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19·海南模拟) 两汉时期,郡太守韩延寿和许荆在处理兄弟争财的案件时都认为“教化不行”,“至令民有骨肉争讼”,“咎在太守”。
韩延寿闭门思过,许荆向朝廷请罪。
争讼者的族人都批评指责两兄弟,不久,“兄弟感悔”。
这反映了当时()
A . 政府奉行无为而治的施政理念
B . 财产纠纷涉及宗族的整体利益
C . 民事调解渗透德主刑辅的思想
D . 礼法结合的司法制度趋向完备
2. (2分) (2019高一上·延安期中) 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
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
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
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
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做出新的指示。
这从本质上说明()
A . 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B . 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
C . 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D . 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
3. (2分) (2017高三·太原月考)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 .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B .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C .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4. (2分) (2018高三下·射洪开学考) 《江州义门陈氏宗谱·旧碑碎语家言记》中载有唐宋朝廷旌表“义门陈氏”(累世同居的大家族)家族的缘由,上曰:“义门陈氏可旌者有三:一日齐家严肃;二日治事详密;三日报国急公。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 唐宋经济发展推动家族势力发展
B . 陈氏势力强大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 . 儒学修齐治平思想符合统治需要
D . 宗法制度不断强化扩大家族影响
5. (2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学“制”、学“思想”的三个阶段。
作为这三个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
A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 . 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
D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6. (2分) (2019高二下·新丰期中) 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
由此可知王阳明()
A . 注重道德实践
B . 提倡心性修养
C . 强调重义轻利
D . 批判虚假说教
7. (2分) (2017高一上·荆州期中) 在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写道:“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这一文件内容最能表明()
A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B . 阶级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
C .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8. (2分)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
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③“都到了啥年代了,你老还不会用手机,哪怎么行?”
④秋菊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到,只好掐一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拼成菜疙瘩
按相关记录的事件先后排序应该是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④①③
D . ④①②③
9. (2分)(2020·河北模拟) 柱式建筑是古希腊的特色建筑,下表反映了古代希腊建筑风格的相关情况。
据此可知,古希腊人()
A . 对浪漫情调的热衷追寻
B . 倡导天赋人权、男女平等
C . 对直接民主的狂热崇拜
D . 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
10. (2分)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是一个难有作为的敏感禁区,主要原因是()
A . 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在生物界占主导地位
B . 基督教会垄断着精神统治权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
C . 基督教的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
D . 没有经过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
11. (2分)(2016·渭南模拟) 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年﹣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
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A . 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
B . 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
C . 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
D . 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
12. (2分) 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下列人物或派别曾在第一共和国期间掌握政权的有()
①君主立宪派②吉伦特派③雅各宾派④热月党人⑤拿破仑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50分)
13. (10分)(2017·黄山模拟)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韩愈曾针时佛教的兴盛上表宪宗(即805-820)说,佛教的流行使“乱亡相继,运柞不长”,对封建统治有害而无益。
他着重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
于是他断然提出:“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世之惑。
”并表示,“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殊咎,宜加臣身”。
——韩愈《论佛骨表》(818年)
材料二: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序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
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急需,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从会昌二年(842年)开始渐进地进行毁般佛,在会昌五年(845年)达到高潮,于会昌六年(846年)武宗死后终止。
世称“会昌法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愈主张“禁佛”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简述唐武宗“灭佛”的影响.
14. (5分)(2016·洛阳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迅速增长的人口中生活水平有节制但稳定的提高;结尾简短的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尽管或许不是太快)。
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
在2002年,历史再度发生了位移。
如果我们用总量指标作判断,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是发生在西方,而是发生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那里至少曾保持部分的政治独立,同时使西方的技术适应它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传统和天赋资源,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
即使我们根据人均指标作判断,日本也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南韩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看来正在紧随其后。
——摘编自[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评析材料中关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地位变化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赞同或反对,或另有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5. (15分)(2018·浙江模拟)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春铺网阔,市晚鬻(yù,卖)蔬迟。
子美犹如此,翻然不敢悲。
传闻殊不定,銮辂几时还。
俗易无常性,江清见老颜。
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
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
——(唐)郑谷《峡中寓止二首》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叶梦得《避暑录话》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陈师道《后山诗话》云:“……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
”……柳永词的内容和语言都趋向俗化……既符合了歌唱者低文化层次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市井百姓的接受。
——张学辉《试论柳永词的“大众传播效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草市在南北朝、唐代和宋代的发展概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依据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柳词传播广泛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宋代文化的发展特征。
16. (10分)(2016·湖北模拟)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当今最大的国际恐怖组织“伊黎”的前身是“基地”组织2004年设在伊拉克的分支,招收逊尼派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
2011年,随着美国撤军伊拉克和叙利亚内乱的爆发,“伊拉克伊斯兰国”开始在伊拉克攻城掠地,并进军叙利亚,2013年,与叙利亚一反对派武装组织联合成立“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家”(简称“伊黎”),其头目巴格达迪自称哈里发,宣称对于穆斯林世界(包括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曾统治的地区)拥有权威地位。
不久,在尼日利亚、利比亚出现了拥护“伊黎”的地方政权,全世界还有数十个极端组织宣誓效忠“伊黎”。
“伊黎”及其支持者制造了一系列针对平民、异教徒和民航客机的恐怖袭击事件,还运用现代媒体在世界范围内招收“圣战”成员。
——摘编自刘中民《国际反恐形势进入新历史阶段》
材料二:2014年9月,美国联合西方盟国和沙特等地区盟国组建国际反恐联盟,并支持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借以打击亲俄罗斯的巴沙尔政权和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朗。
俄罗斯认为美国反恐不力,出兵重创了叙利亚境内的“伊黎”。
沙特、卡塔尔等国由于同叙利亚政权存在教派对立等原因,在打击“伊黎”的同时,也支持叙利亚的反政府组织。
伊朗则公开支持巴沙尔政权。
法国继续执行对中东事变积极干预的政策。
但法国未对《沙尔利周刊》恐怖事件后国内存在的严重经济社会问题,以及宗教、族群矛盾予以深刻反思和积极应对,这或许是此次巴黎遭恐怖袭击后法国必须正视和反思的问题。
——摘编自百度《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
(1)根据材料一,归纳当今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国际反恐斗争呈现复杂性的主要原因。
17. (10分)(2016·潍坊模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后周)世宗(柴荣)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
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
即位之明年,废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
是时中国乏钱,乃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尝曰:“吾闻佛说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其所惜哉?”由是群臣皆不敢言。
尝夜读书,见唐元稹《均田图》,慨然叹曰:“此致治之本也,王者之政自此始!”乃诏颁其图法,使吏民先习知之,期以一岁,大均天下之田(派遣使者分赴各地均定田租,查实隐匿耕地,使之均摊正税),其规为志意岂小哉!其伐南唐,问宰相李谷以计策;后克淮南,出谷疏,使学士陶谷为赞,而盛以锦囊,尝置之坐侧。
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其北取三关,兵不血刃,而史家犹讥其轻社稷之重,而侥幸一胜于仓卒,殊不知其料强弱、较彼我而乘述律之殆,得不可失之机,此非明于决胜者,孰能至哉?诚非史氏之所及也!
──摘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周本纪》
(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关注民生的政策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政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周世宗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50分)答案:13-1、
答案:13-2、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答案:15-2、
答案:15-3、考点:
解析:
答案:16-1、答案:16-2、
考点: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