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16珍珠鸟》优质课教学设计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4、学习想象的读法、运用比喻句的写法。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突出文章主题,对小动物的喜爱;表扬学生,拉近师生距离。
)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新的小动物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珍珠鸟。
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珍珠鸟)边板书,边指导:注意“珍”的这一撇起笔要重一些,(人字头)“珠”字的竖写成垂露竖比较好看。
来,把这好听的名字读一遍!
你们对珍珠鸟有哪些了解呢?
老师介绍:珍珠鸟的羽毛上有许多像珍珠一样的小白点,所以叫“珍珠鸟;
珍珠鸟的体态娇小玲珑,叫声细柔,动作活泼轻巧,非常可爱,给人以美的享受。
珍珠鸟是一种很怕人的鸟。
二、整体感知:写了一件什么事?(说简练、完整、有内容、有情感)
你觉着作者对珍珠鸟怎么样呢?说完整。
(关心、喜爱、爱护)(板书:关爱)珍珠鸟对作者又怎么样?(板书:信赖)作者。
“信赖”什么意思?(靠近、信任、依靠)
三、精读感受:
(一)生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3分)
1、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一至三自然段,看从哪些语句看出“我”非常关心、喜爱珍珠鸟,把这些语句画出来,再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默读标画,然后同桌交流)
2、集体展示:
(1)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我”非常关心、喜爱珍珠鸟呢?读一读你标画的语句。
学生读句子,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有的还可以问:你怎么从这里感受到的。
重点指导读好“真好!……鸟。
”(是啊!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非常喜爱它们,心里特别高兴!所以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谁再来读?)“瞧……红嘴……球儿。
”(出示这句话的课件)(如果学生不说这里,老师让学生读一读,你觉着这个小家伙怎么样?再读出自己的感受。
)(是啊!它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它太漂亮、太可爱了、太好玩了!谁再来读?)
其他地方,学生能找出来,读一读就行了。
(2)感悟写法:
——让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好处:(我把这句话换换行不行,大家读一读?出示课件:它好肥,整个身子胖乎乎的。
引导学生说出突出了它好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
——你能用上打比方的句子突出事物的特点吗?小猫的眼睛又圆又亮,好像一对玻璃球。
(老师评价:小猫的眼睛真够圆的,也真够亮的。
)——你能不能仿照这句话,(课件出示:它好肥……)说一句打比方的句子,突出事物的特点呢?
——用打比方的方法就能突出事物的特点,我们再来读这句话,再来感受一下这只珍珠鸟好肥的特点。
“它好肥……”
过渡:下面我们都来默读第四——六自然段,看一看,后来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信赖我的?
(二)生读四——六自然段
1、默读课文,看一看后来,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信赖我的。
画出有关的词句。
2、谁能抓住有关词句,来说一说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信赖我的。
3、再仔细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小珍珠鸟为什么会这样一步一步信赖我呢?好好体会一下。
4、学生汇报:是由于作者的关爱。
教师点拨,你从哪里看出是由于作者的关爱它才逐步信赖作者的呢?
5、激情总结:尽管珍珠鸟是很怕人的鸟,但是在我无声地关爱、无形地宽容和亲密地爱抚下,它还是变得越来越淘气,越来越可爱,一步一步挨近我,逐步信赖我。
6、谁来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读——随即指导:我们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想象着你就是作者,这小家伙就在你的眼前,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
(板书想象)并随着范读——原生继续读。
过渡:小家伙完全放心了,它一步一步挨近我,逐步信赖我,甚至与我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引读)白天——傍晚——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谁来读第六自然段?
3、一生读第六自然段。
A、激情配乐范读:现在,小家伙完全信赖我了!点击课件,配乐范读。
“有一天……梦呢!”(读出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关爱和小鸟对作者的完全信赖以及由此产生的美好境界。
)
B、下面请同学们都来用心的读一下这一段。
想象着自己就是作者,此时小家伙就落在你的肩上,读得轻一点,别惊跑了它。
C、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充分读,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
D、同学们此时此刻,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你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怎样的呼唤呢?(出示课件)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这种境界真是太美了!小鸟真是太幸福了!我太幸福了!
E、作者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生齐读最后一段。
三、积累运用,升华情感:(想一想,写下来。
然后找不同的学生说)
是啊!正是在作者的爱心呵护下,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他们共同创造出了人和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板书:美好的境界)
信赖,能创造美好的境界,同学们回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人和动物之间,还是人和人之间,还有什么也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呢?
(关爱、理解、尊重、交流),就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想后可交流)
(让学生说充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
四、全文总结:
信赖,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关爱、理解、尊重、交流,都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板书……)无论是人与动物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如果多一些关爱和信赖,多一些理解和尊重,都能够友好相处,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五、课下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找一找本文作者、著名作家冯骥才爷爷写的其他文章,把精彩的语段摘抄下来,读给你的同学听。
(《珍珠鸟》)也可以仿照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写后与同学交流。
这两个作业大家任选一个,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3分钟)
教学设计
珍珠鸟
关爱→信赖
……
↓
美好的境界
《珍珠鸟》反思
《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
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文的前半部分写了两件事,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
后部分,生动地记叙了小珍珠鸟与作者之间逐渐挨近,直至熟睡地作者肩头,对作者真诚信赖的变化过程。
教学时,“我”对小鸟的精心照顾、小鸟的变化,两条主线并进。
为更好地解决教学重点,让学生阅读后,结合课前导读,确定着重研究的问题: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前后有些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哪里体现出我对鸟的喜爱之情?
先是由学生围绕问题自主进行读、思、画、批,再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全班共同交流。
在学生交流问题的过程中,我有机地穿插了三个引导学生想象思维进行说话交流的问题:
1、这时,我不理睬小珍珠鸟,而它却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一点也不陌生,假如小鸟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
2、看插图好好想一想,作者在笑什么?
3、作者的笑是一种对自己孩子般爱的笑。
小珍珠鸟真的把“我”当作亲密无间的好伙伴、好朋友了。
那么,小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做梦,它梦见了什么呢?通过这些问题为学生创设了大胆想象的空间,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主动去与文本对话,学生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驰骋想象,个性解读,发言很热烈。
总结以上教学,我想,兴趣是学生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去追求、去探索。
学习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愿学、爱学、乐学、主动学。
让学生享受到课堂学习快乐的同时,又学到知识,发展了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
看来,这个学生的“内在兴趣”需要我们老师去认真解读教材,再精心地设计,课堂气氛是一定可以调动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