004年的国内旅游者人数调查和定性分析可知,某地市2004年的国内旅游者中过夜游客与景点游客的比重与2003年保持不变。
为此,我们对于可能出现的理想方案进行了测算。
按照某地市2004年国内旅游者总数(某地市旅游局提供)5235.6万人的规模,测算得到某地市2004年国内旅游者的花费总量的2个方案。
分析研究测算得到的2个方案,我们认为最可能、最科学的方案应当是第二方案。
根据该方案,某地市2004年国内旅游者花费总量为242.92亿元,较去年增长24.89%。
其他详细内容见下表(见表18)。
表18 2004年某地市国内旅游花费测算表
3、国内旅游花费结构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分析,某地市国内旅游者花费具有比较稳定的构成特征。
1)、参团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2004年某地国内旅游者在绝大多数都是选择不参加旅游团,占86.29%。
在住店旅游者的不参团选择倾向为83.97%,景点旅游者的不参团选择倾向为89.35%,景点旅游者对于住店旅游者的比重。
由此可知,旅行社的业务吸引力应当好好的开发和完善。
表19 旅游者是否参团分析
2)、国内旅游者支付给旅行团费用构成分析
2004年全部国内旅游者支付给旅行团的费用水平在1000-2000元之间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在300-500之间的费用水平。
在景点旅游者和住店旅游者中具有相同的结论。
3)、旅游者随团在某地市旅游购物消费支出情况
2004年全部国内旅游者在某地旅游购物消费支出中最高比重组为300-500元组,占1.98%;其次为500-800元组,占1.91%。
景点旅游者在某地旅游购物消费支出中最高比重组为100-200元组,占1.53%;其次为300-500元组,占1.47%。
住店国内旅游者在某地旅游购物消费支出中最高比重组为500-800元组,占
2.57%;其次为300-500元组,占2.35%。
远高于景点旅游者。
4)、景点参团游客人均花费结构
参团的景点旅游者中,在本市的购物花费比重基本相同,皆为16%。
表22 景点参团旅游者花费结构
5)、景点未参团客人花费
2004年未参团的景点旅游者的花费结构表现为:花费最高的为景点餐饮费(占4%),其次为景点购物费(占4%)。
景点的其他费用最低(占2%)。
6)、住店客人参团花费
2004年在某地参团住店旅游者的花费结构特征如下:住店旅游者的花费主要是参团费用,占52.65%,交给旅行社的其他费用占27.45%,在本市的购物占19.89%。
表24 参团住店旅游者花费结构
7)、未参团住店客人交通花费
2004年在某地未参团住店旅游者的交通花费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在整个旅游花费中,交通花费中整个花费的比重为12.77%;其二,在旅游者的交通花费中,以交通工具飞机的花费比重为最大,占整个花费的8.36%,占交通花费的一半以上(占65.47%)。
其三,交通工具汽车的花费比重处于第二位,占交通花费的11.67%。
值得一提的是,在某地的国内旅游者中,自驾车旅游者花费比重也较大,占整个交通花费的11.54%。
表25 住店旅游者的交通花费单位:元、%
8)、未参团住店客人消费结构
2004年在某地未参团的住店旅游者的消费结构具有如下特征:其一,未参团的住店旅游者的消费中餐饮消费比重最大,占28.48%;其二,未参团的住店旅游者的在某地消费中,除餐饮花费外,主要以景点旅游和本市交通为主,两项之和占整个旅游花费的37.60%。
其三,在本市的景点的参观旅游花费比重不到10%(占9.21%)。
表26 未参团住店旅游者在某地花费
9)、住店客人离开交通花费结构
根据调查资料分析,2004年住店旅游者离开某地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花费结构具有如下特征:其一,离开某地花费最大的交通费用是飞机,占58.34%;其二,离开某地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和轮船,分别占11.52%和9.87%。
其三,自驾车旅游者及其花费的比重也具有相当大的份额,占8.05%。
表27 住店客人离开交通花费结构
三、某地国内旅游者来源与去向分析 从旅游者客源地的调查统计结果分析来看,2004年某地游客主要来自于国内中、
南部地区。
其中,某地本地游客是主流消费者,占国内旅游者总数接近一半(占游客总数的48.26%)。
其次是四川游客(占游客总体的13.83%),也是在某地国内旅游者的主流消费者之一。
来自湖北、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浙江、北京等省市的消费者共计占在某地国内游客总数的19.12%。
(见下表)
2004年旅游者居住区域(客源地)分析表
从在某地国内旅游者的进入空间上看,除开来自某地本地的游客外,旅游者来某地前主要经四川、湖北、广东到达某地。
除开该项调查的未答人数,途经四川、湖北、广东来某地旅游的游客分别占游客总体的16.21%、4.76%、3.27%。
在某地国内旅游者离开某地到下一站前往地区,仍然是前往四川、湖北方向为主要的旅游路线。
除开未答率,前往四川的游客占15.36%,前往湖北的游客占5.67%。
1、旅游者居住区域(客源地)
根据2004年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得到在某地国内旅游者的客源地具有如下结构特征。
其一,客源遍布全国各地,在某地的国内旅游者来源于全国31个省市区旅游者都有;其二,全部旅游者中,客源地人数处于前五位的地区依次是:某地旅游者(本地游客占48.26%)、四川(占13.83%)、广东(4.16%)、湖北(3.51%)、贵州(2.57%)。
其三,住店旅游者的客源来源地比景点旅游者的人员更为广泛。
2、旅游者来某地旅游前曾停留的省市(上一站)
2004年在某地国内旅游者前往某地时的出发地主要来源地的前5个地区是;四川、湖北、广东、北京、贵州。
可见,从西南地区前往某地的旅游者具有绝大比重3、旅游者离开某地下一站前往省市(下一站)
2004年在某地国内旅游者离开某地前往地区的前5位依次为:四川、湖北、湖北、广东、贵州、云南。
四、某地国内旅游者出游时间分析
总体分析来看,2004年光顾某地的旅游者绝大多数为“中短期”度假消费者。
短期旅游者对于旅游时间的安排通常控制在1-3天(占游客总体的53.35%),中期度假消费者对于旅游时间的安排则往往控制在6-10天左右(占游客总体的19.21%)本次调查的游客总体当次出游时间均值为5.33(天)(即游客平均在外度过5.33天),其中,景区游客平均在外度过4.54(天),住店游客平均在外度过5.93天。
旅游者在某地平均度过3.50(天),其中,住店游客在某地平均度过3.70(天),景区游客在某地平均度过3.23(天)。
1、旅游者当次出游时间(在外度假总天数)
在某地国内旅游者的在外旅游天数的众数为2天,次数处于第二位的为3天。
可见,在某地国内旅游者的天数在2-3天之间的人数是比较多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6-10天的组里,旅游者的人数也比较多。
分析表明,在某地的国内旅游者游览某地具有明显的两极特征,即:一方面表现为旅游某地的天数普遍为2天的短期旅游;另一方面表现为6-10天的中期旅游。
而且,景点旅游者的这种特征比住店旅游者的更为突出。
国内旅游者的平均出游天数为5.33天,景点旅游者的平均天数为4.54天,住店旅游者的平均天数为5.93天。
2、旅游者在某地度假时间(某地旅游总天数)
根据2004年调查资料分析计算可知,在某地国内旅游者的平均度假天数为3.50天,景点旅游者的平均天数为3.23天,住店旅游者的平均天数为3.70天。
表31 2004年某地国内旅游者当次出游时间
表32 2004年国内旅游者在某地市的度假天数
五、国内旅游者住宿时间分析
2004年调查显示,有某地亲友的旅游者,在某地亲友家中住宿的时间通常为“1-2天”(占64.76%)。
总体分析来看,旅游者在某地各类住宿经营场所(宾馆、酒店、招待所等)住宿的时间通常为“1-2天”(占47.44%)。
调查显示,某地游客在某地亲友家住宿时间平均3.46天(其中景区旅游者平均3.96天,住店游客平均2.75,在各类住宿经营场所住宿时间平均2.46天(其中景区游客1.66天,住店游客3.06天)。
六、国内旅游者使用交通工具分析
总体来看,选择“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游客占61.11%,这与某地游客以某地、四川两地游客为主流消费市场有密切相关。
国内旅游者选择旅游交通工具的顺序依次为“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分别占游客选择率的61.11%、18.10%、17.21%、3.53%。
景点国内旅游者以上4在交通工具的选择比重次序是:汽车(71.86%)、火车(17.20%)、飞机(7.84%)、轮船(3.01%)。
住店旅游者在交通工具的选择次序是:汽车(52.97%)、飞机(24.32%)、火车(18.79%)、轮船(3.92%)。
在某地国内旅游者中有12.71%的旅游者为“自驾车”旅游。
这类消费群体又以景点游客居多(占景点游客的14.98%、住店旅游者为10.98%)。
随着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拥有量将逐渐增加,景区的泊车位建设成为景区未来规划与建
设的一项重要思考。
七、某地市旅游景点知名度分析
“提及率”是反映的是一种产品被消费者知晓或知名程度的指标。
通常情况可通过“第一提及”、“第二提及”与其他提及分析产品的消费认知与选择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从景点的不同提及程度调查了旅游者对某地景区的消费选择情况。
通常情况下,在“产品”消费中第一提及最高的产品,是优势消费“产品”。
本次调查显示,旅游者光顾的某地旅游景点中,相对而言“南山公园”景点占据了消费认知的优势,其次是“解放碑步行街”、“朝天门广场”、“歌乐山烈士陵园”、“野生动物园”、“大足石刻”五个景区。
八、景点旅游者评价分析
(一)住店旅游者的消费评价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5分评分制的消费态度调查法。
从住店旅游者对某地旅游的各项意见分析来看,消费者对某地旅游的总体意见是满意的(态度均值均在3分以上)。
其中,消费者对各项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以“宾馆服务”最为满意,均值为3.83分,餐饮3.63分,邮电通讯3.52分。
较2003年有所提高。
对于某地旅游接待设施,消费者最为满意的也是“宾馆服务”,态度均值为3.77分,餐饮3.56分。
旅游者对某地市旅游价格的合理性表现,较为突出的是“住宿”、“餐饮”与“市
内交通”态度均值分别为3.58分、3.50分、3.48分。
(二)景点旅游者的消费评价
景区旅游者对某地市景点的评价相对来讲满意度低于住店客人(全部低于3分)。
从满意的分值分析来看,旅游者对某地景区的门票价格满意度较低,态度均值为2.45分,对景区的通讯满意度也较低,态度均值为2.22分。
然而,景区旅游者对导游讲解服务和景点接待设施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均值分别为2.76分、2.56分。
九、结论与建议
从本次大规模的旅游者意见调查来看,2004年某地市的游客主要来自某地周边的四川与本地消费者,他们通常选择的是短期近距离旅游,时间通常在1-3天。
某地的景区对于外地消费者而言,吸引的顾客也主要来自于国内中、南部地区。
他们在某地停留的时间通常也不超过10天。
旅游消费者通常以中青年为主,男、女游客的比例大于城市消费人口,男性在旅游消费中占主导消费地位。
景点游客与住店游客在旅游的性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景点游客主要以“休闲观光度假”为旅游目的,而住店游客中,“商务”客人比率明显高于景点游客中的商务游客。
在游客群体中,“学生”是节假日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
从消费者的旅游消费支出均值分析来看,参加旅行社的游客的消费支出低于未参加旅行社组团的散客的消费支出。
然而,多数消费者未参加旅行社组团的导游服务,表明消费者对旅行社的组团服务或缺乏认知,或消费满意度低。
此现象一方面
暴露了我市旅行社在经营宣传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显露出我市旅游经营管理服务水平的缺陷。
从旅游者的旅游路径分析来看,某地市游客的来源分布不够均匀,相对集中在川某地狭小的区域范围中,且对国内地区的影响也相对偏向中、南部地区。
因此,对于以“汽车”为主要旅游交通工具的城市旅游来说,通往景区的公路建设成为某地当前旅游业经营的重要硬件设施。
不利的交通条件将极大地制约景点对广大游客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景区内公共停车设施也是影响景点经营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
分析某地旅游者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旅游消费支出可知,2004年某地各景区的经营收入较国内其他主要旅游地区偏低,表明某地的旅游业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与提高。
如何更好、更多地吸引外地游客,是某地旅游业经营与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游客旅游的各项消费支出中,住宿费用占据旅游者相对大的一部分开支,其次,“娱乐”、“购物”也是游客在某地旅游消费的重要消费开支。
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一方面表明一个旅游地区对旅游者消费的吸引力(消费者对该地区消费的偏好程度),一方面表明这些因素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
可见,2004年某地旅游经营表现出娱乐性、购物活动性的主力特征。
从旅游者对某地旅游设施、服务等旅游软硬件条件来看,目前某地对外经营的住宿窗口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口碑,消费者对某地旅游住宿及服务普遍感到满意。
然而,旅游者对景区的建设与经营管理满意度较低,因此,某地各旅游景区应尽快加大建设的步伐,提高并完善服务的质量。
针对本次调查的以上基本结论,建议某地市旅游业经营与管理注意加强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