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范围、术式选择及评价
扩大根治术治疗晚期胆囊癌17例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传统认为胆道恶性肿瘤预后很差 , 5年 生 存 率 2 5 %~ %m, 中位 生存 期仅 为 8个月 。 术 一直被 认 为 手
是 唯 一 的治 愈方 法,化 疗 方 面 的研究 甚 少 且有 效 率 极低 。本 文 自 2 0 0 3年 1 ~ 0 5年 1 月 20 2月 共手 术 治
细 胞 和 血 小板 减 少 、 恶心 、 吐 、 发 为主 , 为 I~ 呕 脱 均 Ⅱ度 , 以耐受 。随访 1 月 , 例 术后 9 月 死 于 可 8个 1 个 肺部 感 染, 3例 2 0个 月后 死 于肿瘤 的广 泛转 移 。
3 讨 论
11 一般 资料 1 . 7例 晚期 胆囊 癌 中男 l 例 , 6 1 女
・
41 5・
扩大根治术治疗晚期胆囊癌 1 例分析 7
徐 向辉 陈锦 鹏 龚卫 东
( 门市人 民 医 院普 外科 , 苏 2 6 0 ; 海 江 2 10 南通 大 学 附属 医 院普 外 科 )
摘 要
目的: 总结 晚期胆囊癌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 1 N vi 对 7例 een分期 Ⅳ、 V型胆囊癌行肝段切除, 巴 淋
V段 8例 , 肝脏 尾状 叶 3例 。患 者均无 远 处转 移 。
1 . 治 疗方 法 2
f) 1手术 方法 : 腹 后 仔 细探 查肿 的标 准 , 多采 用
N vn分 期 , 据 肿瘤 在 胆 囊 壁 浸 润 的深 度 和范 围 ei 根
清扫其 问 的淋 巴组 织 。游 离 肝 固有 动 脉 、 门静脉 , 切 断 胃十 二指 肠 动 脉 、 离 肝 总 动 脉 , 清扫 淋 巴结 。 游 并 肝脏 侵犯 1 例 ,采 用 规 则 肝切 除 , 中右 叶+ a 1 其 Ⅳ +
胆囊癌的外科治疗
胆囊癌的外科治疗发布时间:2022-07-30T03:41:22.64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期作者:胡向贇[导读] 胆囊癌(GBC)是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也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
目前,治疗GBC最理想的策略是手术切除,但只有将近10%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因为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
本文就现阶段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做一总结。
胡向贇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 010110摘要:胆囊癌(GBC)是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也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
目前,治疗GBC最理想的策略是手术切除,但只有将近10%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因为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
本文就现阶段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做一总结。
关键词:胆囊癌外科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81 外科手术胆囊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现在主要根据TNM分期进行选择。
虽然目前有关胆囊癌的外科术式已经有了较为统一的标准,但是在某些分期中的治疗方案仍然存在分歧。
本文按照AJCC第八版来进行分期。
对于病理学上患有Tis或T1a的GBC患者,并且尚无淋巴结转移,通常行单纯的胆囊切除术(在Calot三角水平剥离、结扎、横断胆囊管和动脉,剥离囊板)就可治愈。
曾有调查研究显示90%以上的病例可通过单纯胆囊切除术治愈[1]。
但是也有人提出对于T1a期的胆囊癌患者,都应该进行淋巴结的清扫,以最大程度的达到根治的目标[2]。
然而对于T1a期的胆囊癌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淋巴结清扫是否比单纯胆囊切除预后更好还有待研讨。
关于T1b期的胆囊癌的治疗也存在争议,此期的患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已无法达到R0切除,现阶段大部分医生认为应该实施胆囊切除术+胆囊窝水平肝楔形切除术(深度3cm),确保胆囊管切缘和肝组织切缘阴性,并同时进行淋巴结的清扫,清扫的淋巴结包括肝总动脉周围的淋巴结(No.8)、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结(No.12)以及胰十二指肠背侧上缘的淋巴结(No.13a)。
122例原发性胆囊癌外科治疗体会
122例原发性胆囊癌外科治疗体会
杨培;严律南;智星;李波
【期刊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4(11)3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治疗的措施。
方法对我院 1998年 4月至 2 0 0 3年 2月外科治疗的 12 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部分患者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19例Ⅰ、Ⅱ及Ⅲ期胆囊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10 3例Ⅳ、Ⅴ期胆囊癌患者中 34例行根治或扩大根治术 ,根治切除率为 33.0 % ,余 6 9例行姑息性手术治疗 ,行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姑息性手术者 ( 17.6个月vs 7.3个月 )。
结论对胆囊癌应采取积极的、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扩大根治术可使部分Ⅳ、Ⅴ期胆囊癌患者受益。
应注意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和做到无残留癌的根治性切除。
【总页数】2页(P257-258)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外科治疗;根治术;胆囊切除术;淋巴结清扫
【作者】杨培;严律南;智星;李波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8;R730.56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孙运鹏;吴欢欢;段文彪;单云峰;施红旗;张启瑜
2.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J], 赵宏赤
3.原发性胆囊癌外科诊治体会 [J], 李华峥
4.原发性胆囊癌外科治疗分析 [J], 车德馨;吴学堃;刘百奇;侯庆露
5.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J], 范根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TNM分期规范和指导胆囊癌的外科治疗
用TNM分期规范和指导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摘要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肿瘤分期系统。
精确和客观的分期是胆囊癌合理治疗的必要前提。
本文拟解读最新版的胆囊癌TNM分期,以规范和指导胆囊癌的手术治疗。
关键词胆囊癌TNM分期手术治疗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肿瘤分期系统。
首先由法国人Pierre Denoix于1943年至1952年间提出。
自1992年由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共同推出第4版TNM肿瘤分期开始,TNM分期就成为目前国际通用的决定癌症病期、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比较疗效的“金标准”。
TNM分期希望通过规范化的肿瘤分期,给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共同的语言”,以便于对肿瘤进行研究和讨论;并按照TNM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预后,评价新治疗方案的价值。
我国胆囊癌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为第5位,居胆道肿瘤首位[1]。
在过去40年间,上海地区胆囊癌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
精确和客观的分期是胆囊癌合理治疗的必要前提。
1976年,Nevin等根据肿瘤在胆囊壁的浸润深度和扩散范围提出了Nevin分期,由于其简单实用,很快被广泛采用。
该分期能较好的指导早期胆囊癌患者的术式选择,但对中晚期胆囊癌术式选择则缺乏具体的指导作用[3]。
1995年,UICC发布了胆囊癌的TNM分期。
2009年,AJCC和UICC 发布了癌症TNM分期的第7版,其病例数据源于美国国立癌症数据库(NCDB)在1989-1996年收集的全美10 705例胆囊癌患者,所有的病例资料都有5年以上的随访背景。
应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手段,确定相应的分期,我们认为该分期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各期之间生存曲线的区别,指导外科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准确地判断预后。
下面对TNM分期对外科手术的指导作一解读。
Tx 为原发肿瘤无法判断;T0为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T1为肿瘤侵犯固有层或肌层;T1a为肿瘤侵犯固有层;T1b 为肿瘤侵犯肌层;T2为肿瘤侵犯肌层周围结缔组织,未侵及浆膜层或肝脏;T3为肿瘤侵透浆膜层和(或)直接侵犯肝脏和(或)1个邻近器官或结构,例如胃、十二指肠、结肠、胰腺、网膜、肝外胆管;T4为肿瘤侵犯门静脉主干、肝动脉或侵犯2个或以上的肝外器官或结构。
50例意外胆囊癌的诊治和预后分析
50例意外胆囊癌的诊治和预后分析杨云川,马翔,崔培元,周迟,李传涛(蚌埠医学院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安徽蚌埠233000)摘要:目的总结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诊治经验,分析意外胆囊癌患者的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0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检查结果、病理结果、手术信息和预后情况。
结果根治性手术、早期肿瘤对意外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
对T1b期患者,胆囊癌根治术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胆囊切除术(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和根治性手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
结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治疗对意外胆囊癌患者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为达到良好预后效果,建议T1b期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
关键词:意外胆囊癌;胆囊切除;预后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50(2021)02-0056-04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a report of50casesYANG Yun-chuan et al(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23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ncer,and to analyz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ncer.Methods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examination results, pathological results,surgical information and prognosis of50patients with 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ncer admitted to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from January2005to December2015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Radical surgery and early tumo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cidental gallbladder cancer(P<0.05).For patients with stage T1b,the survival rate of radical resection of gallbladder cancer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simple cholecystectomy(P<0.05).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 staging and radical surgery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P<0.05).Conclusion Early diagnosis and radical treatment of tumors are critical to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accidental gallbladder cancer.In order to achieve a good prognosis,radical resection of gallbladder cancer would be better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T1b.Key words:accidental gallbladder cancer;cholecystectomy;prognosis据报道,中国每年新发现胆囊癌患者约超过5万例,每年胆囊癌相关死亡人数超过4万例[1]。
胆囊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胆囊癌该怎么办
胆囊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胆囊癌该怎么办胆囊癌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一、西医一、治疗手术治疗:微信:39健康百科(微信号:jibingbaike39),可了解该疾病更多治疗方法,发病原因,护理知识。
胆囊癌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
一般治疗包括全身支持,补充营养,增加饮食,症状发生与饮食有关时,可进低脂肪饮食。
止痛与一般治疗相同,如疼痛不易缓解时,可给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或用吗啡类药物。
1、手术疗法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起病隐匿,无特异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故能手术切除者不多,国内文献报道为50%。
能行根治性手术者更少,仅为20.2%。
即使已作病灶切除,手术后平均存活时间仅8.4个月,近90%的患者死于手术后1年内,5年存活率不及5%(0%~10%),个别报道为14.5%。
近年国外开展手术切除病灶加核素术中照射治疗晚期患者,对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可能有所改善。
胆囊癌的手术也可分为姑息手术、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手术,姑息手术是指在肿瘤已不可能根治的情况下,为改善患者症状而采用胆囊肿块的局部切除或各种引流手术。
根治手术应视病期的早晚而含义有所不同。
限于黏膜的原位癌或早期癌,单纯胆囊切除即可视为根治。
而侵及肌层或胆囊壁全层者,则需切除胆囊床2~3cm的肝组织及胆囊管,肝总管周围淋巴结才算根治。
对肝脏已被侵犯,周围淋巴结已有转移的晚期患者,只能行扩大根治术。
扩大根治术是指在区域淋巴结或邻近脏器有转移的情况下,切除肝右叶、胰头、十二指肠及血管的切除重建等。
隐匿性胆囊癌是指术前、术中均未得出诊断,而因“良性”疾病胆囊切除术后由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癌者。
隐匿性胆囊癌由于是在术后确诊,所以面临的问题为是否需要再次行根治手术。
对术后病理证实癌肿仅侵犯黏膜层或肌层者,单纯行完整的胆囊切除术已达根治目的,可不必再行第二次根治手术。
由于胆囊颈、尤其是胆囊管的癌肿位置邻近胆囊三角,易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无论侵犯胆囊壁哪一层,均应再次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
胆囊癌32例诊治论文
胆囊癌32例诊治分析【中图分类号】r7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084-01【关键词】胆囊癌;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肿瘤的第5~6位因其无特异临床表现,早期常被胆囊炎、胆石症及其并发症所掩盖,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及外科诊疗观念的转变,胆囊癌的诊治现状已有所改观。
我科1999—2009年共收治32例胆囊癌,现回顾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般资料本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44~84岁,平均66.9岁。
临床表现中上腹痛23例,腹胀10例,恶心、呕吐、纳差8例,腹水5例,右腹部包块7例,黄疸10例,肝功能异常12例。
32例均行b超检查,确诊21例(占65.6%);20例行ct检查,确诊17例(占85.0%);8例行mri检查,确诊7例(占87.5%)。
术误诊为胆囊结石、急性或慢性胆囊炎7例,胆管癌2例,肝癌1例,结肠癌1例。
32例中, nevin分期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8例、ⅳ期5例、ⅴ期16例。
1.2 治疗及结果行胆囊切除术3例,胆囊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加肝楔形切除5例,胆囊癌扩根治术2例,姑息性胆肠吻合术16例,回肠结肠吻合术1例,开腹探查后行支撑管内引流5例。
共手术切除肿瘤10例(占31.3%)。
病理诊断为早期原位癌1例、高分化腺癌3例、中4例、低分化腺癌14例,10例无病理报告。
本组ⅳ期、ⅴ期21例患者中,有18例存活超过1年,3例失访,1年存活率为23.8%; ⅲ期8例患者中,有5例存活超过1年,1例超过3年,2例失访,1年存活率为62.58%,3年存活率为12.5%;ⅰ期、ⅱ期3例患者存活皆超过3年,2例超过5年,3年存活率为100%。
2 讨论由于胆囊特殊的解剖特点,胆囊癌的症状并无特异性,而表现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或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在诊断过程中往往漏诊误诊。
胆囊癌手术方式的选择
胆囊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梁刚;王远明;韩晞;王平;林汉庭【期刊名称】《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年(卷),期】2001(10)1【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治疗的手术方式。
方法对 1980~ 1999年收治 132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5 5岁 ,女与男之比为1 5∶ 1。
80 %的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
胆囊癌以腺癌为主 (87 1% )。
前期组 (1990年 12月前 ) :单纯胆囊切除 11例 ,胆囊癌根治术 9例 ,胆囊癌扩大根治术 5例 ,姑息性内或外引流术 15例 ,剖腹活检术 30例 ,手术死亡 4例 ,术后并发症 2 0例 ,其中胆漏 4例 ,胰漏 2例。
后期组(1991年元月起 ) :根治性单纯胆囊切除 3例 ,单纯胆囊切除 2例 ,胆囊癌根治术 16例 ,胆囊癌扩大根治术 2 4例 ,姑息性内或外引流术 9例 ,剖腹活检术 8例 ,手术死亡 1例 ,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 ,其中胆漏 1例 ,胰漏 1例。
胆囊癌前期组根治切除率 35 7% ,后期组根治切除率 72 6 %。
结论外科技术提高和新的手术器械彭氏多功能解剖器 (PMOD)的应用能提高胆囊癌切除率。
扩大根治术是治疗中晚期胆囊癌积极和有效的措施。
【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胆囊癌;外科手术;治疗【作者】梁刚;王远明;韩晞;王平;林汉庭【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浙江省仙居县中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8【相关文献】1.胆囊癌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因素探讨(附92例报道) [J], 张勇;任光学;冯变喜;李锐2.胆囊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 [J], 彭淑牖;洪德飞3.胆囊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技术要点 [J], 王健东;全志伟4.晚期胆囊癌误诊为肝门部胆管癌三例手术方式的选择 [J], 远博;柳咏5.胆囊癌病理分期、手术方式选择对预后结局的影响 [J], 吕柯;张海洋;宋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合理选择胆囊癌的外科治疗
如何合理选择胆囊癌的外科治疗胆囊癌( gallbladder cancer , GBC)是较为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在所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 GBC的发病率在第六位['。
GBC的初期症状不明显,其病程却发展迅速,超半数的GBC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
目前认为,手术切除是唯一根治GBC的治疗方式。
但是由于胆囊自身的解剖特点,胆囊癌早期发现相对困难,很容易和胆囊炎、胆囊结石等相混淆,因此就诊时只有10%左右的患者能实施根治性切除手术。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传统化疗是主要的选择,但这种治疗方式的有效率仅为20%~30% ,因此 GBC患者的预后不佳。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报道的统计数据显示,晚期或转移性GBC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5%。
国内资料数据显示,GBC患者化疗后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
同时,一项对于晚期胆囊癌化疗效果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后胆囊癌患者的平均无进展期仅为4.8个月。
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 GBC患者的主要预后与影响肿瘤临床分期的因素如肿瘤的侵犯深度、淋巴结的转移数量等存在密切关系。
因此, GBC患者术前全面合理的临床分期评估将有效的指导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改善有着极大的帮助。
AJCC第八版TNM 分期是目前最常用的胆囊癌分期,针对不同的分期采用相应的治疗方式综述如下。
不同分期的胆囊癌外科治疗进展1 Tis期及T1期胆囊癌对Tis及T1期的胆囊癌患者(肿瘤是原位癌或者侵犯胆囊固有层、肌层) ,多数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可达到RO切除,此类患者有着较好的预后。
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处于T1a期(侵及固有层)及原位癌阶段患者,通过胆囊切除手术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处于T1b期(侵及肌层)的患者,其胆囊癌侵犯胆囊肌层,从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治疗当中采取胆囊切除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基本已经成为临床共识。
胆囊肿瘤怎么治疗
胆囊肿瘤怎么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是非常常见的疾病,而虽然胆囊肿瘤不常见,但我们还是要注意。
那么胆囊肿瘤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是非常常见的疾病,而虽然胆囊肿瘤不常见,但我们还是要注意。
那么胆囊肿瘤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治疗胆囊肿瘤的原则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预后主要决定于肿瘤的发展与分期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彻底性有关,单纯胆囊切除手术适用于早期,包括局限于粘膜的原位癌,术前、术中未得出诊断而行胆囊切除术,经病理切片诊断为胆囊息肉或局限于粘膜的胆囊癌,该病人行单纯胆囊切除后,疗效很好,5年治率达70%~80%。
中晚期的胆囊恶性肿瘤可行扩大胆囊癌根治术,主要针对癌肿侵及转移的不同部位而采用包括,右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重建等联合手术,Nakamura报告2例晚期胆囊癌施行右半肝叶切除术及根治性胆囊切除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该2例分别存活12、13年,并未见复发,由此可见如病人一般性况较好,该术式可望提高远期疗效。
胆囊肿瘤晚期一般状态较差,伴有梗阻性黄疸者,一般行姑息性手术。
采用肝总管Roux-en-Y吻合,T管引流术,左胆管空肠吻合术或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旨在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但疗效不高。
胆囊肿瘤患者应多吃一些有益的食物,宜多食的食品如下: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
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少吃辛辣食品。
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还要注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胡萝卜、番茄等。
维生素A能减少胆固醇结晶的形成。
增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保证热量需要和利于肝糖原的生成。
减少纤维素含量,少渣饮食还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增加进餐次数,以刺激胆汁分泌,减少胆囊中胆汁淤滞浓缩。
胆囊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2016) 中国抗癌协会
措施。因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percutaneoustran shepaticcholangialdrainage,PTCD)导致胆道感染的几 率低于 ERCP,对于术前评估具有肿瘤 R0切除机会的 患者,建议优先选择 PTCD,可实现胆汁外引流和(或) 内引流,并可进行精细的胆道造影。 (3)对合并有胆管囊肿或胆胰管汇合异常危险因素的 患者,ERCP有助于明确诊断 。 [26] 3.3.5 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ⅡA类推荐) (1)对于鉴别诊断不清的胆囊腺瘤性息肉等良性疾病 与胆囊癌,具有重要价值 。 [27] (2)黄色 肉 芽 肿 性 胆 囊 炎 等 炎 性 疾 病 与 胆 囊 癌 的 鉴 别,应警惕 FDGPET-CT可能会出现假阳性[28-29]。 (3)胆囊癌具有极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理特点,正 常大小的淋巴结可能已有转移,而增大的淋巴结可能 是炎性增生。FDGPET-CT对于诊断肿瘤淋巴结转 移或远隔器官转移具有价值。 (4)不建议常规应用于早、中期肿瘤的检查。 3.3.6 腹腔镜探查(ⅡB类推荐) (1)对术前无法判断是否存在腹腔内广泛转移、因而 无法确定根治性切除方案患者,腹腔镜可考虑用于腹 腔探查以明确相关情况。 3.4 术中病理诊断(Ⅰ类推荐) (1)对鉴别胆囊腺瘤性息肉、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等 胆囊良性疾病与胆囊癌,具有重要价值[30-31]。 (2)术中明确有无腹腔超出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或远隔 部位转移。 (3)胆囊颈部癌或胆囊管癌侵犯肝外胆管时,行肿瘤 根治性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时,需通过术中病理诊 断明确胆管切缘是否阳性。 4 术前特殊准备 4.1 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 paticbiliarydrainage,PTBD)/ERCP胆道引流原则 (1)仅适用于肿瘤侵犯肝门部或肝外胆管、合并有梗 阻性黄疸症状者。 (2)黄疸患者如术前评估无需联合大部肝切除者,鉴 于 胆 囊 癌 恶 性 程 度 较 高、易 发 生 临 近 及 远 隔 器 官 转 移,不建议常规实施术前胆道 引 流。在 评 估 身 体 状 况、营养状况及肝、肾功能等情况下,酌情尽快实施肿 瘤规范化切 除;如 患 者 上 述 状 况 不 良,可 在 胆 道 引 流 相关状况改善后尽快实施肿瘤规范化切除。 (3)黄疸患者如手术方案拟行胆囊癌根治性切除联合
胆囊癌病例讨论(诊断,治疗,术后)
诊断与治疗
病史回顾
姜某某(1280874),男,50岁。以“皮肤及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2周”之主诉于2015年12月13日入院。
病例特点:2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尿液发黄呈浓茶状,伴皮肤及巩膜黄染,无腹胀、 腹痛、腹泻、寒战、发热、恶心、呕吐、便血等不适。前往铜川市矿务局医院行肝 功示:TBIL:96.8umol/L,DBIL:73.6umol/L。肿瘤标志物系列均提示阴性。行上腹 部B超示:胆囊内充满型结石。行MRCP示:左右肝管及肝总管低信号影,致肝内胆 管扩张。行上腹部增强CT示:胆总管及肝总管上端结构不清及异常强化影,胆管癌 可能,结石不除外。给予保肝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减轻。自发病来患者一般情况 可,饮食睡眠可,二便通畅,尿液呈浓茶,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初步诊断: 1.梗阻性黄疸:胆囊癌? 2.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第1次免疫治疗前 (2015年12月)
114 21.67 199 97.1 79.6 236.4 183.4 0.63
第2次免疫治疗前 (2016年1月)
129 10.47 219 169.4 124.4 26.7 21.6
第3次免疫治疗前 (2016年4月)
143 7.66 226 272 572 19.5 14.0 0.60
适度输注血制品、白蛋白 等,加强营养支持
呼吸功能锻炼 早期下床活动 预防血栓形成
病例讨论
细胞免疫治疗
2015年12月
胆囊癌扩大根 治术
2016年1月 2016年2月
DC-CIK 细胞治疗
DC-CIK 细胞治疗
2016年4月
DC、CIK、 CD3AK、γδT、
NK细胞治疗
病例讨论
临床监测指标
血红蛋白 白细胞 血小板 碱性磷酸酶 γ-GGT TBIL DBIL Ca19-9
手术记录:胆囊癌根治切除术
手术记录:胆囊癌根治切除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胆囊癌术后诊断:胆囊癌,胆囊结石手术方式:患者此次接受的是胆囊癌根治切除术。
该手术旨在通过完全切除胆囊及其周围可能存在的癌症病灶,以达到治疗胆囊癌的目的。
麻醉方式:此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并辅以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手术经过:1.手术切口:沿着预先决定的路径,行一道腹壁全层切开。
然后在肝脏的下缘、右肝和胰腺的上缘,胃幽门等重要器官间进入腹腔。
2.胆囊切除:通过分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切断并结扎,然后逐步剥离胆囊床,最后将整个胆囊移除。
3.淋巴结清扫:对胆囊区域内的淋巴结进行清扫,以尽可能地清除所有潜在的癌细胞。
4.冲洗和关闭: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区域,然后逐层关闭腹壁和深部组织,最后放置引流管。
术后注意事项:1.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将需要适当的止痛治疗以减轻疼痛。
2.抗生素使用:为防止感染,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
3.术后恢复:患者需在医院的恢复室接受观察,直到完全清醒并能够处理疼痛为止。
之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后续治疗和复查。
4.饮食调整:术后患者需要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同时,应避免高脂食物,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5.术后并发症的监测: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胆漏、感染等。
应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这些可能的并发症。
6.后续治疗与随访:根据术后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可能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如放化疗或免疫治疗。
此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癌细胞的完全消除或避免复发。
以上便是这次胆囊癌根治切除术的手术记录及术后注意事项,希望对患者及家属有所帮助。
当然,每个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胆囊癌的扩大性切除
结转移。
分 析 结 果 ( ) 术 范 围 在 l、 一 手 Ⅱ期 胆 囊 癌 . 根
S na a d i 科 院 外 科 等 单 位 于 1 8 ~ 1 9 a jyG n h 医 9 9 9年 曾 9 收 治 3 0例 胆 囊 癌 , 中 1 1例 施 行 手 术 切 除 。 点 分 5 其 4 重 析 1 4例 p 期 胆 囊 癌 。 T 全组 1 4例 中 , 2例 属 p 期 ( 膜 层 肿 瘤 ) 1 T 粘 . 2例
编 辑 组 校)
1 6 早 期 胆 囊 癌 ( ) Wa h l a 5 英 / g oi rGD… ∥JAm C i k ol 胆 囊 癌 的 预 后 不 佳 , 术 切 除 率 仅 2 ~ 4 。 手 0 0 N vn提 示 患 者 的 生 存 期 与 肿 瘤 的 浸 润 深 度 密 切 有 ei
率 为 8 . 然 上 述 客 观 结 果 满 意 . 5年 后 生 活 质 4 虽 但
量 8项 指 标 均 见 下 降 . 中 体 力 功 能 中 位 值 详 分 为 其
38 4 对 照 组 为 5 . ) 智 力 功 能 为 4 . ( 照 组 为 . ( 15. 5对 0
5. ) 可见有 明 显损 害 。 49 .
小结 早 期 胆 囊 癌 不 多 见 , 系 在 胆 石 症 手 术 时 多
( ) 期生 活 质量 三 远
极 佳 的 客 观 结 局 . 活 质 量 询 问 表 提 体 力 和 智 力健 康 生
均较 对 照 组 低 下 ( P< 0 0 ) 与 所 用 的 治 疗 方 法 或 损 .5,
肿瘤外科学(2014)业务能力等级标准
32-肿瘤外科学(专业业务能力)(2014年修订)一、肝癌联合脏器切除术,肝尾状叶切除术,腹腔镜下半肝切除术,根治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半肝切除术(主要指左三叶或右三叶切除术),III/IV 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根治性全胃联合脾、胰体尾切除术,食管-胃结合部癌经胸腹联合切口全胃切除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乳腺癌微创外科(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腹腔联合脏器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二、肝癌联合血管切除术(静脉栓子取出术),根治性半肝切除术,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残胃癌全胃切除术,胃癌扩大根治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姑息性全胃切除或胃癌扩大切除术(合并其他脏器切除);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治疗;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
三、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根治性胰体、尾脾切除术;双切口全胃切除术,根治性全胃或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D2)、腹腔镜下缩小的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远端胃切除术(PPG);淋巴结阳性可手术乳腺癌病例的综合治疗;直肠癌、直肠肛门部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结肠癌扩大根治术。
四、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根治性胆囊癌切除术(包括部分肝切除);胃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D2);HER2阳性或三阴性可手术乳腺癌病例的综合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五、肝癌不规则肝叶或肝段切除术;开放的早期胃癌缩小手术,胃癌姑息性切除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病例的手术及辅助治疗;乙状结肠癌、直肠上段癌前切除术。
六、根治性胰尾、脾切除术或姑息性胆囊癌切除术;姑息的全胃切除术;乳腺癌保留胸神经仿根治术I式(保留胸大、小肌)或II式(保留胸大肌,切断或切除胸小肌);结肠癌根治术。
七、恶性梗阻性黄疸内或外引流术或胰腺囊肿内引流术;胃癌胃空肠吻合术;乳腺肿瘤外科活检术;结、直肠息肉切除术,肠造口术。
32-肿瘤外科学(专业知识答辩)(2014年修订)一、1.胆囊癌扩大根治术的切除范围及术式选择;精准肝切除的原则及外科实施策略;简述肝癌诊断、综合治疗新进展;说明原位肝切除术的手术适应征、优点、手术操作技术要点;基于BCLC分期系统条件下,如何选择肝癌的外科治疗策略;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技术难点和处理策略;该术式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分析相关因素及防治。
胆囊摘除手术操作评分标准
胆囊摘除手术操作评分标准
摘要
本文介绍了胆囊摘除手术的操作评分标准。
这些标准是为了确保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医生可以进行准确和有效的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
简介
胆囊摘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和其他胆囊疾病。
手术的成功与否与医生的操作水平密切相关。
为了评估手术操作的质量,制定了一套评分标准。
操作评分标准
以下是胆囊摘除手术操作评分标准的主要指标:
1. 术前准备: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检测相关指标,确保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完备。
2. 麻醉操作:进行全面的麻醉评估,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安全无痛。
3. 手术入路: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如腹腔镜手术或传统开放手术。
4. 操作技术:包括胆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清晰、血管和胆管的掌控,以及疤痕的处理。
5. 出血控制:掌握出血控制技术,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小。
6. 胆囊清扫:完全清扫胆囊内结石,确保手术的彻底性。
7. 术后评估:对手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提供必要的护理和指导。
评分标准应用
评分标准可以作为医生培训和手术质量评估的工具。
医生在培训过程中应该研究和掌握这些标准,以提高手术水平。
医疗机构可以利用这些标准对医生的操作进行评估,确保高质量的手术。
结论
胆囊摘除手术操作评分标准对于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医生和医疗机构应该重视这些评分标准,并将其纳入日常实践中。
这将有助于提高胆囊摘除手术的成功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胆囊癌根治切除术
胆囊癌根治切除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右侧肋缘下斜切口,长约13cm,逐层切开腹壁各层进腹,保护切口,探查见:肝、胃、小肠未见占位,胆囊增大,约10X5X5cm3大小,底部壁厚,质硬,内触及小结石,胆总管无扩张,未触及结石,肝十二指肠韧带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术中诊断: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胆囊结石3、胆囊癌,决定行胆囊癌根治切除术。
暴露胆囊三角,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后腹膜,分离出胆囊动脉、胆囊管,予切断、结扎,胆囊管近端缝合加强,于近肝缘切开胆囊浆肌层,分离胆囊与肝脏间隙,将胆囊完整分离切除送病理,切除部分肝组织,胆囊床电凝止血。
游离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行“骨骼化”处理,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脂肪组织。
冲洗腹腔干净,查无活动性出血点,肝下置橡皮管引流1条,逐层间断缝合关闭切口。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
大体标本切开胆囊见内胆囊底部壁厚,质硬,内为胆泥,胆汁呈淡白色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效果最好, 5 年生存率达 7 5 %,
而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5 年生存率为 1 7 %。因此, 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L C ) 或胆囊切除术后病理诊断 为癌组织侵及肌层、 切缘阳性或淋巴结阳性的隐匿 癌患者, 应积极再次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 这是患者 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手段。 但对胆囊癌肝 转移 或侵 及 邻 近消化 道脏器 ( T , , T , ) 的患者, 即 UI C C分期 中的 I, V期必需行 I 胆囊癌扩大根治术, 笔者认为具体可按肿瘤侵犯胆 囊周围组织的情况分为肝脏型、 胆道型、 肝胆型和其 它型, 分别予以相应的手术方法处理。
囊颈淋巴结及胆总管周围淋巴结为第 1 站( N , ) , 其 余 淋 巴结 为第 2站 ( N , ) 。但 日本胆 道外科协会 ( J S B S ) 则将淋巴结分为 4 站: 胆囊颈淋巴结及胆总 管周围淋巴结为第 1 站( ( n , ) ; 胰十二指肠上后淋巴 结、 肝总动脉旁淋巴结和门静脉后淋巴结为第 2 站 ( n 2 ) ; 主动脉旁淋巴结、 肠系膜上动脉淋巴结和腹腔 动脉淋巴结为第 3 站( ( n 3 ) ; 其余更远端的淋巴结为 第4 站( n , ) . C h i j i i w a 等将 5 2 例胆囊癌患者的淋巴 结分别按U I C C及J S B S 标准分类进行对比研究, 发 现J S B S 标准的 n , 与U I C C标准的N , 生存期差异 无显著性; n 3 及n , 受侵的患者, 5 年生存率极低 ; 而 n 2 淋巴结局限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患者可获得根
治手术的机会 , 生存期明显长于 UI C C分期的 N Z 患 者。 因此, 笔者认为, J S B S的淋巴结分组有利于判断 预后, 较U I C C的淋巴结分组更为合理( 本文对胆囊
癌的淋巴结分组, n 代表 J S B S标准, N代表 U I C C
标准) 。
患者; 肝门淋巴结着色者只见于 2 0 %的病例。S h i -
m a d a等研究胆囊癌淋 巴结受 累情况认为 U e s a k a 的右侧淋巴回流途径是胆囊癌经淋巴道扩散的主要 途径, 左侧途径是一种补充途径。 两种途径在胰头后 方有交叉 , 这说明为何胰头周围淋巴结受累是外科 治疗进展期胆囊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收稿 日期 : 2 0 0 4 - 1 0 - 2 0
个月。
2 . 3 肝胆型 对进展期胆囊癌同时侵犯肝脏和胆
管 系 统, 只 要 远 处 无 转 移, 考 虑 在 行 胆 囊 癌 根 治的 基
础上并行肝切除及肝胆管切除术, 若发现门静脉壁 受侵范围不大, 可将部分门静脉壁切除整形修补; 必
要时行肝段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H P D ) , 2 . 4 其它型 以胃 肠道受累为主, 分为两型: 伴肝
K o n d 。 等对进展期胆囊癌常规行区域性和主 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表明, 主动脉旁淋巴结阳 性率高达 3 8 0 o 。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 没有远处转 移的病人术后生存和有远处广泛转移者( 如肝脏或 腹膜转移) 一样差, 主动脉旁淋巴结被认为是亚临床 远处转移或全身疾病的前哨淋巴结。区域性和主动 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的进展期 胆囊癌病人的生存并无益处, 但是对选择性转移限 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有益处。因此要求在开始根治 切除前应行主动脉旁淋巴结冰冻活检以筛选合适的
迹象, 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合并有肝脏或胆管受 侵型, 无广泛远处转移、 腹水明显、 凝血功能障碍、 心
肺肝肾功能损害 较严重, 应尽可能做到R 。 根治术切
除( 完整切除肿块, 镜下及肉眼未见肿瘤) , 争取行胰 十二指肠切除术和( 或) 肝段切除。 3 扩大根治术的必然性、 可行性和疗效
胆囊癌早期不易诊断, 、 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
・1 4・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O n c o l o g y Vo l . 2 0 N o . 1 2 0 0 5
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范围、 术式选择及评价
刘颖斌 , 刘付宝, 彭淑墉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 浙江 杭州 3 1 0 0 0 9 )
万方数据
・1 6・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O n c o l o g y V o l . 2 0 No . 1 2 0 0 5
H P D等扩大根治性切除。T o d o r o k i 等对 3 2 例进展 期胆囊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术后病理检查无残 余癌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有残余癌的患者, 3 例 T ‘ 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笔者曾报道 4 2 例胆囊癌 扩大根治术, 其中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 8 例, 生存 最长者已过 5 年。S a s a k i 等 日本学者对 7 例进展期 胆囊癌患者进行了 S " S , 5 段肝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 除术和扩大的淋巴清扫术 , 其中 2 例有 N , 站淋巴转 移, 5 例N : 转移, 5 例患者生存超过了 5 年, 3 例为
关键词 : 胆囊肿瘤/ 外科学; 诊断; 肿瘤转移
中图分类号: R 7 3 5 .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1 6 9 2 ( 2 0 0 5 ) 0 1 - 0 0 1 4 - 0 3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 早 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一旦发现多属中晚期或进展 期, 预后很差。近年来 , 随着对胆囊癌转移方式研究 的深人 , 以及现代外科综合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 手
的进展, 结合笔者的经验作一综合性的评述。
1 转移方式与扩大根治术的选择
胆囊癌除了血行转移、 直接浸润、 种植转移外 , 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方式。进展期胆囊癌的淋 巴结转移率高, 文献报道为 6 2 . 5 %一7 3 . 0 0 0 , 而且 淋巴转移决定着胆囊癌的手术方式及预后。 Ue s a k a 等通过给胆囊癌及胃癌患者的胆囊颈部注射碳粒子 悬液( C H 4 0 ) , 发现胆囊的淋巴回流途径有 3 个方 向: 右侧是沿胆总管旁至胰十二指肠后上方淋巴结 或者门静脉后淋巴结而至腹主动脉旁淋巴, 此途径 最恒定, 见于 9 5 %的患者 ; 左侧途径见于 5 0 %的病 例, 它是经胰头后方至肝十二指肠韧带左缘的淋巴 结, 左侧途径中肝总动脉后淋巴结着色见于 4 5 %的
病例。
作者简介 : 刘颖斌 ( 1 9 6 5 - ) , 男, 山西保德人 , 浙江大学 医
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博士, 从事肝、 胆、
胰、 胃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
2 临床分期与根治性切除术的范围 早在 1 9 7 4 年, B e l t z 和C o n d o n首先提 出胆囊 癌的四期分类法, 目前仍多采用 N e v i n临床病理分 期法( 1 9 7 6 ) : 1 期肿瘤局限于豁膜层; I 期肿瘤侵犯
除术 。
2 . 2 胆道型 胆囊癌通过直接浸润沿着胆囊管侵
犯肝内外胆管, 或转移淋巴结已有粘连融合致胆总 管受累发生黄疽 , 此类患者应在根治术的基础上加 行肝胆管切除术。胆囊癌侵犯肝总管乃至左右肝管
除率低, 5 年生存率低。美国癌症协会 1 9 8 9 ^1 9 9 5 年的2 5 7 4 例胆囊癌资料表明, 进展期胆囊癌的 5 年
解剖器( ( P MO D ) 用刮吸法进行解剖分离, 能够清楚
地显露出肝内大小管道,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已侵犯 肝门部胆囊癌的切除率。对 5 例进展期胆囊癌患者
切除了右 2 -3 级肝管汇合部, 进行 4 -5 个肝管开 口的拼缝, 顺利完成高位胆肠吻合。 术后病人顺利恢 复, 其中 2 例术后己生存 3 0 个月以上, 1 例超过 4 0
生存率为 6 . 6 9 %, 根治手术率仅为 5 . 2 %。 国内目前
时, 术中准确地解剖出并切除肝内部分的 工 级甚至
部分 I 级肝管难度较大, 本院采用彭氏多功能手术
尚无统一临床分期标准, 严律南建议分为四期: I 期: 肿瘤细胞浸润赫膜或肌层 ; I 期: 肿瘤细胞浸润 胆囊壁全层或合并第一站淋巴结 ( 胆囊及胆总管右 侧) 转移; 1 期: 肝门淋巴结转移且已融合成块, 肝床 浸润不超过 2 c m, 胆管受侵 已出现黄疽, 但尚无肝 脏广泛性或腹腔转移者 ; N期 : 已有肝脏血行转移、 腹膜种植转移或远处脏器转移者。 进展期胆囊癌中 T : 或仅有局部淋巴结( ( n , ) 转 移的患者实施标准的胆囊癌根治术可获得很好的疗 效。 一般认为标准的根治术范围是: 胆囊扩大切除术 ( 胆囊连同胆囊床 3 c m的肝组织一并切除) , 并沿肝 十二指肠韧带清除淋巴结、 神经和结缔组织, 即肝十 二指肠韧带的血管“ 骨骼化” , 淋巴结清扫范围尚包 括胰十二指肠后上淋巴结、 肝动脉旁淋巴结、 腹腔动 脉旁淋巴结、 肠系膜上动脉旁淋巴结。 T z n , _ Z M。 的胆
按 照胆 囊 的 淋 巴 回流 途 径 , 国际抗 癌 联 盟 ( U I C C ) 将与胆囊癌转移有关的淋巴结分为两站, 胆
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时间明显提高。自2 0 世纪 9 0
年代 日本学者率先倡导胆囊癌的扩大根治术, 认为 可提高进展期胆囊癌的术后生存时间, 重新燃起了 人们对胆囊癌手术治疗的热情 。本院采取刮吸法断 肝术及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等综合外科技术, 对进展 期胆囊癌在国内率先开展积极的扩大根治术, 取得 了满意疗效, 现就国内外在胆囊癌扩大根治术方面
累及肝脏、 肝门部胆管和胃肠道等邻近脏器, 因此单 纯的胆囊癌根治术根本无法达到无残余癌的要求, 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就成为必然, 治愈性切除是胆囊 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先决条件, 目前国内外学者 多主张对局部浸润的进展期胆囊癌行骨骼化清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