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测量技术及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工程测量技术及应用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逐渐增加,城市地面交通开始
频繁拥堵。

地铁是一种能够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新型建筑,其覆盖了整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各个方向,具有快速、不拥堵的特点,这样
能极大地减少人们出行的时间,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

所以,在我国很多大中城市,修建地铁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实现地铁线路的无缝对接,确保地铁施工的质量,应重视运用地铁控制测量和检测技术,以提高其测量精度。

关键词:地铁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地铁的建设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地铁工程测量技术。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工程测量,运用先
进的测量技术,对地铁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测,既能确保地铁的安全,又能
使市民的出行更加便捷,也能使市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最大的改善。

1、地铁工程测量技术的概述
地铁是我国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工程本身埋深地下,对测量精度
要求较高。

现有地铁工程测量技术仍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我国地铁工程的测
量需求。

因此,有必要不断提高地铁工程测量技术的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地铁
工程测量定位控制网主要分为交叉布设、阶段性布设和测量控制。

随着我国科学
技术水平的提高,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被应用于地铁工程测量,如传统的竖井
连接测量方法,已经开始使用全站仪和陀螺镜位移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
为我国地铁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2、地铁工程测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测量内容
2.1地铁工程测量的影响因素
地铁工程的建设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地铁站的建设,二是地铁区间的建设。

目前,最常用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竖井连接、区间隧道控制和地面控制。

这三种
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对地铁工程的实际施工会产生较
大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地面控制测量方法、放线装置安装
在站内各关键点,以控制断面为中心进行测量,但实际测量的精度与地面控制点
存在误差;第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地面坐标进行地下施工,但两者之间
的联系将直接影响地铁的测量精度。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经常使用竖井连接测量
方法来建造地铁站,以便更好地向地下传输信息,实现两者的统一,但这种测量
方法的成本很高。

2.2地铁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
地铁工程的勘测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地铁设计阶段的勘测。

在这一
阶段,我们主要调查地铁施工区域的地形,了解地铁沿线的地下条件,了解埋地
管道。

同时,应充分考虑地铁线路设计的合理性。

设计阶段的工作在项目的后续
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是地铁施工阶段的测量。


于地铁工程测量面积大,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设计过程复杂,不仅需要准确测量
地铁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还需要设计铺设轨道的标准。

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的
测量技术种类繁多,因此该阶段的测量内容是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三
是铁路运营阶段的调查。

本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测量铁路和轨道的沉降。

如果施工
后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铁路工程勘察工
作虽然比较复杂,但直接影响到铁路工程的安全。

因此,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应
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勘察技术水平。

3、地铁工程测量技术应用
3.1地铁工程测量应用的测量技术
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线路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在确定线路时,首先要运用
卫星图像的基本信息,然后通过3D系统采集数据,然后进行线路对比,并根据
区域的经济状况来选择地铁线路。

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可以利用测量机器人进行
初步的设计,从而获得地铁工程的基本资料,然后根据机器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仿
真,从而可以观察到地铁工程的线路是否合理。

在地铁工程勘察技术中,利用无
人机对地铁周边的地形、建筑进行监测,可为地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从
而使地铁线路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在地铁工程测量中,采用无人机可以提高
测量品质、减少测量能耗,从而有效地提升地铁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而且它的
维修和维修方法相对简便,能够迅速适应地铁工程的不同情况,是一种较为先进
的测量技术。

车载移动测量技术以采集云层资料为主要内容,结合实际资料编制
地形图,以清晰地反映地下管线的地质情况,为地铁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通过对实际场景进行测量的空间信息系统,可以对地下管线进行勘察、绘制,并对地铁线路进行仿真,为地铁线路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3.2地铁工程项目的地面控制测量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测量工作也逐步采用了GPS等现代技术。

对于GPS网络来说,其最低级别是B级,该种手段将会对地铁测量的走向问
题合理化解决,并且在接收数据时,会实现对卫星信号的全面接收。

为了保证卫
星的完全接收,必须保证GPS10°内没有障碍物,否则会对卫星的接收造成不利
的影响,在选择GPS位置时也应注意其合理性。

目前,在地铁勘测工作中,GPS
位置一般设置在建筑物顶部。

同时,地下管线工程的测量要综合考虑,需要有关
人员积极使用高精度的地线,并在第一级网中设置接地导线。

在进行地面网络布
局时,要采取二级布置的方式,同时,在地面控制点的选取上,要重视调查,科
学地选取三个精确的地线,这样才能达到测量最弱点和相对点的误差。

3.3中线调整测量检测、铺轨控制基标检测
中心线检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中心线调整测量。

这是因为施工单位在中心
线放样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放样中心线点可能与设
计位置不完全重合。

因此,需要进行中心线调整检测测量。

根据中心线检测结果,调整中心线点位置以满足设计位置要求,中心线点夹角、边长等参数控制在设计
允许误差范围内,为铺轨控制基准检测奠定良好基础。

铺轨控制基准检测是控制
基准的测量工作。

利用调整到适当位置的中心线控制点进行测量,并在此基础上
设置控制基准,控制基准分为三个部分:初测、串线和定线测量。

初测是指采用
全站仪坐标放线法,根据铺轨基准的相应位置坐标进行测量并放在地面上,并初
步固定,以避免位置移动。

串线测量是将控制基标埋设在恰当的位置后,对测设单位控制基标进行的测量,其主要工作是测量控制基准点之间的角度、边长、高差等参数,判断其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当偏差较大、几何关系不符合设计要求时,进行线形测量。

调线前,必须先从串线测量的结果判断出实际控制基准的夹角、边长等参数与理想值之间的偏差,然后再用角的差值来计算修正值,即控制基准在与线路垂直的方向上的偏差,并对偏差较大、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情况进行调整。

3.4地铁工程项目的联系测量方式
由于各个环节的关系可能会有很大的偏差,所以在测量中很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要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有关工作人员应注意采用导线定向、钻孔定向和三角定向等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地选择竖井和斜井的控制点。

在确定了控制点的工作后,再进行线路的测量。

导线的测量精度要求比较高,准确控制在20mm以内。

在进行暗挖段联络测量工作时,涉及的因素多种多样,尤其是要对其实际尺寸进行准确的认识和掌握,并将其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导线测量由于其局限性而很少使用。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进行三角测量时,应将误差合理控制在2mm左右,并对三角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三角形测量具有难度系数高的特点,其应用频率相对较小。

对于钻孔定向的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合理设置钻孔顶部,科学设置坐标点,以达到测量目的。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日益扩大,对城市交通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

地铁是最基础的交通方式,也是最基础的交通方式。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证地铁的安全,必须对地铁工程进行测量,以保证其安全。

地铁工程建设单位应充分关注地铁工程的测量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尹枭威.地铁工程测量技术及应用探析[J].居舍,2021(29):73-74+92.
[2]王葛鸣.地铁工程测量新技术的有效应用[J].居舍,2021(28):61-62.
[3]刘文权.地铁工程测量技术及应用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
47(17):83-84.
[4]袁涛.地铁控制测量精度保证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05):222-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