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质量检测过关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咸阳市《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质量检测过关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化石B.珊瑚C.珊瑚虫D.钟乳石
2.
沼泽是下列哪一类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
A.淡水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池塘生态系统D.河流生态系统
3.
2024年4月,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的斑马鱼、金鱼藻等组成了一个密闭的生态系统(如图),科学家还提供了LED光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金鱼藻在光下释放氧气
B.鱼类的粪便供金鱼藻食用
C.斑马鱼呼气仅释放二氧化碳
D.斑马鱼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
下表为研究小组记录的秦岭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中鸟类和哺乳类的生物种类。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植被类型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鸟类种类391432
哺乳类种类12911
A.本次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的调查采取的方法是抽样调查
B.鸟类、哺乳类及植物是秦岭自然保护区的全部生物
C.调查的数据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植被类型是针叶林
D.调查时只发现了一只白冠燕尾,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5.
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A.能进行新陈代谢B.会跑动C.能生长繁殖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6.
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兔子→狐狸→狼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
C.猫头鹰→老虎→种子D.青蛙→蛇→鼠
7.
以下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某小区内的所有柳树
B.野生动物园内的所有动物
C.鸣翠湖内的所有鱼类
D.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
8.
某兴趣小组调查校园内的生物,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甲在草坪下发现一只蜈蚣,既害怕又觉得恶心,就没有记录
B.乙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带回班级问老师
C.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蚂蚱,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都没有,便将它删去
D.丁看见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于是将它记录下来
9.
在食物链中,绿色植物处于哪个营养级( )
A.第一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D.第四营养级
10.
下图是生物圈中物质传递过程的简单示意图。
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的传递是循环的
B.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乙、丙都是生物圈中的动物,属于消费者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11.
某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后,作出了以下归纳,你认为正确的是()
A.千乘湖中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淡水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中每条食物链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
C.生物圈中有许多生态系统,它们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D.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2.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A.太阳能B.植食性动物C.分解者D.肉食性动物
13.
牛爱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爱吃土蜂的蜜和幼虫,田鼠还破坏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人爱养猫。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三叶草→牛→人
B.三叶草→牛→人
C.猫→鼠→土蜂→三叶草
D.三叶草→牛←人
14.
下列物体不属于生物的是()
A.金鱼藻B.珊瑚C.珊瑚虫D.病毒
15.
桓台有美丽的红莲湖、马踏湖、少海公园等,是一个宜居的、有幸福感的城市,人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
下列行为与创建文明城市相符的是()
A.随意横穿马路B.在树干上刻字C.随地吐痰D.爱护花草
16.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包括大气圈下层、岩石圈和水圈上层
C.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D.包括大气圈上层、岩石圈上层和水圈上层
17.
在探究黑暗和明亮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的变量是
A.温度B.光照C.湿度D.水分
18.
下列物质是生物的是( )
A.珊瑚虫B.会生长的钟乳石C.能弹钢琴的机器人D.珊瑚
19.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学校B.一块农田C.一群蜜蜂D.一条河流
20.
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人类在其组成成分中属于()
A.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D.环境
21.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竹林B.竹林中的所有生物C.池塘中的鱼D.草原上的羊群和草
22.
2021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限塑令”开始落地实施。
寻乌各大超市都开始使用可降解的包装产品,在自然环境中可被分解者分解。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指()
A.植物B.动物C.细菌和真菌D.病毒
23.
能正确表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的是()
A.蝉→螳螂→黄雀B.黄雀→螳螂→蝉
C.树→蝉→螳螂→黄雀D.树→蝉→螳螂→黄雀→细菌
24.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能够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生命现象。
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5.
从阿尔法、贝塔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层出不穷。
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A.呼吸B.生长C.变异D.进化
26.
微生物的作用广泛,硝化细菌、硫细菌在生物圈中充当()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三者都是
27.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相对数量的柱状图,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8.
下图是某稳定的水池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数量是()
A.4条B.5条C.6条D.7条
2.下列能正确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书写方式的是()
A.水藻→水蚤→蝌蚪→鱼B.水蚤→蝌蚪→鱼→水中甲虫
C.水藻←水蚤←蝌蚪←水中甲虫←鱼D.水藻→水蚤→蝌蚪→水中甲虫
3.只有捕食没有竞争关系的生物组合是()
A.水蚤和蝌蚪B.蝌蚪和鱼C.鱼和水蚤D.鱼和水中甲虫
29.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如下的捕食关系:丙→丁→甲→乙,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丙、丁的数量下降,甲的数量增加B.甲、丁的数量下降,丙的数量增加
C.甲、丙的数量下降,丁的数量增加D.只有丙的数量增加
30.
2023年春季,我市某河段水葫芦开始疯长,水葫芦是一种从外国引进的植物,引入我国后,很快在部分水域蔓延,并威胁水中其它生物的生存。
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能影响环境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1859年一位来澳大利亚定居的美国人,在他的农场中放生了24只野兔,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世纪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超过了6亿只,漫山遍野。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野兔大量繁殖的原因是_____,这种增长的趋势_____(答“能”或“不能”)一直持续下去。
(2)澳大利亚是一个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在农场中野兔和牛羊的关系是_____。
(3)野兔大量繁殖后对农场造成的危害有_____。
(4)下表是野兔在1859-1879年间数量变化情况,请以时间为横坐标,数量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
年份1859年1864年1869年1874年1879年
野兔数量/只241003006001000
_____
2.
科研工作者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种类蛇鸟田鼠青蛙害虫
食物来源蛙、田鼠、鸟农作物、害虫、杂草农作物、杂草害虫农作物、杂草
(1)上表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
(2)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逐级_______。
(3)杂草与农作物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________关系。
(4)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青蛙和鸟,会导致农田害虫数量增多,从而破坏生态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5)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或生物肥料,最终被 ______分解,从而有效缓解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3.
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部分。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
的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
如图一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二表示该食物网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中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光、温度、空气、水分、鼠、兔等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
(2)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
(3)生长在该草原上的蘑菇,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
(4)图一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鹰占第__________营养级。
5.
我国将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下图是某绿色低碳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分析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最终能量来源于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与家畜的关系是______。
(3)食用菌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属于______,营养方式是______。
(4)菌渣和培养基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有机肥料,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循环。
(5)为践行“低碳生活”理念,该生态系统将农作物产生的秸秆没有进行焚烧,而将秸秆作为家畜的饲料减少______释放,也减少对空气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