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3B(g) = 2C(g);△H =" a" kJ·mol-1,现有1molA(g)和3molB(g)反应生成2molC(g),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E1-E3。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a=E2-E1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a=△E1-△E2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a=△E2-△E1
2.2008奥运会吉样物福娃,其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结构简式如下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羊毛与聚酯纤维的化学成分相同
B.聚酯纤维和羊毛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C.该聚酯纤维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醇
D.聚酯纤维和羊毛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鸡蛋清中加浓硝酸微热后变黄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蛋白质水解能得到氨基酸
D.苯与乙烯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
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
B.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
C.装置丙中可得到卤代烃
D.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
5.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3H 6O 2,其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
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A .CH 3COOCH 3 B .HCOOC 2H 5 C .CH 3CH(OH)CHO D .CH 3COCH 2OH
6.下列实验中,可以不用温度计的为 A .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乙烯 B .制溴苯 C .制硝基苯
D .石油分馏
7.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欲探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化学键在何处断裂的问题,近代科技常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
如有下列反应:
可以推知,物质发生此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应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
D .②③
8.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3a/4 B .12(1-a)/13 C .(1-a)/7 D .6(1-a)/7
9.如下图所示的分子酷似企鹅,
化学家将该分子以企鹅来取名为Penguinone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Penguinone 分子式为C 10H 14O B .Penguinone 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 C .Penguinone 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Penguinone 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
1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 -57.3" kJ·mol -1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 2×(-57.3)kJ·mol
-1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1,则2CO 2(g) =2CO(g)+O 2(g)反应的 ΔH =" +2×283.0" kJ·mol -1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1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g 甲基(-CH 3)所含有的电子数是9N A
B .常温常压下,0.1mol 甲烷与甲醛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L 庚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7/22.4 N A
D .常温常压下, 1mol 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3N A
12.化学实验中有时需要将某些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方法正确的是
A .检验C 2H 5Cl 中的氯元素:先将C 2H 5Cl 与NaOH 溶液混合后加热,再加盐酸酸化
B .提高KMnO 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KMnO 4溶液酸化
C .鉴定溶液中是否有Fe 2
+:先将溶液用硝酸酸化,再加入KSCN 溶液
D .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 42-:先将溶液用足量的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 2溶液
13.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香豆素-3-羧酸可由水杨醛制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杨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B .香豆素-3-羧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中间体X 易溶于水
D .l mol 水杨醛最多能与3 molH 2发生
14.据媒体报道:以氢氧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公交车即将在北京试运行。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常作为电动汽
车的动力源。
该燃料电池以氢气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铂为电极,导电离子是H +。
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正极反应为:O 2+4H +
+4e —= 2H 2O ②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③总的化学反应为:2H 2+O 22H 2O ④氢离子通过电解质向正极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5.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现颜色的一种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它的主要结构在不同pH 条件下有 以下存在形式:
下列有关花青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花青苷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B .I 和II 中均含有二个苯环
C .I 和II 中除了葡萄糖基中碳原子外,其它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D .I 和II 均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二、填空题
1.(6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 2H 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把0.4mol 液态肼和0.8mol 液态 H 2O 2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 kJ 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又已知16g 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08 kJ 。
则H 2O(g)=H 2O(l) 的ΔH = 。
(3)已知N 2(g) + 2O 2(g) ="=" 2NO 2(g);△H=+67.7KJ/mol , N 2H 4(g) + O 2(g) ="=" N 2(g)+2H 2O(g);△H= —534KJ/mol ,
则肼与NO 2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PM2.5(可入肺颗粒物)污染跟冬季燃煤密切相关,燃煤还同时排放大量的CO 2、SO 2和NO x 最近有科学家提出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 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
①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 3OH(l)+3O 2(g) = 2CO 2(g)+4H 2O(g) ∆H = -1275.6 kJ/mol
2CO(g)+O 2(g)=2CO 2(g) ∆H = -566.0 kJ/mol H 2O(g)=H 2O (1) ∆H = -44.0 kJ/mol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甲醇和氧气反应制成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过程中O 2应从______(填“c”或“b”)口通入,电池正
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16分)已知:
(R 、R '可表示烃基或官能团)
A 可发生如下转化(方框内物质均为有机物,部分无机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
(1)F 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 2密度的31倍,且分子中无甲基。
已知1 mol F 与足量金属钠作用产生H 2 22.4 L (标准状况),则F 的分子式是__ ______,名称是___ _____。
(2)G 与F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则G 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 .可与银氨溶液反应
b .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 .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1 mol G 最多可与2 mol 新制Cu(OH)2发生反应
(3)D 能与NaHCO 3溶液发生反应,且两分子D 可以反应得到含有六元环的酯类化合物,E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D→E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4)H 与B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所含官能团与B 相同,则H 的结构简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 转化为B 和F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2分)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 2O 所放出的热量。
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
他将50mL0.5mol/L 的盐酸与50mL0.55mol/L 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
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 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 的NaOH 溶 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50mL0.5mol/L 的盐酸与50mL0.55mol/L 的NaOH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为△H 1,25mL0.5mol/L 的浓硫酸与50mL0.55mol/L 的NaOH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为△H 2, 50mL0.5mol/L 的醋酸与50mL0.55mol/L 的NaOH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为△H 3,则△H 1、△H 2、△H 3的关系是 。
(用“>”“<”或“=”连接)
5.(10分)快乐是什么?精神病学专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大脑的相应部位—-“奖赏中心”,给予柔和的电击,便会使大脑处于极度快乐的状态。
人们已经将“奖赏中心”各部分的脑电图绘制出来,并认为,在各区域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多巴胺,所以“奖赏中心”又称为多巴胺系统。
多巴胺结构如下图:
(1)试判断多巴胺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A.加成B.消去C.氧化D.水解
(2)写出与多巴胺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1,3,5-三取代苯并且苯环上直接连有一个羟基和一个氨基且分别能与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钠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所有物质的结构简式:。
(3)多巴胺可由香兰素与硝基甲烷缩合,再经锌-盐酸还原水解而得。
合成过程表示如下:
请写出②、⑤两步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⑤:
6.(14分)聚苯乙烯可用于制备高频绝缘材料,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苯乙烯合成这种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C→D的反应类型是。
(3)C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4)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a.与FeCl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3
b.1 mol H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
c.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实验题
(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其中CO的制备原理:HCOOH CO↑+H
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下图)
2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可以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
写出制备丙烯的化学方程式: 。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 ,装置中a 的作用是 ,装置中b 的作用是 ,c 中盛装的试剂是 。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 2、CO 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饱和Na 2SO 3溶液 ②酸性KMnO 4溶液 ③石灰水 ④无水CuSO 4 ⑤品红溶液
(4)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 ①R —CHO+NaHSO 3(饱和)RCH(OH)SO 3Na↓;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试剂1为 ,操作2为 ,操作3为 。
江苏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3B(g) = 2C(g);△H =" a" kJ·mol -
1,现有1molA(g)和3molB(g)反应生成2molC(g),
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E 1-E 3。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a=E 2-E 1
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a=△E 1-△E 2
D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a=△
E 2-△E 1
【答案】C
【解析】诗题分析:反应物能量比生成物能量高,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即a=E3-E1,反应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a= a=△E 1-△E 2,所以选C 。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
2.2008奥运会吉样物福娃,其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结构简式如下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羊毛与聚酯纤维的化学成分相同
B .聚酯纤维和羊毛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C .该聚酯纤维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醇
D .聚酯纤维和羊毛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答案】B
【解析】诗题分析: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聚酯纤维是聚酯,二者的化学成分不同,故不选A ;B.聚酯纤维是酯类聚合物,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羊毛是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故选B ;C.聚酯纤维的单体式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故不选C ;D.聚酯纤维是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羊毛是天然高分子材料,故不选D 。
【考点】高分子材料的成分和性质。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鸡蛋清中加浓硝酸微热后变黄
B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 .蛋白质水解能得到氨基酸
D .苯与乙烯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D
【解析】诗题分析:A.鸡蛋清是蛋白质,与浓硝酸反应显黄色,故不选A ;B.苯与溴水不反应,但溴可以溶解在苯层,使水层接近无色,故不选B ;C.蛋白质水解成各种氨基酸,故不选C ;D.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选D 。
【考点】有机物的基本性质。
4.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
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聚丙烯的链节是—CH 2—CH 2—CH 2—
B .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
C .装置丙中可得到卤代烃
D .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
【答案】A
【解析】诗题分析:A.聚丙烯的链节为—CH 2—CH (CH 3)—,故选A ;B. 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其中芳香烃常温下位液体,所以乙中收集到的为芳香烃,故不选B ;C.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与溴反应,生成卤代烃,故不选C ;D.氢气和甲烷为气体,不与溴的四氯化碳反应,故最后收集到的是氢气和甲烷,可以做燃料,故不选D 。
【考点】烷烃、烯烃、芳香烃的性质。
5.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3H 6O 2,其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
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A .CH 3COOCH 3 B .HCOOC 2H 5 C .CH 3CH(OH)CHO
D .CH 3COCH 2OH
【答案】C
【解析】诗题分析:A.核磁共振氢谱,可以看到有四种氢;A.有两种氢,故不选A ;B.有两种氢,故不选B ;C.有四种氢,故选C ;D.有三种氢,故不选D 。
【考点】核磁共振氢谱。
6.下列实验中,可以不用温度计的为 A .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乙烯 B .制溴苯 C .制硝基苯 D .石油分馏
【答案】B
【解析】诗题分析:A.乙醇和浓硫酸反应需要控制温度为170度,所以用温度计,故不选A ;B.制取溴苯不需要控制温度,所以不需要温度计,故选B ;C.制取硝基苯时需要控制温度在60度,所以用温度计,故不选C ;D.石油分馏是需要收集一定温度下的馏分,所以要使用温度计,故不选D 。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
7.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欲探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化学键在何处断裂的问题,近代科技常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
如有下列反应:
可以推知,物质发生此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应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
D .②③
【答案】A
【解析】诗题分析:A.通过已知信息分析,反应中断裂的是双键旁边的碳碳单键,所以断裂的为①③,故A 。
【考点】信息的分析。
8.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3a/4 B .12(1-a)/13 C .(1-a)/7 D .6(1-a)/7
【答案】D
【解析】诗题分析:乙酸的分子式为C 2H 4O 2,链状单烯烃的分子式为C n H 2n ,所以碳和氢的质量比为6:1,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为6(1-a )/7,选D 。
【考点】物质的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9.如下图所示的分子酷似企鹅,
化学家将该分子以企鹅来取名为Penguinone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Penguinone 分子式为C 10H 14O B .Penguinone 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 C .Penguinone 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Penguinone 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诗题分析:A.物质的分子式为C 10H 14O ,故不选A ;B.在物质中没有苯环结构,所以不属于芳香烃化合物,故选B ;C.物质结构中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不选C ;D.有碳碳双键,所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不选D 。
【考点】物质的官能团和性质。
1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 =" -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 2×(-57.3)kJ·mol -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 =" +2×283.0" 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B
【解析】诗题分析:A.中和热是指在强酸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1摩尔水时放出的热量,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不等于中和热的数值,故不选A;B.物质的燃烧热是指1摩尔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所以当2摩尔一氧化碳燃烧放热为2×283.0 kJ·mol-1,2摩尔二氧化碳分解成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热数值等于2×283.0 kJ·mol-1,只是符号相反,故选B;C.反应条件与反应放热或吸热没有关系,很多的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故不选C;D.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液态水为稳定状态,故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不是燃烧热,故不选D。
【考点】中和热,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A.15g甲基(-CH3)所含有的电子数是9N A
B.常温常压下,0.1mol甲烷与甲醛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1N A
C.标准状况下,1L庚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7/22.4 N A
D.常温常压下, 1mol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3N A
【答案】AB
【解析】诗题分析:A.每个甲基有9个电子,15克甲基为1摩尔,所以含有的电子数为9摩尔,故选A;B.甲烷
和甲醛中都只有一个碳原子,故0.1摩尔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0.1摩尔,故选B;C.在标准状况下,庚烷不是气体,所以1升庚烷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故不选C;D.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故不选D。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12.化学实验中有时需要将某些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方法正确的是
A.检验C2H5Cl中的氯元素:先将C2H5Cl与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再加盐酸酸化
B.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
C.鉴定溶液中是否有Fe2+:先将溶液用硝酸酸化,再加入KSCN溶液
D.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42-:先将溶液用足量的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
【答案】D
【解析】诗题分析:A.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需要使用硝酸银,酸化时不能使用盐酸,因为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干扰实验,故不选A;B.盐酸可以与高锰酸钾反应,故不能用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故不选B;
C.检验亚铁离子,应该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不显红色,再加入硝酸氧化亚铁离子变成铁离子,溶液变红,故不选C;
D.检验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先加入盐酸酸化,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离子,故选D。
【考点】元素或离子的检验。
13.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香豆素-3-羧酸可由水杨醛制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杨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B.香豆素-3-羧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中间体X易溶于水
D.l mol水杨醛最多能与3 molH2发生
【答案】AB
【解析】诗题分析:A.水杨醛分子中苯环形成一个平面,醛基形成一个平面,两个平面可能重合,所以所有的原子
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上,故选A ;B.香豆素-3-羧酸中有碳碳双键,所有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B ;C.中间体有酯基和碳碳双键,都不是亲水集团,故不易溶于水,不选C ;D.1摩尔水杨醛最多能与4摩尔氢气加成,故不选D 。
【考点】物质的官能团和性质。
14.据媒体报道:以氢氧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公交车即将在北京试运行。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常作为电动汽
车的动力源。
该燃料电池以氢气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铂为电极,导电离子是H +。
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正极反应为:O 2+4H +
+4e —= 2H 2O ②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③总的化学反应为:2H 2+O 22H 2O ④氢离子通过电解质向正极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诗题分析:①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O 2+4H ++4e -═2H 2O ,故正确; ②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生成电子,正极上需要电子,所以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故正确;
③将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得总的化学反应为:2H 2+O 2═2H 2O ,但是不是点燃条件,故不正确;④该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H +通过电解质向正极移动,故正确;选C. 【考点】燃料电池。
15.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现颜色的一种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它的主要结构在不同pH 条件下有 以下存在形式:
下列有关花青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花青苷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B .I 和II 中均含有二个苯环
C .I 和II 中除了葡萄糖基中碳原子外,其它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D .I 和II 均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BC
【解析】诗题分析:A.花青苷遇到酸显红色,遇到碱显蓝色,所有可作为酸碱指示剂,不选A ;B. I 中含有二个苯环而II 中只有一个苯环,故选B ;C. I 中苯环与另一边连接的是碳碳单键有旋转性,所有不是一定在一个平面上,故选C ;D.两个物质中都有酚羟基,所有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不选D 。
【考点】有机物的官能团和性质。
二、填空题
1.(6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 2H 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把0.4mol 液态肼和0.8mol 液态 H 2O 2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 kJ 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又已知16g 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08 kJ 。
则H 2O(g)=H 2O(l) 的ΔH = 。
(3)已知N 2(g) + 2O 2(g) ="=" 2NO 2(g);△H=+67.7KJ/mol , N 2H 4(g) + O 2(g) ="=" N 2(g)+2H 2O(g);△H= —534KJ/mol ,
则肼与NO 2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H 4(g)+2H 2O 2(l)=N 2(g)+4H 2O(g)ΔH="-640" kJ·mol -
1。
(2)ΔH =-44 kJ·mol -
1。
(3)2N2H4(g) + 2NO2(g) ="=" 3N2(g)+4H2O(g);△H= —1135.7KJ/mol ,
【解析】诗题分析:(1)0.4mol 液态肼和0.8mol 液态 H 2O 2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 kJ 的热量。
说明1摩尔液态肼与2摩尔液态过氧化氢反应恰好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640 kJ ,所有热方程式
为N 2H 4(g)+2H 2O 2(l)=N 2(g)+4H 2O(g)ΔH="-640" kJ·mol -
1;(2)N 2H 4(g)+2H 2O 2(l)=N 2(g)+4H 2O(l)ΔH="-816"
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分析,H 2O(g)=H 2O(l)的反应热等于[(-816)-(640)]/2=-44 kJ·mol -
1;(3)根据盖斯定律,方程式二×2--方程式一,△H= 2×—534KJ/mol-(+67.7KJ/mol )=—1135.7KJ/mol. 【考点】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6分)PM2.5(可入肺颗粒物)污染跟冬季燃煤密切相关,燃煤还同时排放大量的CO 2、SO 2和NO x 最近有科
学家提出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 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
①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 3OH(l)+3O 2(g) = 2CO 2(g)+4H 2O(g) ∆H = -1275.6 kJ/mol
2CO(g)+O 2(g)=2CO 2(g) ∆H = -566.0 kJ/mol
H 2O(g)=H 2O (1) ∆H = -44.0 kJ/mol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甲醇和氧气反应制成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过程中O 2应从______(填“c”或“b”)口通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 3OH (l )+O 2(g )==CO (g )+2H 2O (l ) H="-442.8" kJ/mol C ;O 2+4e -+4H +=2H 2O
【解析】诗题分析:①将三个方程式分别标记为abc ,利用盖斯定律,a-b+c×4得2摩尔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反应热为-1275.6-(-556.0)+4×(-44.0)="-885.6" kJ/mol 。
②通过图片信息可知,氢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右侧为燃料电池的正极,氧气在正极反应,故从C 口通入,电极反应式为:O 2+4e -+4H +=2H 2O 。
【考点】盖斯定律,燃料电池。
3.(16分)已知:(R 、R '可表示烃基或官能团)
A 可发生如下转化(方框内物质均为有机物,部分无机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
(1)F 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 2密度的31倍,且分子中无甲基。
已知1 mol F 与足量金属钠作用产生H 2 22.4 L (标准状况),则F 的分子式是__ ______,名称是___ _____。
(2)G 与F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则G 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 .可与银氨溶液反应
b .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 .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1 mol G 最多可与2 mol 新制Cu(OH)2发生反应
(3)D 能与NaHCO 3溶液发生反应,且两分子D 可以反应得到含有六元环的酯类化合物,E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D→E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4)H 与B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所含官能团与B 相同,则H 的结构简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 转化为B 和F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 的分子式是C 2H 6O 2,名称是乙二醇。
(2)则G 具有的性质是 ac_(填字母)。
(3)化学方程式:CH 3CH(OH)COOH→CH 2=CHCOOH+H 2O ,消去反应。
(4)H 与B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所含官能团与B 相同,则H 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CH 3CH=CH-COOH 、CH 2=CH-CH 2-COOH 。
(5)A 转化为B 和F 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诗题分析:(1)根据F 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 2密度的31倍,可知F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1摩尔F 与钠反应产生氢气22.4升,即1摩尔,说明F 中有两个羟基,所以F 的分子式为C 2H 6O 2,名称为乙二醇。
(2)乙二醇被氧气氧化,由于G 与F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说明G 为乙二醛,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可以与氢气加成,与氢氧化铜反应,需要4摩尔氢氧化铜,故选ac 。
(3)D 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两分子D 得到含有六元环的酯类化合物,所以D 为乳酸,结构简式为CH 3CH(OH)COOH ,在浓硫酸条件下消去生成CH 2=CHCOOH 。
(4)
根据D 的结构推出C 的结构为,B 的结构简式为,所以书写B 的同分异构体中有羧基和碳碳双键,即写出两种结构为:CH 3CH=CH-COOH 、CH 2=CH-CH 2-COOH 。
(5)A 为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方程式为: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
4.(12分)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 2O 所放出的热量。
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
他将50mL0.5mol/L 的盐酸与50mL0.55mol/L 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 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 的NaOH 溶 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50mL0.5mol/L 的盐酸与50mL0.55mol/L 的NaOH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为△H 1,25mL0.5mol/L 的浓硫酸与50mL0.55mol/L 的NaOH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为△H 2, 50mL0.5mol/L 的醋酸与50mL0.55mol/L 的NaOH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为△H 3,则△H 1、△H 2、△H 3的关系是 。
(用“>”“<”或“=”连接)
【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最损失
(2)偏小
(3)相等;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 2O 所放出的热量,它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4)△H 3﹥△H 1﹥△H 2
【解析】诗题分析:(1)实验过程中使用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等,所以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如果不盖硬纸板,热量又损失,所以测定的数值偏小。
(3)中和热是指生产1摩尔水时的反应热与反应过程中酸碱的量无关。
(4)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醋酸电离吸热,所以反应热 关系为△H 3﹥△H 1﹥△H 2。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5.(10分)快乐是什么?精神病学专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大脑的相应部位—-“奖赏中心”,给予柔和的电击,便会使大脑处于极度快乐的状态。
人们已经将“奖赏中心”各部分的脑电图绘制出来,并认为,在各区域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多巴胺,所以“奖赏中心”又称为多巴胺系统。
多巴胺结构如下图:
(1)试判断多巴胺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
A .加成
B .消去
C .氧化
D .水解
(2)写出与多巴胺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1,3,5-三取代苯并且苯环上直接连有一个羟基和一个氨基且分别能与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钠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所有物质的结构简式:。
(3)多巴胺可由香兰素与硝基甲烷缩合,再经锌-盐酸还原水解而得。
合成过程表示如下:
请写出②、⑤两步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⑤:
【答案】(1)AC (2分,选对1个给1分,错选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