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企业海外经营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民营企业海外经营的SWOT分析及
对策研究
[摘要] 浙江是民营企业发展较好的一个省。

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浙江民
营企业海外经营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浙江民营企
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关键词] 浙江;民营企业;海外经营;SWOT分析
一、浙江民营企业组成与海外经营情况
我国加入WTO后,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但面临的环境将更复
杂,竞争更趋激烈。

浙江民营经济十分发达,且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导。

近年来,在浙
江省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中,将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跨国经营的行列。

截至2002年底,浙江共有民营企业177.62万户,从业人员679.60万人,注册资金
2515.43亿元。

下表列出了浙江省1999-2002年民营企业的组成情况,从表中可以看
出,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在逐年减少,私营企业的数量一直在增加,总从业人数和注册
资金也是逐年增加。

2002年底,注册资金就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5.03%。

目前,浙江省是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最多的省份之一。

据浙江省外经贸厅的数据
表明,截至2005年底,该省累计核准境外企业已达2194家,境外投资家数列全国第
一,其中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426个,约占全省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90%。

出口方面,浙江民营企业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海关方面统计,2003年浙
江民营企业出口总值达79.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6倍,占浙江省外贸出口总值
19.1%,比重与2002年相比上升6.6个百分点,出口值占全国民营企业出口值的
22.18%。

二、浙江民营企业海外经营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指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这种分析实际上是对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SWOT 是帮助企业制定SO、WO、ST和WT四种战略的重要工具。

SO战略是一种发挥企业内部优势来把握企业外部机会的战略;WO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劣势;ST战略是利用企业的优势回避或减少外部威胁;WT战略是一种努力弥补并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举措。

浙江民营企业的SWOT分析基本要素如下:
表4、表5是根据对全省802家企业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浙江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44年,生命周期小于5年的占了77.67%。

三、浙江民营企业海外经营的具体发展战略与对策
通过以上对浙江省民营企业海外经营SWOT距阵的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加强政府宏观指导,为民营企业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和创业氛围。

政府应给民营企业以公正的待遇,如调整市场准入政策,扩大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

除了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所有投资领域(包括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贸易等),民营资本均可进入;凡是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和行业,民营资本也可进入;在实行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其优惠政策对民营企业同样适用。

真正做到为民营企业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和创业氛围。

2.建立健全信用评估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融资。

融资困难,成为制约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项目,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

因此,政府部门应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力度,成立为非国有经济实体服务的金融机构,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基金。

另外,针对民营企业难以融资的问题,应建立健全信用评估机制,建立专门机构为个人或组织的信用进行评估,以便据此给民营企业发放贷款。

同时,政府也应鼓励发展民营金融企业,以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

民营企业通过境外上市争取融资,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方式。

同时,政府应鼓励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融资。

3.发展服务于民营企业的专门体系。

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他们势单力薄。

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组织社会力量为民营企业创造专门的服务体系,要发展创业指导、投资咨询、培训中心、人才市场和信息服务等中介服务。

4.健全法律制度,保障民营企业发展。

民营企业的发展,从过去量的迅速增长到目前进入以企业的转型与质的提高阶段,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民营企业发展需要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保障;第二,民营企业发展需要公正的社会法制环境;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地位和行为规范,需要政府健全法律来规范、确认和保护。

(二)企业层面
1.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潜在源泉,它关系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

浙江民营企业大多从事第三产业中技术简单、投资不大,便于进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对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强大竞争,仍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因此,浙江民营企业应增强技术自主开发能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结构升级换代,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打造国际品牌。

一是与高等院校之间建立创新联盟,将高等院校的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二是构建企业间的技术战略合作,实现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互补和整合,形成新的技术开发能力。

2.加强民营企业的营销创新,实施出口营销战略联盟。

通过建立出口营销战略联盟,摆脱传统的低价恶性竞争,实现“双赢”。

可采用非正式合作和契约式协议、交叉持股、合资等联盟方式。

如温州8家锁具民营企业自愿组建为强强集团股份公司,统一经营,统一商标,成为中国最大的制锁出口企业,组建后头一个月,就拿
到了3亿多元的国际订单,这相当于合并前8家企业2002年半年的订单总和。

3.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以造就一大批懂外语、懂经济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企业领导人才和以具有国际贸易、金融、法律和财会专业知识的经营人才为重点,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并从政策上鼓励涉外人才到中小民营企业施展才能。

4.提高民营企业主的素质,减少家族管理。

总体而言,浙江民营企业主的素质还不高,从他们的原有职业来看,在农村民营企业中,原为农民的占了50%以上,技术
人员仅占4.1%;在城镇民营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也仅占12.1%。

从民营企业主的
学历来看,大多数只有高中或高中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总数的15%。

这样,自身素质不高的浙江民营企业主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本领,创新意识不强,不懂基本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财务知识和WTO规则,难以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技术进步和市场的风云变化。

另外,浙江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普遍落后,大部分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方式。

随着企业的演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浙江民营企业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家族管理,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杭言勇,王春阳,胡晓峰.进一步促进浙江民营企业出口[J].华东经济管理,2004,(10).
[2]杜伟锦,李欢平.浙江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分布特征研究[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6).
[3]王其中.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优劣势分析[J].商业经济,2004,(4).
[4]任会中.浙江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六大障碍[J].经济界,20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