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前所未闻的故事(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前所未闻的故事(六)
2016-11-10 无名高手向洋看世界
写点冶建的故事吧。
所谓冶建就是冶金建设公司,就是负责建设各种钢铁厂的公司。
1998 年钢铁工业部拆了以后分成了俩大块,一块是赫赫有名的中冶集团,世界五百强啊。
旗下无数设计院、冶建单位,中冶赛迪、中冶京诚都是他的兵。
一块就是宝钢、鞍钢这种钢铁企业。
冶建单位前身就是过去的基建工程兵,过去一个师直接转制变成了现在一个冶建公司,加上后面的分化,从一冶一直到N 冶。
最早的时候冶建单位外号“野”战军,那真心苦,很多老冶建经常给我说:我们那个时候建攀钢,地上挖个窝窝就住下,俗称“干打垒”;我们那时候建宝钢,都是住的那种席子做的棚棚,现在好歹可以住住集装箱房子了。
早年冶建单位经常是坐着火车到处跑的,今天建设攀钢,呼啦啦跑到攀钢;明天建设武钢,呼啦啦跑到武钢。
火车上运载着鸡猪什么的,黎叔当攀钢大老板的时候有次陪着几个老外参观,突然路上一群鸭子大模大样的走过去,只好停车等它们路过,生态生态,黎叔解释。
又过了一会儿,一群猪又卧倒在路中间睡觉,和平和平,黎明解释。
当然这些东西不能完全怪冶建单位的兄弟,没办法,当时中国人都讲究以场为家,什么都要小而全,子弟校、医院、食堂,除了火葬场以外的社会福利设施都要自己建,这在家里养个鸡鸭猪什么的不能叫错吧?黎明当宝钢总指挥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冶建单位的小棚子,清理厂区里面所有跟生产无关的东西。
宝钢是中国国营大钢厂里面唯一没有厂中村的国企,跟黎叔当时远见卓识有很大关系。
否则这个盗损都太惊人。
尽管这样,盗损还是很猛,说点笑话,宝钢建设期间周围的农民造房子都不用买建材了,去宝钢工地上拿就可以了。
宝钢有一个自己的公安局跟宝山分局一个级别,宝江分局专门负责宝钢的事情。
有一年,市场上突然有一批宝钢的钢管很便宜,宝江分局调查后抓人,一直抓到宝钢里面的天车工,厂里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的产品丢了。
还有一批很猛的大妈,3 米高的围墙,一百多斤的钢铁一下子就扔过去了。
然后夜里再想办法把这些东西搞过护厂河。
基本隔三差五就来搞一次,跟上班一样。
冶建的兄弟真是又苦又累钱还少,还比较危险。
我认识的几个兄弟都事故中去世了,在这里向所有为中国钢铁建设中流血流汗的兄弟们致敬。
好在宝钢的建设让这些冶建都有了一定的家底:宝冶从流浪汉有了上海户口成了“桑海宁”;二十冶先进的装备弄了一堆,还是免费的;五冶金牌项目荣誉暴增。
这些都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厚实所在。
心里话,当年建设了宝钢的冶建看待中交、中建、中水的人都是带着鄙夷的眼神。
没办法,那时候的中交、中建、中水比冶建更土,什么钢管桩、地下连续墙、塑料排水板、泵送混凝土听都没怎么听说过。
悲催的有个十九冶,当年为建设攀钢千里跋涉在不毛之地搭了些烂席棚算是有了基地。
为建宝钢兵分两路,上万精壮汉子奔赴宝山,宝钢还没建完这部分改名宝冶给了户口留在上海,留在攀枝花的实力大减。
元气略有恢复后看到宝钢市场油水大又遣队伍来到宝山,设立了营地、买了设备、盖了钢结构制造车间图谋分羹,一纸行政命令,上海的部分又被划给了十三冶。
上海,十九冶命里不该有的事,我估计,此后三十年十九冶将再无进入上海的想法了。
冶建在整个冶金食物链里面属于食物链里面比较底层的部分。
应该讲,冶金食物链里面最高层是钢厂,基本上下通吃,上游能够跟他较量一下的只有矿山,下游的销售商就是一群小受,钢价高企的时候,钢厂就尽量自己销售,钢价下滑的时候。
钢厂就拼命的挤压销售商让他们必须尽量压货。
从08 年开始,国内的钢材销售商死掉了一半多了。
像冶金设备供应商里面的几个大的供应商,汉斯家的西马克和兔家的一二重、设计院们都算食物链上比较高层次的,能够在一些特定的轧机上可以跟钢厂较较劲,小的供应商就比较惨了,被钢厂欺负的很惨。
虽然在食物链的下端,但是好在业主大多都是国有企业,管理没有那么精细,责任心也没有太强,冶建在工程量上弄出不少“红利”,业主虽然加强管理,但还有不少工人腰里缠了电线出厂,工厂围墙外扔了不少钢筋。
结算被称作“二次经营”,冶建还流行一句话“赚不赚钱,全靠预算员”,这里面的味道可以慢慢体会。
冶建最反对的就是设计院做总包,因为这么一来,埋在工程量里的“真金白银”全被设计院的人给“刨出来了”。
后来干了台塑项目的都知道了,工程量里面也是没法做任何文章了。
这种低层次反倒让冶建单位锻炼出来一大批很有办法的人,有句话:叫没有冶建办不成的事。
其实冶建单位的乙方项目经理都太牛逼了,天天被钢厂骂的狗血淋头。
第二天照样笑着来上班。
冶建的队伍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当你看到一个大型联合钢厂项目工地上百台打桩机同时工作的壮观的时候,当你看到高炉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不停歇连续浇筑的时候,当你看到高炉整体大修4000 吨一件设备整体平移到位的时候,当足球场一样大小的厂房内电器柜如墙而立的时候,当高速线材每秒百米冲出精轧机的时候,当五公里长的热轧生产线要求安装精度以毫米考核的时候,你无法不为这些冶金建设者感到骄傲、自豪甚至落泪。
但现在钢厂已经无力搞建设,甚至连一些维修都没钱搞了。
冶建单位现在日子比较难过,基本上只能靠和中交中建抢民用和基础设施项目和海外项目撑着了。
说实话,随着钢厂的不断大力压缩产能,冶建单位的转型是必然的。
很多冶建单位都在搞房地产,搞地铁建设和道路桥梁,这都是好的方向。
随着兔家OBOR 战略,到海外搞基建也是冶建单位的好出路,相信自己,在兵团级作战方面,在精密机械安装方面,在多专业协作方面你们优势明显,加油,我的冶建弟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