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病儿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心肌炎病儿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及意义王琳;马玉玲;李淑玲
【期刊名称】《齐鲁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8(0)1
【摘要】t=11.97,4.42,P均<0.01;与急性期比较,=6.51,4.82,P均<0.012讨论近年来,对于活性氧引起细胞损伤导致一些疾病,日益受到;临床广泛重视。

当心肌缺血缺氧及炎症细胞浸润时均能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作用于细胞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膜的破坏[5]。

正常心肌代谢过程中存在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酶系统的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自由基的产生超过清除的能力,而未被清除的自由基就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毒性较强的超氧阴离子(0)在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核酸蛋白变性和细胞膜损伤。

本文结果显示,病毒性心肌炎病儿急性期血清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

说明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所造成的损伤与心肌炎发病有一定关系。

但恢复期MDA含量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心肌组织尚未恢复正常,因而血清MDA含量及SOD活性与心肌炎病儿的病情和病期有一定关系。

急性期心肌组织以炎症为主,组织缺血缺氧及炎症细胞浸润,氧自由基产生增加,造成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

SOD是清除自由基的酶,急性期因清除自由基大量消耗而降低。

恢复期纤维化及瘢痕形成、炎症反应不如急性期严重,故血清MDA含量也相应比急性期降低,SO?
【总页数】1页(P37-37)
【关键词】心肌炎;超氧化物歧化酶类;脂质过氧化物;儿童
【作者】王琳;马玉玲;李淑玲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4
【相关文献】
1.马立克氏病鸡血清中端粒酶、SOD活性与MDA含量变化的研究 [J], 汉丽梅;张玉静;潘英树
2.生黄合剂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J], 周晓春;颜勇;王宝忠;宋鸿儒
3.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清及部分组织MDA、ROS含量和SOD活性变化的影响 [J], 刘宁;王轲;赵歌
4.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高血压患者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变化及其意义[J], 王伟;韩卫星;胡华青;孙曼丽
5.围产期小尾寒羊血清T-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的研究 [J], 李宗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