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2017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期中测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期中测试卷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动物中体内有脊柱的是( )
①家鸽②藏羚羊③鲨鱼④蚯蚓⑤大鲵⑥蝗虫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
2.下列几种动物中,运动能力较强的是( )
A.海葵
B.水母
C.水螅
D.涡虫
3.下列哪项说法不恰当?( )
A.水螅利用口捕食,涡虫利用咽进行捕食
B.水螅的消化在消化腔中完成,涡虫的消化在肠中完成
C.涡虫具有眼点,感觉器官要比水螅发达
D.具有两侧对称体型的动物要比辐射对称体型的动物高等
4.生物的身体结构与环境是相适应的,根据你的判断,以下哪类动物一般不适于陆地生存?()
A.有外骨骼的动物
B.长有羽毛的动物
C.四肢发达,善于奔跑的动物
D.用鳃呼吸的动物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蚯蚓的环带在蚯蚓尾端
B.用手指轻摸蚯蚓背面和腹面,感觉到腹面比较粗糙,是因为该面刚毛较多
C.雷雨过后,常有蚯蚓钻出地面,这现象与蚯蚓的呼吸生理过程受到妨碍有关
D.蝗虫的体表包着一层坚韧的外骨骼,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6.位于渤海之中的大连蛇岛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单一蝮蛇的海岛,岛上的蛇全部是黑眉蝮蛇。

黑眉蝮蛇身体表面所具有的角质鳞片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B.保持体温
C.适应水中生活
D.有利于皮肤呼吸
7.(2017·广东汕头月考)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软体动物中有很多成为人工养殖的对象
B.牡蛎、扇贝、鲍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C.珍珠可用作装饰品,不能入药,否则会造成中毒
D.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8.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依靠体壁呼吸
C.依靠足和翅运动
D.具有外骨骼
9.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

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 )
①娃娃鱼②鲍鱼③海马④章鱼⑤中华鲟⑥鲸鱼⑦带鱼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③⑤⑦
D.④⑤⑦
10.下列各项不属于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是( )
A.用鳃呼吸
B.身体呈流线型
C.皮肤辅助呼吸
D.用鳍辅助游泳
11.下列有关蜥蜴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蜥蜴是体内受精
B.受精卵的孵化由雌蜥蜴完成
C.受精卵的外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D.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12.早晨常发现鱼塘里的鱼有“浮头”现象,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早晨水的深处缺乏食物,鱼到浅水层觅食
B.早晨的景色好看,鱼到水面看风景
C.早晨水中的含氧量比其他时间低,鱼由用鳃呼吸改为用肺呼吸
D.早晨水中的含氧量比其他时间低,鱼“浮头”可相对增加其呼吸效率,以弥补早晨氧气的不足
13.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D.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
14.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下列关于青蛙、金丝猴、鲫鱼、鲸的分类正确的是( )
A.青蛙属于爬行动物
B.只有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
C.鲫鱼与鲸都属于鱼
D.金丝猴与鲸都属于哺乳动物
15.(2016·广东茂名模拟)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请分辨出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
A.鸟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B.鸟都是体表被羽毛,卵生
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16.我国特有的中华鲟和白鳍豚终身生活在水中。

中华鲟用鳃呼吸,卵生;白鳍豚用肺呼吸,胎生。

它们分别属于( )
A.鱼、鱼
B.哺乳动物、鱼
C.鱼、哺乳动物
D.哺乳动物、哺乳动物
17.(2016·山东泰安模拟)某同学利用两片木板、两条松紧带和一颗螺丝钉做成了一个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木板1和2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两块骨骼
B.螺丝钉起到支点的作用
C.由伸肘动作到屈肘动作,需要3和4的配合完成
D.3和4的两端分别连在1和2上,表示骨骼肌两端的肌腱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18.(2016·山东泰安模拟)当蚂蚁发现新食物源或要迁移到新的巢址时,都要通知同伴,下列关于这种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行为与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均属于学习行为
B.这种行为直接反映了蚂蚁个体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C.蚂蚁的这种行为叫通讯,靠嗅觉和触觉实现
D.蚂蚁的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19.在白蚁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取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
20.稻田中存在一条食物链:水稻→稻飞虱(水稻的害虫)→青蛙。

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竞争关系
B.水稻的生长只受到稻飞虱和青蛙的影响
C.青蛙体内农药的浓度比稻飞虱体内的高
D.大量捕杀青蛙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

该行为既是先天性行为也是攻击行为
B.杜鹃鸟把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猫吃老鼠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D.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是动物之间在进行动作信息交流
22.下图表示草原上狼和野兔的数量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2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右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4.具有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必须( )
A.依靠“首领”动物的保护才能得以生存
B.通过信息交流才能完成统一协调的分工合作
C.依靠气味的传递才能完成复杂的信息交流
D.通过性外激素的作用,才能完成雌性和雄性动物个体的识别
25.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儿哺育成狼孩,这个事实说明( )
A.母狼的哺育能力很强
B.母狼有哺育幼体的本能
C.母狼试图使婴儿成为自己的幼崽
D.母狼会对人类进行报复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9分)下图所示为水螅的纵切面和涡虫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一) (二)
(1)(一)图中食物由[ ]进入;在[ ]被内胚层细胞消化,食物残渣由[ ]排出。

(2)水螅特有的捕食和防御的利器是,在[ ]处分布最多。

(3)由(一)图可以看出,经过水螅身体的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对称。

(4)(二)图示中[1]所指的结构是。

(5)涡虫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前后、左右和背腹之分,呈对称。

27.(10分)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填出图中各部分名称。

①,②,③,⑥,⑦。

(2)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骨。

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活动的。

(3)关节对运动的意义:在运动中起到的作用。

(4)伸肘时(图甲),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屈肘时(图乙),肱三头肌,肱二头肌。

28.(4分)蚯蚓、信天翁、蝗虫、兔、蛇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生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2)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为了适应环境,不同的动物适应方式是不同的,但都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如为了适应干燥的陆生环境、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蛇等爬行动物的体表具有鳞或甲,蝗虫等昆虫的体表则有。

(3)家兔等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4)家鸽适应于空中飞翔生活,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特殊的辅助肺呼吸的结构:。

29.(8分)(2017·山东泰安月考)下图是某同学针对部分动物绘制的分类图解,①~⑤表示不同动物。

请分析回答问题。

(1)若把蚯蚓列入该分类图解,应将其放在(填数字)所处的位置;蚯蚓的习性是昼伏夜出,但在夏季大雨过后,蚯蚓白天会爬到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2)河蚌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除从图中能知道的特征外,你还知道它有什么特征?试列举出其中的一条:。

(3)①所表示的动物,体表有坚韧的,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但是,由于体表的这种
坚韧结构会限制身体的生长发育,所以这类动物会出现定期的现象。

(4)图中①~⑤所指的动物中,与①一样能适于空中飞行的是;在行为特征方面最复杂、最高等的是。

30.(6分)某庙内有101棵古柏和3棵古槐,有的已有700多年树龄,最短的也在100年以上。

饱经风霜的树干随处可见被害虫侵蚀的痕迹。

据调查,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草蛉、七星瓢虫、麻雀、花喜鹊等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食物网简图表示。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的古树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红蜘蛛、蚜虫是危害古树的害虫,它们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地捕杀麻雀和花喜鹊,则红蜘蛛、草蛉和蚜虫的数量会,给古树带来危害,结果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4)除此以外,动物在自然界中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帮助植物。

31.(6分)(2016·湖南邵阳中考)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时间的柱形图。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的作用。

(3)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学
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

32.(7分)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
(1)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2)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将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

(3)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组更科学,更严谨?。

试说明理由。

(4)结合本实验,你推测金鱼吞入的水从鳃流出时,其成分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CDADA ACACC
11-20 BDCDD CAAAC
21-25 BBDBB
二、非选择题
26. (1)2 口5 消化腔2 口(2)刺细胞1 触手(3)辐射(4)眼点(5)左右
27. (1)肌腱肌腹肱二头肌关节头关节窝(2)推开配合(3)支点
(4)舒张收缩舒张收缩
28. (1)信天翁、兔(2)外骨骼(3)胎生哺乳(4)气囊
29. (1)②雨后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
(2)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
(3)外骨骼蜕皮(4)④⑤
30. (1)8 (2)生产者消费者(3)大量增加生态平衡
(4)物质循环传粉、传播种子
31. (1)
(2)学习信息(3)高等遗传物质
32. (1)水温
(2)根据金鱼的鳃盖交替张开与闭合的次数(或金鱼张口吞水与吐水的次数)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烧杯③④组烧杯①②由于加入热水增加了变量,导致变量不唯一(或①②变量不唯一。

只要意思对即可)
(4)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