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8.5气相色谱仪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谱分析过程示意图
3. 色谱图及其主要参数
由记录仪得到的色谱图又称流出曲线。它是被分析样品在 载气的带动下经过色谱柱分离后进入检测器得到的信号图 形,是进行成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依据。
色谱图主要参数
(1)基 线 (2)保留时间 (3)保留体积 (4)区域宽度和分离度
(1)基线
基线:色谱仪启动后,只有载气通过而没有样气 注入时所记录的曲线。 基线一般不取零值,仪器性能稳定时,它应当是 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当用固定液时,需要把它涂在称为担体的固定 材料上,担体的作用是使固定液牢固地分布在 上面。
5. 检测器 鉴定器
仪器的关键部件,经过色谱柱分离的组分用检测 器把它们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检测器分为浓度型和质量型两大类。
浓度型检测器的响应取决于载气和组分在混合物中组分 的质量浓度,即输出正比于质量浓度,如热导检测器。
优点: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分析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进样量 的重复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性。
8.5 气相色谱仪
8.5.1 色谱分析方法的由来 8.5.2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8.5.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8.5.4 工业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8.5.5 气相色谱仪的新发展
8.5.4 工业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在一定操对测量中 可用此方法。此方法方便,保留值也容易测准确, 适用于工厂分析。
④ 自动积分仪法
配备电子自动积分仪,直接测出色谱峰面积,精确 度达到0.2%~2%,但测量小峰时误差较大。
(3)定量校正因子
式(8.5.7)中的fsi不仅因不同组分而异,而且还取 决于检测器的灵敏度及某些操作条件,给实际应用 带来困难,所以在定量分析中都使用相对校正因子。
(2)灵敏度高。能检测出ppm级甚至ppb级的杂质含量, 而只需要不足1mL的气体样品或不足1的液体样品。 (3)分析速度快。由于计算机的应用,甚至在几秒钟即可 获得精确的分析结果。
(4)应用范围广。气相色谱法可以分析气体、易挥发的液 体和固体样品。就有机物分析而言,应用最为广泛,可以 分析约20%的有机物。此外,某些无机物通过转化也可以 进行分析。
取样及样品预处理系统设计时还应考虑其它一些 实际问题,例如,系统管路和部件的耐腐蚀性、 防止泄漏、防爆、减少传输滞后时间以及控制排 空污染等。
2.载气流路系统
载气流路系统包括:载气源、净化器、压力与流量的稳定与 调节装置(参见图8.5.2)。
通常使用钢瓶中的高压气体作载气源。钢瓶出口要有减压阀, 使压力降到0.1~0.5MPa。为了避免污染色谱柱,要求载气 纯度高,稳定性好。因此,多用硅胶、分子筛和活性炭等吸 附载气中的水分和烃类化合物。可用作载气的气体有氢气、 氮气、氩气等。
不同物质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具有 不同的分配系数,这些物质同流动相一起运动 时,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分配系 数不同的物质在移动速度上产生显著差别,从 而使各组分达到完全分离。
如果再配上适当的检测器对分离物进行定性定 量鉴定,就成为色谱分析法,简称色谱法。
色谱法分类
依流动相不同可分为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依固定相也可以是固体或者液体,
气相色谱分析仪要求载气流量保持恒定,其变化应小于1%。 所以在气路中要配置流量计和调节阀,还要加装稳压阀来连 续调整并稳定流路的气压,从而达到稳定流量的目的。
3. 进样装置
进样就是把气体、液体或经过转化的固体样品 定量地加到色谱柱头上,以便进行色谱分离。
进样数量的恒定性,进样时间的长短,试样气 化的速度等都会影响定量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 性。 (1)气化室 (2)进样阀
方法:把一种或几种纯物质依次分别加入到样品 中,如果加入某种纯物质时有一色谱峰相对增高, 那么该峰就代表这种物质。
2.定量分析
(1)定量分析原理 (2) 峰面积的测量方法 (3)定量校正因子 (4)两种常用的定量计算方法
(1)定量分析原理
在气相色谱仪中,用检测器将组分质量浓度或质量转换为 易于测量的电信号。
② 外标法 定量样品校正法
工厂控制分析中常用的绝对定量方法。
首先,用已知组分的纯样品加稀释剂,配成一系列不同 质量浓度的标准样,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色谱分析,作出 峰面积(或峰高)对质量浓度的关系曲线,称工作曲线。
然后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取同量被分析试样注入色谱仪, 测得待分析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由工作曲线查出 被测组分含量。
(1)相对保留值法
某种物质的校正保留值和基准物质的校正保留值之比
ais
t
ri
t
rc
Vri
V
rc
ais仅与柱温与固定相性质有关,而与其操作条件无关, 用ais定性就可以消除这些操作条件的影响。
(2)加入已知物质增加峰高法
应用范围:如果样品成分比较复杂,出峰时间接 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时。
过程:首先通过色谱图初步定性,把可能范围缩 小到某几种物质,然后用纯物质核对。
8.5 气相色谱仪
8.5.1 色谱分析方法的由来 8.5.2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8.5.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8.5.4 工业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8.5.5 气相色谱仪的新发展
8.5.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定性分析 (1)相对保留值法 (2)加入已知物质增加峰高法
2、定量分析
1.定性分析
保留时间tr:被分析组分从进样到出峰的时间,图中OB段。 校正保留时间: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的数值, 即,它表示该组
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
(3)保留体积
死体积、保留体积、校正保留体积分别指相应的死时 间tr0、保留时间tr和校正保留时间内通过色谱柱载气的 体积。
如果载气的体积流量恒定不变,则体积保留值等于时 间保留值与流量之积。
衡量色谱仪优劣的主要指标: 基线的漂移
(2)保留时间
进样信号:当试样注入时,由于压力的突然变化或液体瞬间 气化切断气流,都会使检测器产生一个不大的输出信号,如 图中的O点。
死时间tr0:不能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惰性组分(如空气、 惰性气体等)从进样到出峰的时间,如图中的OA段,此峰也 叫空气峰。tr0反映色谱柱中空隙体积的大小。
(1)气化室
气化室外壁用金属块制成,工作温度可控制在50~ 500℃之间。工作温度高于250℃时,为防止催化效应, 宜采用内插玻璃管结构。
气化室的功能:
保证液体试样在其中瞬间气化。载气进入气化室前要预 热,但硅橡胶垫应冷却,以避免发生多余的化学反应。
(2)进样阀
要求:气密性好,死体积小,可靠耐用,切换时间快, 有的场合还要求能够耐腐蚀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工作
色谱法又可分为:
气-液色谱法 气-固色谱法 液-液色谱法 液-固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采用柱色谱的 物理分离分析技术。
气相色谱法的突出优点
(1)分离效能高。对物理化学性能很接近的复杂混合物质 都能很好地分离,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有时在一次分析 时可同时解决几十甚至上百个组分的分离测定。
响应与质量浓度成正比的检测器称为浓度型检测器,例如 热导池,其响应方程为
R K1i
若响应与质量流量成正比,则称为质量型检测器,如氢焰 离子化检测器,此时
R
K2
dmi dt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被测组分的质量与它在色谱图 上表现出的面积成正比,用通式表达为
mi f si Si
显然,进行定量分析必须准确测出峰面积,求出定量 校正因子,并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把测量值换算成被 测组分在试样中的质量分数。
进样阀工作原理
4. 色谱柱
色谱柱是色谱分析仪的核心部件,它的好坏对整 个仪器指标具有重要作用。
色谱柱有填充柱及毛细管柱两种。
填充柱中装有固体吸附物质或有固定液的担体,选择不 同合物的。填充物能够分离N2,O2,H2,Ar等高沸点的各种化
毛细管柱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固定相液体涂在内径很 小的毛细管内壁上。
和一般实验室用气相色谱仪相比增加了取样系统,采用柱 切技术,而且程序控制和信息处理完全是自动化的。
1.取样系统
取样系统完成取样和样品预处理任务,是生产装 置和工业气相色谱仪的接口设备。
实际上,在分析仪外部就应对样品进行初步的预 处理,例如减压、除水、除尘等。
分析仪内部取样及样品预处理系统应具有调压、 流路切换、流量监视、大气平衡和标准气(或标 准液)校正等功能。
分离度定义
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保留时间或保留体积)之差与两 峰宽度平均值之比,即
R t rb t ra (Wa Wb ) / 2
R trb tra tb1/ 2 ta1/ 2
R越大分散效果越好,R<1时两峰有部分重叠; R=1时两个等面积的高斯峰分离效率达98%; R=1.5时,其分离效率达99.7%,可以认为完全分离。 R若再大,则会加长分析时间。 在工业气相色谱分析中,一般要求有很大的分离度, 以便程序的安排和维持较长的柱寿命,R的取值可达5~10。
8.5.1 色谱分析方法的由来
色谱法亦称色层法或层析法, 它本是一种混合物分离技术。 “色谱”这一术语二十世纪初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 (M.Tswett)引用的,研究植 物叶绿素的组成。
在试验中,分离所用的玻璃试 管称为色谱柱, 冲洗剂石油醚称为流动相, 吸附剂CaCO3称为固定相
色谱法原理:
8.5 气相色谱仪
8.5.1 色谱分析方法的由来 8.5.2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8.5.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8.5.4 工业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8.5.5 气相色谱仪的新发展
8.5.2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1.气相色谱仪的一般流程 2.柱色谱的分离原理 3.色谱图及其主要参数
1. 气相色谱仪的一般流程
(2) 峰面积的测量方法
① 峰高乘半峰宽法
S h 2t1/ 2
此方法适用于对称性好的正常峰, 其真实峰面积是上述计算值的1.065倍。
② 峰高乘平均峰宽法
在峰高的15%和85%处分别测得峰宽,取两者平均值作 为峰宽,此法可用于带前伸或拖尾的不对称峰
S h t0.15 t0.85
③ 峰高乘以保留值法
固定相可分为固体固定相和液体固定相两种。固 体固定相是一个吸附剂,对不同组分有不同的吸 附能力。
具有不同吸附能力的吸附剂
弱吸附剂 中等吸附剂 强吸附剂
吸
蔗糖
碳酸钙
活性硅胶
附
淀粉
磷酸钙
活性硅酸镁
作 用
菊淀粉
碳酸镁
活性氧化铝
增
滑石粉
氧化镁
活性炭
强
碳酸钾
氢氧化钙
粘土
固定液
一些高沸点的有机液体,选择固定液的原则是 在使用温度下完全不挥发或挥发性极小,而对 各分析组分有一定溶解能力及分配系数的差别。
相对校正因子与操作条件无关,它可由实验确定, 其详细介绍可查阅有关技术文献。
(4)两种常用的定量计算方法
① 归一化法 ② 外标法
① 归一化法
当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出峰时,同时也得知各 组分的校正因子,则可求出各组分的含量,
Ci
fi Si fi Si
归一化定量计算法的优点: 计算方便,准确,进样量的波动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仪器的操作条件及其波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小。 使用归一化定量法的条件: 是必须保证样品中所有组分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全部出峰, 且峰形无重叠现象。
2. 柱色谱的分离原理
出峰时间的先后可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峰的面积或峰高 可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
气-液色谱法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组分在气液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 时的质量浓度比称为分配系数,即
ki
C si C mi
Csi—组分i在固定相中的质量浓度; Cmi—组分i在流动相中的质量浓度。
在各个组分随流动相移动过程中,分配系数较大的组分受到 的阻滞力也较大,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较多,移动较慢。 这种分配在柱管中要进行103~106次。这就使得那些分配系数 只有微小差别的物质,在移动速度上产生差别,只要有足够 的分配次数和足够的时间,最终都可以使各组分达到完全分离。
(4)区域宽度和分离度
色谱峰所占区域宽度反映了分离条件的优劣。通常区 域宽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半峰宽:指色谱峰在峰高一半处的宽度,如图 8.5.5中的CH段。 ②基线宽Wb:指通过流出曲线的拐点所作的切线 在基线上的截距,如图8.5.5中的IJ段。
分离度(或分辨力)
只有相邻的色谱峰能明显分开时,才能实现两组分的有 效分离。衡量指标用分离度(或分辨力)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