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同步训练第一单元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讲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讲读)
(时间:90分钟满分:70分)
一、基础演练(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筋络.(luò)铁砧.(zhēn)脑髓.(suí)五脏.六腑(zànɡ)
B.雷霆.(tínɡ)穹.苍(qiónɡ)呜咽.(yē)骇.人听闻(hài)
C.窒.息(zhì)苍茫.(mánɡ)边缘.(yuán)寥.寥无几(liáo)
D.厮.守(sī)笼.罩(lǒnɡ)余晖.(huī)悄.然震撼(qiāo)
答案:C 解析: A项“髓”应读“suǐ”,B项“咽”应读“yè”,D 项“悄”应读“qiǎo”。
2.下列词语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B.呜咽:(流水、丝竹等)发出凄切的声音。
先声夺人:先张大声势以压倒对方,多用于比喻。
C.飘零:(花、叶等)轻快地移动。
余晖:剩余的阳光。
D.厮守:互相依靠;互相陪伴。
无声无息:没有声音和气息,比喻没有动静或没有什么影响、作为。
答案:C 解析:C项“余晖”意为“傍晚的阳光”。
3.为下列诗句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4分)
(1)什么样非凡的手和眼睛/敢塑造你一身惊人的__________?
(2)单调、/忧郁,/__________了我的心。
(3)风吹我/到这里,那里,/像一片枯叶/在__________。
(4)我愿与它们__________在一起/用心房接受柔软的树脂,/那树脂会像火一般把我燃烧。
A.均匀划破飘零相守 B.匀称划破飘零厮守C.匀称刺破飘落相守 D.均匀刺破飘落厮守答案:B
4.文学常识填空。
(5分)
(1)威廉·布莱克是18世纪英国______主义诗人,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
卞之琳,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文学研究家,诗歌名作如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尔伦是法国________________诗歌的代表诗人。
他的诗以对微妙感觉和印象的捕捉见长,常利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一种凄婉哀伤的朦胧氛围。
(3)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智利女诗人。
因为她那情感强烈的抒情诗歌,她的名字被当成“____________”。
答案:(1)浪漫《断章》(2)象征主义直觉和暗示 (3)整个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
二、课内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8分)
什么样遥远的海底、天边
烧出了做你眼睛的火焰?
跨什么翅膀胆敢去凌空?
凭什么铁掌抓一把火种?
什么样工夫,什么样胳膊,
拗得成你五脏六腑的筋络?
等到你的心一开始蹦跳,
什么样惊心动魄的手、脚?
什么样铁链?什么样铁锤?
什么样熔炉里炼你的脑髓?
什么样铁砧?什么样猛劲
一下子掐住了骇人的雷霆?
到临了,星星扔下了金枪,
千万滴银泪洒遍了穹苍,
完工了再看看,他可会笑笑?
不就是造羊的把你也造了?
5.从对老虎眼睛和铁掌的描写与对老虎的筋络、手、脚、脑髓和掐住雷霆的举动的描写中,我们可看出老虎的哪些品质?(3分)
6.星星把“千万滴银泪洒遍了穹苍”,并“扔下了金枪”,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7.诗中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升华了“老虎”的视觉形象,文字中“老虎”的形象特征是什么?(2分)
答案:5.①“眼睛的火焰”“胆敢”“铁掌抓一把火种”等词语体现了老虎身上的胆魄之美。
②霸气逼人、惊心动魄的筋络、手、脚和铁链铁锤在熔炉里炼出来的脑髓,“一下子掐住了骇人的雷霆”,体现了老虎身上那种智力之美和行动的迅猛之美。
6.参考答案:这是从侧面烘托老虎的威力,老虎在和代表着统治势力的群星的战斗中,取得了绝对胜利,体现出诗人对老虎身上所具有的暴力的赞美。
解析:意象是融注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它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7.“老虎”眼睛火亮,身体强悍,威武堂堂。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10题。
(9分,每小题3分)
秋歌
秋声
像悠长
呜咽的提琴,
单调、
忧郁,
划破了我的心。
当钟声敲响,
一切窒息,
一片苍茫,
回首
往事,
眼泪汪汪。
我走了,
迎着厌人的西风。
风吹我
到这里,那里,
像一片枯叶
在飘零。
8.为什么说“秋声”“划破了我的心”?
9.“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是古今中外很多诗人争相歌咏的对象,魏尔伦也不例外。
但是,《秋歌》并没有像一般诗文那样渲染秋天的景象,它重点描写了什么呢?
10.诗人在铺展内容时,有什么特点?
答案:8.第一节六行诗构成一个长句,把被秋风吹送着、从半空中一摇一摆地缓缓飘向地面的落叶的景象勾画了出来;外部景象和内心景象产生“共鸣”,于是,“忧郁”的心被“刺破”。
9.它着重捕捉了秋天里微妙的感受和印象。
10.诗人没有着力铺陈秋天的各种景象,也没有过多倾诉“我”的内心感受,只是用极其简约的文字,在内在感情与外界环境的交汇点上,截取出了三个画面、三个段落,组成了一幅微妙的“内心风景”。
三、课外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3题。
(10分)
欢笑歌
(英)布莱克
青春的树林笑出了欢乐的声音,
汩汩的流水笑出了酒窝的细纹,
轻风用我们的说笑来欢笑,
青青的山头就用它满山的鸟叫。
青草地一片青翠,笑得真清脆,
欢笑的蝈蝈儿不会在热闹里打瞌睡,
我们的小玛丽、小苏珊,还有爱米莉,
张开了可爱的小嘴歌唱“哈、哈、嘻”!
枝头上穿插着欢笑、欢跳的彩鸟,
树阴里我们摆一桌子核桃,
快来吧,来生活,来作乐,
来跟我在一起,
一块儿歌唱可爱的合唱调“哈、哈、嘻”!
(卞之琳译) 11.诗歌第一节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3分)
12.如何理解诗中的三个小姑娘的形象,她们与周围景物之间有什么关系?(3分)
13.整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有什么特点?(4分)
答案:11.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了青树、流水、轻风、青山的欢笑,赋物以人的情感,渲染出欢乐的气氛,形象生动,有活灵活现的动感。
12.诗的第二节以拟人的手法写更近一些的青草,蝈蝈的欢笑,再描绘三个小姑娘在唱歌,把童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和诗中描绘的景物相和谐,很容易使人联想周围所有的景物都被小姑娘的可爱的童真逗乐了。
1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生相息,充满了轻松、悠闲、欢快的心情,那是儿童纯真天性的具体表现。
同时,由远与近把一幅春季或夏季的农庄的明媚、朝气蓬勃的景象描绘出来了,读来使人心旷神怡。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7题。
(13分)
早春的微笑
(法)戈蒂埃
当人们奔走着,气喘吁吁,
忙碌于他们的私心杂念,
三月注,却在笑着,冒着阵雨,
不声不响地筹备着春天。
他偷偷地乘着夜阑人静,
为那娇小的延命菊妆梳,
他替她熨着圆圆的领巾,
又为她镂着黄金的纽扣。
他像个怕见人的理发师,
跑到葡萄园又跑到果圃,
拿着一个天鹅绒的扑子,
扑一层轻粉在杏树梢头。
大自然还躺在床上休息;
他已经下地了,走进荒园,
替玫瑰的蓓蕾整着胸衣,
衣口上锁一道绿色绒编。
他一面顺口诌出些小唱,
低声地哼着教给那山鸦,
一面把钻雪莲撒在草场,
把紫罗兰撒在树林脚下。
鹿儿机警地正饮着泉流,
他已经踏上泉边的水堇,
向铃兰伸出无形的小手;
一个个数着枝上的银铃。
他布置些红艳艳的蛇莓,
在草下,准备你将来去采,
又让你将来好遮蔽烈日,
把树草像帽子编结起来。
然后呢,他的工已经完竣,
他掌的时令,也将要移交,
他回头对着那四月之门,
叫一声:“春天,你可以来了!”
(选自《法国近代名家诗选》,范希衡译)注:公历三月约相当于中国农历二月,即所谓“早春二月”。
诗人把三月和末章的四月都人格化了。
14.第二、三、四节绘出了早春的明丽色彩,试找出其关键词语。
(2分)
15.诗人是如何描绘早春之声的?它又有什么作用?(4分)
16.诗歌描写“蛇莓”有何用意?(3分)
17.如何理解诗中的“早春”形象?(4分)
答案:14.如“黄金的”“轻粉”“绿色(绒编)”。
15.早春“低声地哼着”“小唱”,“鹿儿机警地饮着”“泉流”,他们给这万籁的大地平添了许多活跃的气氛。
16.这是深春的产物,诗人用它来写早春在孕育着新的生命。
17.“早春”是一双纤细灵巧的手,又是一支艺术的画笔;是歌唱清新时节的组歌,又是一把雕塑的刻刀,它孕育着新的生命。
四、语言运用(15分)
18.仿照下面的一首小诗,续写一节诗,要求使用比喻的手法,句式和例句相同。
(4分)
答案示例:灵动的清流,/轻盈清澈,/令人惊叹。
/但若不流动,/清流就会成为死水。
解析:注意题目的要求,如比喻的手法、例句的句式等,同时要有一定的哲理性。
19.前一段时间,一些媒体播发或刊登了有关高考“报告会”“培训班”或推销辅导材料的消息,声称主讲教师由考试中心“副主任”“高考命题组顾问”“命题人员”等人担任,辅导材料也由这些人组织编写。
请你针对这些虚假宣传,为“考试中心”草拟一条恰当、得体的声明,不必写标题和落款,不超过100字。
(5分)
答案:考试中心禁止(未允许)相关(各级)工作(命题)人员参加以任何形式组织的有关高考的培训、报告、编写复习资料等活动。
考试中心从未出版
或发行过任何高考辅导材料。
请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上当受骗。
20.请欣赏右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1)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的内容。
(2)写出漫画的寓意。
参考答案:(1)画面左下方一个孩子手拿着遥控器坐在沙发上看着被砸了一个洞的电视机,而电视机的旁边站着一位右手叉腰、左手抓着一把大锤子的父亲,他对着孩子大声训道:“你要是再看暴力节目,长大你就跟电视里那个人一样暴力!”
(2)提醒人们注意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用暴力去纠正孩子的不良爱好与习惯是不可取的。
解析:内容应包括画面中的孩子、电视机、父亲与父亲说的话四个方面,并注意图片中文本框中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