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新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讲座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29
(2)自主≠自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自主 建构),却忽视教师的引导性(价值引领)。
陈雷鸣:自主不是老师跟着学生走。让学生自读 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 的“流行曲”,失去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 维点拨等神圣的职责,这是导致课堂低效或无效的根本 原因。
第21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22
培根对知识的三个比喻:
a.象蚂蚁一样,只知搬运材料
b.象蜘蛛一样,只知从自己 肚子里吐丝布网
c.象蜜蜂一样地采集百花的花
粉进行消化加工,并酿制 成
蜜浆。
第22页/共75页
复制知识
内化知 识
生成新知识
2021年6月23日
23
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说过的70% 说和做过的90%
活 动
读 听 看图表/图片
看电影或录像 看示范 参与讨论 交流
参加角色扮演 模拟练习/实践
参与水平
文字感受 视觉感受 感受并参与
操作
实际操作 活动、参第与11页与/共学75习页 效果的关系
从“听中学,看中学”到“做中学、想中学、聊中 学、体验中学”
①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
(3)学生的发展绝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技 能的熟练,重要的是在学习、理解应用知识的过 程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养成积 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养成,离不开 以“双基”为载体。(具体内容、特定情境,以 心灵震憾心灵的过程,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5)三维目标是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教 学中要因教学内容、年级、学生不同而不同。
第33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34
(2)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设置适当的 情境,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 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更 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然而,情境 设置应该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而不能 “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
第20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21
启示: A.“双基”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
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 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知识素养,都是 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
“双基”也是与时俱进的。
上海:基础学力——发展学力——创造学力。
B.知识是学生实现一切发展的基础,但学习什么 知识和以什么方式掌握知识对学生真实发展状况有重 大影响。
第7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8
我们的学生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1、被动与依赖,缺乏主动性,过于服从权 威
2、经验世界的贫乏与苍白,缺乏对知识的 个性化理解;
3、兴趣狭窄且不稳定和深刻; 4、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8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9
二、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课改经历三个阶段: 激情冲动——茫然困惑——理性反思
对策
三、提高教师素养,迎接新 课程挑战
第3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4
一、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1、我们要做“头脑国家”还是“躯干国家”呢?
案例一: “有人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些国家将成为头脑国家, 它们创造并出口知识;而另一些国家则会成为躯干国家, 只能引进并使用知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 对世界正面临的“知识鸿沟”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成思 危说:“在美国时一个参议院的官员说,所有从中国来的 船都是满的,所有去中国的船都是空的。我告诉他,这是 正常的,因为中国出口的商品必须用船来运输,而美国卖 给我们的金融、法律服务、软件等,不用船运,而由飞机 运或者由专业人士带到中国来。”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活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点拨思路,启迪智慧,激活想象。
第29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30
[无教育课堂]: 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中没有心灵的感悟,没
有知识、技能的积累,处于无参与状态。
[错误教育课堂]: 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中心灵成长受到误导或
伤害,以及对知识产生误解。
第30页/共75页
重要的是要增加什么。
B.课改要立足我国的国情,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 ,
因此,只能是渐进性、积累性过程。不能迈大 C.课步改,是更“不国能际一理刀念切,。本土行为”,更需要教师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发挥各自教育智慧,积 极主动地去探索、积累、提升。
第16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17
(二)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4
案例:时事关注
(1)事件和人物的选取:
2004“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的两位山东候选人
“慈母身上肾,孝子一片心”——山东枣庄 田世国
“义务支教,青春无悔”——山东聊城 徐本禹
(2)教学的形式、安排、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调查,组织演讲会、故事会,正反事例对比 等形式展开教学,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活动的设计中贯穿 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这些内容支持学生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1.三维教学目标的虚化
(1)三维教学目标≠淡化“双基”教学。 有人把扎实的“双基”训练作为课改 的第一要革命的对象,提出要弱化、 淡化双基教学。
对策参考:讲究整体效益,重情、重导1年6月23日
18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第18页/共75页
32
[专家点评]:质疑课堂教学的四个误区: ⑴问题越开放越好; ⑵学生的表现越自由越好; ⑶课堂越热闹越好; ⑷教师讲解越少越好。
第32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33
5.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1)教材受到冷落。超载教材的前提是基于 人们对教材的科学理解和灵活把握,但是不 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 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 空,甚至偏离文本而大谈从网上查阅的资料 ,教材受到冷落,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 撑。
1) “学生的背后是民族”。新课改根本的出 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两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 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2)2004年11月1日《中国教育报》发展《素 质教育在理想和现实间挺进》,推出“关于素质 教育的再讨论”。
3)05年江苏省、06年福建省进入高中课改 。
福州八中98年教改的前瞻性: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5.将继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继承是基础,创新是 生命。在继承中创新和扬弃中的突破。不能今 天否定昨天,明天否定今天,使教育永远是零 起点。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当 堂训练。
第10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11
学习效果
如果人们想记住 读过的10% 听过的20%
看过的30% 看、听和看过的50%
教育学新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讲座
会计学
1
会前的几点建议:
1、不要把自己单纯地视为一个听众,而应该是 一个观摩者、研究者;
2、不要把自己仅仅看作是一个学科的教师,首 先应该把自己视为教育者;
3、课程改革不是按照某种指令完成一项任务的 过程,而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探索过程 ,而探索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价值;
第5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6
案例三:
国产MP3售价79美元,国外专 利费45美元,制造成本要32.5美 元,企业仅获利润1.5美元。
DVD售价32美元,国外专利费 18美元,成本13美元,企业仅获 利润1美元。
第6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7
2、新课程改革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国际竞争的需要。
第4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5
案例二: 中科院日前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报告显示:
由于起点低,年增长量小,中国与世界经济先进水平的绝 对差距仍在扩大中。从1960年到2000年的40年间,中国与世 界先进水平间的绝对差距扩大了12倍。在1960年,人均 GDP相差2787美元、2000年相差33905美元。课题组指出: 在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科学比较后,2002年的中国仍 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2002年中国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排 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9位。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 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 距,那么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相当于美国1892年 的水平,与德国等7个国家的差距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 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在21 世纪后50年,中国将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先进水平,有 望在2080年跻身世界经济前10名。
新:不落俗套有创意,注入新的知识信息,耳 目一新,学有兴趣。
活: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要有教育机智, 会联系、会拓展。
第27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28
4.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与教师使命的不得缺失
(1)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体验),却忽视 对文本的基本尊重。
由于学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从而不可避 免地出现各种主观性偏差。
第14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15
如何评价?
观察 描述性评语(课堂语言评价)
项目评价 谈话
成长记录 考试(形式多样)
第15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16
启示:在经济有待发展,教育投入不足, 优质教育资源偏少,考试制度不可能做太大 改变的情况下:
A.课改主要的不是否定什么,要改变什么,而更
转变校本课程功能
(如:八中)
通 过
制 定 课 程 标 准


写 教 材
施 教 学



第19页/共75页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 了“贴标签”的现象。
余文森: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 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 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 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也是低效甚至 是无效的。
生活的目的不是追求知识,重要的是知识获 得的过程。
②引导教育和自我教育并重。
③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结合
第12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13
关于生活化的思考
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发展——中学生逐步 扩展的生活是课程建构的基础。
源于生活 忠于生活 高于生活 回归生活
第13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2021年6月23日
31
(3)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却忽视对学 生的正面教育。
①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 生要一味表扬。这种过多的“廉价”奖励,过
分 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
②批评是把双韧剑,一是培养责任心;二是 培养学生一种心理承受能力。
第31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第23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24
2.把“启发式教学”庸俗化成问答式教 学
(1)满堂问答≠启发式教学 启发:积极思考——核心、主动参与——形式
(2)满堂问答≠师生互动 教学的实质是交往: ①认知上的交往,②情感上的交流;
第24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25
[课后专家点评]:
表面互动、活跃、内里却丢失了基本的学科知识 和教学任务,感受到课堂里互动氛围,却没有看到教 师巧妙的引导,看到学生热烈的质疑,没有听到教师 打动心灵的讲授。
启示:A.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 B.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C.以问题为载体
问题设置
激发兴趣
启发解疑
师生互动
思维碰撞
第25页/共75页
评价反思
2021年6月23日
26
3.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1)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形式,放任随意 、低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 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
(2)关注合作的态度,培养合作的技能和团队 精神,既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又会倾听别人的 意见。
第1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2
沟通从心开始 重要的是理解,理解了就能更好地行动 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 教育就是服务,工作着是快乐且美丽的。 我们始于迷惘,而又终于更高水平的迷惘。
第2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3
报告的基本框架:
一、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二、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与
(一)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问题
1.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将新课 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对立起来。
2.将评价与应试教育等同起来,将闭卷考试 与课改对立起来,结果素质教育庸俗化、 形式化。
(借鉴我校98年以来教改经验)
第9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10
3.将高分与低能等同起来,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 4.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对立起来。
第26页/共75页
2021年6月23日
27
(3)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要为课标服务。 有形无实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 外包装”。教师错将手段当目的,不能真正促进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启示:课堂教学永远都应追求“实”、“新”、“ 活”实。:实在,不虚华,不让形式冲淡内容,让学生 有所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