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我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学生因上课下课时拥挤,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时发生踩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防踩踏安全管理
1.制定预案: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落实措施
①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

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

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②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

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③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及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二、防踩踏硬件设施
1.学校应在教学楼楼道里安装能正常工作的照明设备。

2.教学楼道和楼梯的墙壁装置应急灯、标明逃生方向的安全出口指示灯。

____楼梯口转弯处张贴“礼让右行,注意安全”,“下楼慢行,请勿拥挤”等警示语。

4.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

5.教学楼过道不堆放课桌及其它杂物等。

三、开展防踩踏安全教育
1.安全意识的教育:
学校要定期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2.安全行为的培养:
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

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

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
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

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

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四、防踩踏安全定期检查
1.学校负责人要每天检查老师防踩踏值班到位情况。

2.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楼梯通道照明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3.定期检查楼梯通道,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及时请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做进一步检查,同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

____年____月
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二)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正常有序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将制定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

该制度旨在通过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宣传与教育、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加强现场秩序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来降低发生踩踏事故的风险。

以下是对该制度的具体规定。

一、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
1.成立学校防踩踏事故应急指挥部,明确指挥部的职责和成员构成,包括校长、副校长、安全保卫处负责人等,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应急指挥机制。

2.建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

并建立隐患排查的记录和整改制度,确保隐患排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加强学校对安全责任的落实,明确相关部门在安全防范中的责任分工,同时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确保安全责任的落实。

二、加强安全宣传与教育
1.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学生、教职工和家长。

针对不同群体,科学编制安全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的危机应对与急救救护技能。

2.加强校园安全宣传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如校园广播、校内LED 屏、学校网站等,宣传踩踏事故的风险及预防知识,提高学生和教职工对踩踏事故的防范意识。

3.开展定期的应急演练活动,强化学校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救援流程,增强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和蔓延。

三、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1.对校内的人流密集区域,如食堂、教学楼、体育馆等进行安全设施的完善,设置疏散通道、紧急出口、应急照明和报警装置等,确保灾难发生时人员顺利疏散。

2.加强对公共场所人员数量的管控,配备安保人员进行现场秩序维护,确保人员安全有序进出。

3.修建校内的平台和坡道时,考虑安全因素,设置合理的护栏和扶手,预防因人员拥挤导致的踩踏事故。

四、加强现场秩序管理
1.制定并实施人员流量控制措施,科学规划进出通道,避免通道狭窄和封闭,设立合理的通行限制和人员引导措施。

2.制定并执行进出校园的时间管理制度,区分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合理安排人员流动,减少因人员流动冲突而造成的踩踏事故。

3.建立学校安全巡查制度,增派专门人员进行巡视巡查,发现人员拥挤等现象时,及时采取措施疏导人流,保证人员安全。

总结
通过完善学校的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机制、宣传教育、设施建设和现场秩序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可以减少学校踩踏事故的发生。

在2024年,学校将按照以上制度规定,全面提升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和有序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