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与古代政治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范》与古代政治文明
本文将《洪范》置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大背景中,考察其产生的社会政治、文化基础以及产生后的影响和作用,力图发掘其在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始终被统治者重视、推演、利用的根源所在。
第一章——综述对《洪范》成书后,所受到的关注和相关研究作出基本的梳理。
对开展《洪范》研究的意义、本文主要探索的着眼点、创新点作出简要介绍。
第二章——关于《洪范》著作时代的再思考。
历史上关于《洪范》著作时代的探讨由来已久,主要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几种观点。
本章走出单纯从《洪范》首节关于周武王与箕子的谈话记录,去判断该书成书时期,和一度流行的传统认识,将《洪范》的成书置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思索,结合新发现的金文资料和《洪范》原文文字的时代性,从而产生《洪范》篇章稳定于西周鼎盛时期,即西周中期的新认识。
第三章——关于《洪范》政治文明的时代特征。
本章通过对夏商、周初政治思想主线的梳理,探求《洪范》成就的思想政治基础。
通过对《洪范》内涵进一步的解读,进而发掘其所蕴含的时代特征:作为“政书”,《洪范》既延续了古代政治文明中明显的伦理政治特色,又具有强化君王特权的印迹,可以说具有多重政治特色。
尤其重要的变化是,它将家族伦理进一步固定化、抽象化、系统化,使之上升为政治伦理观念。
夏商以及周初诰书政令中,更多显示的是围绕具体的宗族利益为轴心的伦理思想;在《洪范》中,则将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天象、人事社会以及天人关系等“政治”,作出系统的认识和规范。
尽管它还具有浓郁的伦理政治色彩,但是,较前更突出了政治理念。
第四章——先秦时《洪范》的历史际遇。
先秦时期,由于《洪范》政治内涵的多重性,导致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学派各取所需,对其争相征引。
但在政治实践中,《洪范》中关于君权至上的思想,深受主张社会变革的政治派别的关注和青睐;以政治伦理思想为基础的“王道”政治却备受冷落;受到冷落的先贤们,将热情转向哲学文化领域,他们将宗族伦理思想的核心“德”,进一步内化升华为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