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构件截面尺寸,处理好砼外观质量,减少和避免出现砼接槎、错台,保证模板及其支撑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施工进度,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各部位模板形式及模板体系如下:
一、地下部分模板体系
梁模板和顶板模板采用竹胶合板。
1、柱模板
本工程柱子尺寸主要尺寸为600*600,框架柱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柱模板由四块板组成,面板依据柱子几何尺寸,现场加工拼制而成,用50×100mm方木做立带,10#槽钢(Φ48钢管)作柱箍,柱模四边采用钢管斜撑。
2、梁模板
本工程梁尺寸主要有650*500、300*600、250*600、200*550跨度主要有7800、6900、6000、5100、3600等,施工中要求组装灵活,所以梁模面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主龙骨采用100×100mm方木,配碗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多层板或多层板规格及龙骨间距、支撑间距通过计算确定。
3、支撑系统稳定性验算
荷载设计值:模板及支架自重0.72KN/㎡,新浇砼自重7.2 KN/㎡
钢筋自重0.2 KN/㎡,施工人员活荷载3.5 KN/㎡
合计:11.62 KN/㎡
N=q×l=11.62×0.9×0.9=9.41KN
立杆稳定性σ=N/ΨA≦f λ=136.08
查表σ=0.367 N/ΨA=9410/(0.367×489)=52.43≦fC
稳定性符合要求
4、顶板模板
为了保证混凝土顶板底面的平整、光洁度,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为后面工序创造条件。
顶板模板面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配备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次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主龙骨采用100×100mm方木,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钢管,多层板规格及龙骨间距、支撑间距通过计算确定。
5、电梯井基坑内模
电梯井基坑内模采用木模拼制而成,面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采用50×100方楞,间距为400~500mm。
6、主要施工方法
a.钢筋绑扎完毕,各种预埋盒管预埋完毕,墙内杂物清理干净,隐检验收合格后即可安装模板。
b.模板基面处理。
先在立模基面上抹50mm×30mm水泥砂浆找平层,以防跑浆,此工序应提前1d进行,否则砂浆强度过低装模时易受损坏,会造成缺口跑浆。
装模时在砂浆带上贴50mm×20mm海绵条。
c.安装一侧模板。
根据模板排列图,将标准板、阴角模板初步固定在墙体一侧。
d.塑料套管及穿墙螺栓。
第一道穿墙螺栓距地面250mm,往上均为600mm一道,装外墙穿墙螺栓时需在止水穿墙螺栓两头预先固定30mm×30mm×12mm竹胶合块垫块,以控制墙体厚度。
企口两侧穿墙螺栓距拼缝不得大于200mm。
e.装另一侧模板。
与已安装的模板一致,固定另一侧模板。
f.安装水平龙骨。
水平龙骨每道均为两根Φ48×3.5钢管,用蝴蝶卡扣件固定,间距与穿墙螺栓一致。
长度较大的墙体搭接应错开,且不得在模板拼缝部位搭接。
g.调整固定。
每道墙体均应拉通线找直,校正模板垂直度时根据50cm控制线进行吊线,同时检查所有龙骨斜撑,龙骨必须全部与模板背楞贴紧贴牢,斜撑不得有松动、缺损现象。
h.板与板连接。
板与板接缝处即企口处两侧方木用拉杆固定,使其
形成整体,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因先受压一侧发生变形外胀、错缝、混凝土浆外流等而造成错台现象。
该螺栓间距为最下道距地面250mm,往上每道600mm。
i.模板支设工序全部完毕,经自检、预检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浇筑高度,并派专人看模。
不得直接在模板拼缝处振捣,以免此处压力过大而造成企口错缝。
j.拆摸时不得硬拉硬撬,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干净,平放在模板场地,不得随意码放,以免变形。
开裂处应涂上封口胶。
二、地上结构模板体系
主体剪力墙模板采用竹胶板大模板工艺,柱模板、现浇楼板底模、梁模采用竹胶模板,满堂脚手架支撑。
1、柱模板
方柱、矩形柱采用12mm厚竹胶板,框架柱模板由四块板组成,面板依据柱子几何尺寸,现场加工拼制而成,用50×100mm方木做立带,10#槽钢作柱箍,柱模四边采用钢管斜撑。
同地下方柱、矩形柱模板体系。
2、柱接头模板
梁柱接头是最易发生漏浆、跑模等质量问题的地方,因此在施工前一定要加工接头处的定型模板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可以采用多层板加工定形模板,外侧方木作肋,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梁柱模板支设如下图:
3、梁模板
框架梁底模、侧模采用竹胶板,厚度为12mm,背衬50×100mm木方,木方间距不大于30㎝。
模板的制作成型同柱模。
顶板模压于侧模上,竖向阴角用100×100mm方木裁口连接,顶板模边缘及侧模边缘镶50×50mm 方木框,方木间采用对拉螺栓连接,拼缝处粘贴单面胶海绵条防止漏浆。
梁底、梁侧支撑体系采用Ф48×3.5钢管,间距1.0m,斜撑间距1.0m。
4、顶板模板
地上部分顶板的模板支撑体系和地下一样用12mm厚的竹胶板。
三、后浇带模板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留设后浇带, 后浇带部位的模板采用多层胶合板定型加工。
在砼浇筑完毕后马上做好临时封闭措施:沿后浇带两侧上沿砌二皮粘土砖,用胶合板加做扣板,同时两侧搭设钢管围栏架,用平网封顶,防止由于掉落重物,破坏后浇带防护,造成杂物混入其内,将来处理困难。
四、支撑系统
1、主要采用钢管及标准扣件共同加固的做法,后浇带跨内脚手架与其他跨内的脚手架分开搭设。
2、顶板支撑采用满堂红钢管式脚手架,该架子具有结构简单、杆件力学性能好、工作安全可靠、拆装方便、零部件损耗低等优点,提高了模板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在本公司其他在施的工程项目中已得到大力推广,并取得良好成效。
五、技术要求
模板制作,要保证规格尺寸准确,棱、角平直光洁,面层平整,拼缝严密。
采用封闭型模板设置排气孔;采用清水饰面混凝土的模板,其板面拼缝痕迹和棱角应不损坏或不影响清水饰面的效果。
新制的模板要进行检查验收和试组装,并按规格类型编号标识。
模板工程在拼装施工中,根据施工方案确保模板的位置、轴线、标高、垂直度、结构构件尺寸、门窗、孔洞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
跨度等于或大于4m的梁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至1/3000。
起拱线要顺直,不得有折线。
模板安装拼缝严密平整,不漏浆、不错台、不跑模、不涨模、不变形。
封堵缝隙的胶条或压缝软管等物不得突出模板表面,严防浇入混凝土内。
预埋件(砌块拉接筋、玻璃幕)、螺栓、插铁、水电线管、箱盒,应埋设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确保模板工程保质、高效、安全、可靠的施工操作。
六、模板拆除
1、竖向混凝土构件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
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即强度达到1.2兆帕方可进行拆除。
施工时应根据温度、混凝土成型时间通过同条件养护试块进行具体控制。
2、对于结构悬挑构件的模板拆除时,无论其跨度长短,当混凝土达到其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
3、拆除阴阳角部位的模板时,禁止使用撬棍硬撬,以免损坏模板,影响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4、凡在后浇带3米范围的楼板和梁的模板,必须自成体系,与其它部位的模板支撑不能连接,跨内模板与其他跨内模板必须分开搭设,只有后浇带混凝土达到强度方能拆除支撑,不准拆除后再支撑。
七、模板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模板施工前,加强对50厘米标高控制线的检查、复测,杜绝标高错误,造成返工。
2、顶板模板起拱:梁、板跨度大于等于4米时,按其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进行。
3、独立柱、主次梁均要设清扫口。
4、模板板缝间采用密封胶条压缝,模板密铺保证无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