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模板
颜色 无色
漂洗 低
2.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 无色
3.调查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模板 样方法 随机
标志重捕 单基因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答案 (1)√ (2)√ (3)× (4)× (5)× 提示 (3)标志重捕法适用于对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的取样调查;(4)由于细胞早在解离时已被杀死,故不能观察到 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细胞壁;(5)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 被染成红色的应为细胞质,细胞核应被染成绿色。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解析 色素分离时,若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不能分离出各色素 带,A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若诱导大蒜根尖 时间过短,染色体数目可能并未加倍,B正确;用显微镜观察洋 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细胞在解离时已死亡,不可能再继续分裂进 程了,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先制装片,再观察细 胞质壁分离状况,D错误。 答案 B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1)雨生红球藻和蓝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发生的场所 不同,前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2)B的浓度从0.1 (mg·L-1)提高到0.5(mg·L-1)时,雨生红球藻单 位干物质中虾青素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 (3)与B相比,A的浓度变化对虾青素含量影响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两 种 生 长 调 节 剂 中 , 与 细 胞 分 裂 素 生 理 功 能 更 相 似 的 是 ________。 (5) 与 叶 绿 素 a 、 叶 绿 素 b 、 叶 黄 素 进 行 比 较 , 虾 青 素 和 其 中 的 ________分子结构最相似。 (6)在本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探究A、B的协同作用对雨生红球 藻增产虾青素的影响,选用A、B时首先应考虑的浓度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 ③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
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
④
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
动态变化
清晰可见
A.实验① C.实验③
B.实验② D.实验④
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 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体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 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A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 体,B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高度分化, 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呈正方形,染色体经 龙胆紫染色后呈紫色,形态清晰,但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呈紫 色,C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形态且酵母菌无 大液泡,D错误。 答案 A
2.小肠黏膜可分泌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有人认为胃黏膜可分
泌胃泌素,该物质能影响胃液的分泌。请完成以下探究实验。
(1)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品:小鼠若干只,生理盐水,胃黏膜液,
对实验中自变量的分析和操作步骤的完善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 是考生的易失分点,其中,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时,常见的模式 是“验证A对B的影响”,其中A是自变量,B是因变量,如本题中 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的实验中,自变量为降血糖物质X的有无, 因变量为小鼠血糖浓度,其他如小鼠年龄、体重、性别等均属于 无关变量。
用________小鼠作为对照组2;实验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1、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 ______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________的血糖浓 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 度下降到正常范围。 解析 (1)根据实验目的“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可确定该实验的 自变量为降血糖物质X的有无,因变量为小鼠血糖浓度。所以, 在实验开始前要测定小鼠血糖起始浓度,以便和实验后的血糖浓 度进行比较。依实验目的,实验组应注射一定量的X溶液,对照 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定实验组、对照组小鼠 血糖浓度并与起始浓度进行比较,若实验组的血糖浓度降低,而 对照组血糖浓度不变,则说明X有降血糖作用。
[考纲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 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 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 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 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 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对教材中常规实验的考查一般体现在:(1)对实验原理、实验材 料和实验试剂的分析和解释;(2)对实验设计中对照实验的分析 和解释;(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4)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 使用(例如显微镜)。解答这一类题的关键是要十分熟悉教材实验, 掌握生物学科基本的实验设计思想、实验方法及常规实验步骤与 实验分析等。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解析 鉴定还原糖需斐林试剂,其甲液、乙液需先混合再加入; 设计实验时,必须控制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调查植物种群密度 时,选择的样方数多少将影响调查结果。 答案 B
关注6个易错点 (1)进行显色观察时宜选择白色或近白色材料,以防颜色遮蔽作用。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时,应注意观察 “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3)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时,可以选择的材料有动物的精巢和植物 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应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的 外表皮细胞。 (5)用物理或化学试剂诱变时,处理的材料应该是具有“分裂”能力 的组织或细胞;观察染色体变异时,一定要选择正处于分裂期尤 其是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6)进行调查研究时,所选择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且要满足样本 数量足够多的条件,以减小误差。
胞的死活
C 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
用发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的染料分
别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表面的蛋
验证细胞膜具有选择
D
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
透过性
合。结果:两种细胞融合后,两种
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解析 验证渗透作用发生需要半透膜,则实验变量是有无半透膜, 所以对照组使用纱布封口,实验组使用半透膜封口,看液面是否 上升,A正确;利用质壁分离及复原来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是将待测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看细胞是否发生质壁 分离,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为活细胞,B正确;验证酶具有催 化作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相应酶液的有无,因变量是底物是否 被分解,对照组添加等量的蒸馏水,C正确;实验设计思路是验 证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错误。 答案 D
2.把一株牵牛花放置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 行实验。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
A.光合作用需要CO2 C.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能产生O2 D.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解析 从图中装置可知,自变量有三个,其中两个是人为处理: 第一个:实验前,在黑暗中处理牵牛花一昼夜,其中一个绿叶被 放入了密闭透光容器中,容器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CO2,故容 器中没有CO2的存在,但光合作用所需的其他条件具备,由此可 知,该处理设置的自变量是CO2的有无,对照组是空气中正常 CO2浓度下的绿叶,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第二个:同 样在正常CO2浓度下的绿叶,有遮光、不遮光部分的处理,说明 该处理设置的自变量是光的有无,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第三个自变量没有经过人为处理,而是巧妙地利用了牵牛花的白 斑叶。实验材料显示,白斑叶有绿色和白色部分,都处于相同的 环境中,故提供的自变量是叶绿体的有无,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 需要叶绿体。 答案 B
1.实验类型
未知 多种
2.准确描述实验操作步骤的“四步曲”
无关
单一
பைடு நூலகம்相同
3.“五看法”评价实验设计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C.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表明白菜梗中无过氧化物酶 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自变 量是各试管中加入的不同物质,则1号和2号是对照组,3号和4号 是实验组,3号与1、2号对照,3号管显橙红色,证明白菜梗中存 在过氧化物酶,C错误;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与3号对照,说明 高温使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D错误。 答案 A
解析 (1)雨生红球藻是真核生物,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具有叶绿体,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 (2)本小题应注意“单位干物质中虾青素的含量”这一关键词; (3)此小题应认真分析表中相关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行作答。(4)细 胞分裂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A调 节剂作用下细胞数量增加明显。(5)此小题的作答依据是题干中 “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6)此小题仍是分析表中数据, 可 知 A 的 最 适 作 用 浓 度 是 0.5(mg·L - 1) , B 的 最 适 作 用 浓 度 是 0.1(mg·L-1)。 答案 (1)叶绿体 (2)增加 (3)上升较快,下降较快 (4)A (5)叶黄素 (6)0.5(mg·L-1),0.1(mg·L-1)
命题角度2 教材实验的深化拓展 1.下列有关验证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验证实验题目
实验设计思路
验证渗透作用发 A
生需要半透膜
验证成熟植物细 B
胞的死活
命题角度2 教材实验的深化拓展 1.下列有关验证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验证实验题目
实验设计思路
验证渗透作用发 A
生需要半透膜
验证成熟植物细 B
(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为验证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所以实验组要选择患糖尿病的小鼠。欲判 断血糖浓度是否降到正常范围,在设置对照组时,应设置患糖尿 病小鼠及正常小鼠两组,所以对照组2应为正常小鼠。在实验过 程中应给实验组注射一定量的X溶液,给对照组1和对照组2注射 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2的血糖浓度均 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1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说明物质 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 答案 (1)血糖浓度 X溶液 生理盐水 血糖浓度 对照组血糖 浓度不变,实验组血糖浓度下降 (2)患糖尿病 正常 一定量的X溶液(或X溶液) 2 1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DNA产生 解析 A项对,组织切片中如果含有脂肪,滴加苏丹Ⅲ染液,显 微观察会发现橘黄色颗粒;B项错,斐林试剂的使用需水浴加热; C项对,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说明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 胞有活性;D项错,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DNA,但 不一定是目的DNA。 答案 BD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2.(全国理综卷,32)用某种降血糖物质X做以下实验(注:用生 理盐水配制X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要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如下实验: 选择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测定______,并将小鼠随机 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______,对照 组 注 射 等 量 的 __________ , 一 段 时 间 后 测 定 两 组 小 鼠 的 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X有降 血糖作用。 (2)若要验证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 正常范围,进行如下实验: 用________小鼠作为实验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