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沈阳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16届)化学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Mn:52
第I卷(客观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熵变小于零而焓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不能发生
B.用蒸馏水稀释0.1mol/L的醋酸至0.01mol/L,稀释过程中温度维持25℃不变,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C.已知2H2(g)+O2(g) =2H2O(g) ΔH=-483.6 kJ/mol,则H2燃烧热为241.8 kJ/mol
D.已知2C(s)+2O2(g) =2CO2(g) ΔH1;2C(s)+O2(g) =2CO(g) ΔH2;则ΔH1<ΔH2
2.为了使K2S溶液中c(K+)/c(S2-)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①适量HCl(g);②适量NaOH(s);③适量KOH(s);④适量NaHS(s);⑤适量的水
A.②④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③
3.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3,则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10 mol/L的稀硫酸与100 mL 0.40 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为(已知:lg2=0.30;lg3=0.48,注意忽略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A.11.52 B.11.70 C.11.82 D.12.00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不一定是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C.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D.虽然S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是SO2是非电解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呈红色,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B.液态HCl不导电,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
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溶液的pH增大
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抑制CO32-水解,溶液pH减小
6.在0.1mol·L-1的HCN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CN H++CN-,对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滴加少量0.1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
D.加入少量NaCN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SO 3=Na++H++SO32-B.BaSO4Ba2++SO42-
C.S2-+2H2O H2S+2OH-D.HCl+H2O=H3O++Cl-
8.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H2S(g)2H2(g)+S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体系恒容,通入H2S(g),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H2S分解率也增大
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将引起体系温度降低
D.若体系恒容,注入一些H2后达新平衡,H2浓度将减小
9.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判断正确的是()
A.0.1L 3.0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的数目为0.3N A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 A
C.0.1mol/L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 A
D.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 A
10.关于25℃时,pH = 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H-) =c(Na+) + c(H+)
B.由水电离出的c(OH-) = 1.0×10-12 mol·L-1
C.与等体积pH = 2的醋酸混合后所得溶液显碱性
D.与等体积0.01 mol·L-1氯化铵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 c(NH4+)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0分)
11.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2SO2(g) +O22SO3(g),ΔH<0。

现有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Ⅱ、Ⅲ,按如下图所示投料,并在4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molSO2
1molO2Ⅰ绝热恒容
2molSO32molSO3
Ⅱ恒温恒容Ⅲ恒温恒压
A.容器I、Ⅲ中平衡常数相同
B.容器II、Ⅲ中正反应速率始终相同
C.容器Ⅱ、Ⅲ中的反应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II>III
D.容器I中SO2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SO3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
12.将0.20 mol NO和0.1 mol CO充入一个容积恒定为1L的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 △H<0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B.当向容器中再充入0.20 mol NO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
C.第12 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为减小压强
D.向该容器内充入He气,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13.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MgSO4(s)+CO(g)MgO(s)+CO2(g)+SO2(g) ΔH>0
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14甲乙
丙丁
0E 2E 1△H 反应物
生成物
无催化剂
有催化剂
反应过程
能量
2
03
乙丙
丁0
E 2
E 1
△H 反应物生成物无催化剂有催化剂反应过程能量23
A .图甲表示向CH 3COOH 溶液中逐步加入CH 3COONa 固体后,溶液pH 的变化
B .图乙表示向CH 3COOH 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溶液的pH :a >b
C .图丙表示t 2时刻改变的反应条件一定是压强增大
D .图丁表示等量NO 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 2NO 22O 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 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 <0
15.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 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X 2(g) + 3Y 2(g)
2XY 3(g) △H=-92.6 kJ.mol -1
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A .平衡时,容器②中X 2的体积分数为1/6 B .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 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 .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K=
1627
D .容器①体积为0.3L ,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46.3kJ 1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 +
、Na +、HCO 3-、Al 3+
②pH=11的溶液中:Na +
、Ba
2+
、AlO 2-、ClO -
③水电离出的c(H +) =10-12mol·L -1
的溶液中:Mg 2+、NH 4+、HCO 3-、S 2- ④加入Al 放出H 2的溶液中:Cu 2+、NH 4+、Cl -、NO 3-
⑤无色溶液中:K +、Na +、CO 32-、SO 42- ⑥酸性溶液中:Ca 2+、NO 3-、Cl -、I - A .①④ B .④⑥ C .②⑤ D .②③

17.如下图所示,隔板Ⅰ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M 、N 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A(g)
+3B(g)
2C(g) ΔH =-192 kJ·mol -
1。

向M 、N 中,分别通入x mol A 和y mol B 的
混合气体,初始M 、N 容积相同,保持温度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平衡时A 气体在两容器中的体积分数相等,则x 一定等于y
B .若x ∶y =1∶2,则平衡时,M 中的转化率:A>B
C .若x ∶y =1∶3,当M 中放出热量172.8 kJ 时,A 的转化率为90%
D .若x =1.4,y =1,N 中达到平衡时体积为2L ,C 为0.4mol ,则反应起始时N 的体积
为2.6L
18.常温下,向l00mL 0.01mol/L HA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 MOH 溶液,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 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HA 为一元强酸,MOH 为一元强碱
B .N 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K 点水的电离程度
C .K 点所示溶液中c(A -
)>c(M +
)
D .K 点对应的溶液中,有c(MOH)+c(M +)=0.01mol/L 19.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pH=2的盐酸和pH=l 的盐酸,C(H +)之比为2 :1
②反应2A (s)+B (g)=2C (g)+D (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 一定大于0; ③pH=11的氨水稀释到pH=10,稀释后浓度大于原浓度的1/10
④若反应A(g)=2 B (g) 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 a kJ·mol -1,逆反应的活化能 为E b kJ·mol -1,则△H=(E a -E b )kJ·mol -1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pH 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的Zn 片,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速率始终相同
B .室温下向10mL pH =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33(CH COO )(CH COOH)(OH )
c c c --
⋅减小
C .醋酸钠溶液中存在反应:CH 3COONa+H 2O=CH 3COOH+NaOH
D .在25℃时,将amol/L 的氨水与0.01 mol/L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
c(NH 4+)=c(Cl -
),则25℃时NH 3 • H 2O 的电离常数K b =910a 0.01
--
第II 卷(主观题,共50分)
三、实验题
21.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I .酸碱中和滴定——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

(1)该学生的实验操作如下:
a .用碱式滴定管取稀NaOH 25.00mL ,注入锥形瓶中,加入甲基橙做指示剂。

b .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c .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 .取下酸式滴定管用标准的HCl 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滴定管刻度“0”以上
2~3cm处,再把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c→→→d→→
②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③在G操作中,眼睛应观察(填选项字母)
A.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B.滴定管中溶液液面的变化
(2)下列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填选项字母)
A.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溶液液面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II.氧化还原滴定—取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浓度为0.1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发生的反应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表格中记录了实验数据:
(14溶液应装在
现象是。

(2)该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22.(1)有下列物质①Cu;②液氨;③CH3COOH;④NaHCO3;⑤H2O;⑥熔融NaCl;
⑦NH3·H2O;⑧NH4Cl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填序号)
平衡常数,从中可以判断:
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盐类水解程度的强弱同样与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有一定联系,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25℃时,有等浓度的a.NaCN溶液、b.Na2CO3溶液、c.CH3COONa溶液,三种
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溶液前序号)
②浓度相同的NaCN溶液与CH3COOK溶液相比,c(Na+)-c(CN-) c(K+)-c(CH3COO-)。

(填
“>”、“<”或“=”)
③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后,溶液呈______性(填“酸”、“碱”或
“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④室温下,若将0.1 mol·L -1
盐酸滴入20 mL 0.1 mol·L
-1
氨水中,溶液pH 随加入盐酸体
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b 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

⑤NH 4HCO 3溶液呈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4)结合表中数据,向N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 2
O(g) CO 2(g)+H 2(g)
(1)已知在25℃时:
① C(石墨)+1/2O 2(g)=CO(g) △H 1=-111kJ·mol -
1
② C(石墨)+O 2(g)=CO 2(g) △H 2=-394kJ·mol -
1
③ H 2(g)+1/2O 2(g)=H 2O(g) △H 3=-242kJ·mol -
1
则反应CO(g)+H 2O(g) =CO 2(g)+H 2(g)的反应热△H=___________。

(2)现将不同量的CO(g)和H 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
如下三组数据:
①2
22A .当容器中CO 的含量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C .实验I 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再通入4molCO 和2molH 2O ,平衡正向移动,H 2的体积分数增大
D
.若使用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途径,但反应的焓变不变
②实验I 中,从反应开始到反应达到平衡时,CO 的平均反应速率 (CO )=_____; ③实验II 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若某温度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5,则T_____900℃(填“>”或“<”)
④实验III 中,若平衡时,CO 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a ,b 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 ⑤若在900℃时,实验II 反应达到平衡后,向此容器中再加入1molCO 、0.5mol H 2O 、0.2mol CO 2、0.5mol H 2,则此时v(正)_____v(逆)(填“>”或“<”),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填“正反应”、“逆反应”或“不移动”)
⑥若仅改变温度,纵坐标y 随T 变化如图所示,则纵坐标y 表示的是 A .CO 2的百分含量 B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 .CO 的转化率 D .H 2O 的物质的量
T
y
沈阳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16届)化学试题答案
21.(14分)
I.(1)①ebagf;
②溶液由黄色变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③A
(2)CD ;
II.(1)酸;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0.2 mol·L-1
22.(18分)
(1)③⑤⑦
(2)CH3COOH>H2CO3>HCN
(3)①b>a>c
②>
③酸NH 4++H2O NH3·H2O+H+
④NH3·H2O NH4Cl
⑤碱
(4)NaCN+H2O+CO2=HCN+NaHCO3
23.(18分)
(1)-41kJ·mol-1
(2)①AD
②0.16mol·L-1·min-1
③0.33,<
④a<b
⑤> 正反应
⑥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