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 2019年春学期综合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春学期综合练习
六年级语文(一)
姓名:准考证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第1~3题中,都有一项字的注音是错误的。
把它找出来,并根据序号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上填涂。
(3分)
1. A.禀.(bǐnɡ)报 B.教诲.(huì) C.捕.(pǔ)捉 D.雏.(chú)鹰
2. A.缀.(zhuì)满 B.惬.(xiá)意 C.炽.(chì)热 D.锲.(qiè)而不舍
3. A.蝙.(biān)蝠 B.石笋.(xǔn) C.蛤蟆.(mɑ) D.抱头鼠窜.(cuàn)
二、第4~5题中,都有一项有错别字。
把它找出来,并根据序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
置上填涂。
(2分)
4. A.和煦 B.内涵 C.腾云驾雾 D. 寒冬蜡月
5. A.疲倦 B.骏岭 C.猝不及防 D. 匪夷所思
三、第6~7题中,都有一项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
把它找出来,并根据序号在答
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填涂。
(4分)
6. A.微风乍.起(忽然) B.只流清气满.乾坤(满足)
C.倘若.(如果)
D.鉴.往知来(观察,审视)
7. A.迷途知返.(回来) B.感激涕.零(鼻涕)
C.学而不厌.(满足)
D.闻过.则喜(过失)
四、第8~13题中,都有一项填入画线处最恰当。
把它找出来,并根据序号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上填涂。
(12分)
8. 张晓明同学▲被评“优秀学生干部”,▲时刻把班级的事情放在心
上。
▲发现谁有困难,他▲想方设法去帮助。
自己▲苦点、累
点,▲心里很踏实。
A. 因为所以如果就虽然但是
B. 如果就无论都只有才
C. 之所以是因为无论都虽然但是
D. 因为所以无论都虽然但是
9.“广袤的大地是她▲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的长发,温暖的太阳
是她▲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的絮语……”——选自《孔子游
春》
A. 宽广、柔顺、明亮、温柔
B. 宽阔、柔顺、闪亮、甜蜜
C. 宽阔、飘逸、闪亮、温柔
D. 宽广、飘逸、明亮、甜蜜
10.“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额角,▲鼻子。
”
——选自《记金华的双龙洞》
A. 压挤、撞破、擦伤
B. 压挤、擦伤、撞破
C. 挤压、撞破、擦伤
D. 挤压、擦伤、撞破
11.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B. 听了福楼拜的一席话,对莫泊桑的启发很大。
C. 即使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合作。
D. 受到别人的嘲笑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
12. 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绝.处逢生绝.密情报 B. 神.清气爽大显神.通
C.闻.过则喜闻.鸡起舞 D. 微不足道.道.听途说
13. 能最恰当地与“晨光熹微,美丽的珠山景区笼罩在云雾之中……”搭配起来,
组成比喻句的是▲。
A.使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B.使我仿佛置身在仙境一般。
C.使我感觉自己像做梦一样。
D. 使我发出由衷地赞叹。
五、第14~17题中,都有一项诗句最符合题目要求。
把它找出来,并根据序号在答
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填涂。
(8分)
14. 粉骨碎身全不怕,▲。
A. 只留清气满乾坤
B. 要留清白在人间
C. 为有源头活水来
D. 任尔东西南北风
15. ▲,桃花流水鳜鱼肥。
A. 西塞山前白鹭飞
B. 湖光秋月两相和
C. 千里莺啼绿映红
D. 梅子黄时日日晴
1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A. 汉朝名将霍去病
B. 汉朝名将李广
C. 赵国名将廉颇
D. 三国名将赵云
17. 下列诗句最符合右图内容的一项是▲。
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第二部分阅读
一、根据课外阅读完成下列试题。
(15分)
(一)第18~27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它找出来,并根据序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填涂。
(10分)
18.空中索道站指的是(▲)。
A.巴顿家到包郝家的阳台
B.包郝到马驭家的阳台
C.肖晓到包郝家的阳台
D.巴顿到马驭家的阳台
19.肖晓自制名片的身份是(▲)。
A.联合国首任总统
B.天安门国旗班班长
C.宇宙开发登月投资财团主席
D.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20.神秘人的纸条是(▲)写给叶叶的。
A.高敏如
B.唐伟
C.麦克尔
D.李佳同
21.爸爸坐在(▲)给叶叶写信。
A.公司里
B.市政广场
C.咖啡馆
D.医院
22.什么鱼最后将大鱼吃掉了(▲)。
A.鲸鱼
B.鲨鱼
C.食人鱼
D.鳄鱼
23.老人早上一般会喝(▲),那是他一整天的营养。
A.咖啡
B.果汁
C.含矿物质的水
D.牛奶
24.慧骃国中“骃”的意思是(▲)。
A.驴 B.猪C.马D.狗
25.“罗布鲁格拉德”的意思是(▲)。
A.伟大的自然 B.上帝的恩赐 C.宇宙的骄傲 D.灵活的手臂
26. 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 似曾相知雁归来
B. 似曾相识雁归来
C. 似曾相识燕归来
D. 似曾相知燕归来
27.《七步诗》的作者是(▲)。
A. 曹植
B. 曹丕
C. 曹操
D. 曹冲
(二)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为“A”,错误的为“B”),并在答
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涂。
(5分)
28. 当梅老师告诉肖晓“六一”早上由他来当升旗手后,他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好朋友和爸爸。
(▲)
29. 刚到慧骃国,当马主人问格列佛想吃什么东西时,格列佛表示想要牛奶。
(▲)
30.《少女的红发卡》是一部长篇少女历险小说,描写了三个少女美丽动人的心路历程。
(▲)
3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都出自宋代苏轼的作品。
(▲)
32.老人在睡梦中梦见了年少时的非洲,梦见了那金色的海滩,梦见了海滩上的那些狮子。
(▲)
二、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每道题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根据序号在答题
卡的相应位置上填涂。
(26分)
(一)吃荤的植物
①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动物以植物为“食.”,人们已司空见惯,不觉为奇;而植物以捕“食.”动物为生,有人恐怕还是第一次听说。
②这些吃荤的植物大都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沼泽地带,因为这种地方往往土质贫瘠,所以不得不捕捉昆虫以获取氮气。
它们布设“陷阱”的方法很巧妙,有三种基本式样:一种用捕捉器般的夹子,器官的两半能迅速闭合,把牺牲品夹在当中;另一种像粘绳纸,用分泌的沾液把猎物粘住;第三种是生有瓶状叶,引诱昆虫陷进瓶中。
就拿其中的茅膏草来说,它的叶子像小小的月牙,平时叶子张开,露出鲜艳的肉色饵细胞,看上去十分美味多汁。
昆虫一旦碰到它叶子上的腺毛,叶子就会像夹子一样由两
十天后,叶子重新开边向中间合拢,将昆虫困在其中,并分泌消化液把它消化,大约
..
启,静静恭候下一个猎物。
有趣的是,如果它包住石子等不能够“吃”的东西,不超过24小时,叶子便会重新开启,将其吐弃。
③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对食虫植物进行过多次观察和试验,曾感叹地说:“这是
多么不可思议的智慧!”
33.上文的说明对象是(▲)。
A.以捕食植物为生的植物
B.以捕食动物为生的植物
C.以捕食动物为生的动物
D.以捕食植物为生的动物
34. 短文第1自然段有两个加点的“食”字,意思分别是(▲)。
A.吃食物
B.食物吃
C.吃吃
D.食物食物
35.短文第2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A.列数字打比方
B.列数字画图表
C.举例子画图表
D.分类别打比方
36.文中加点词语“大约”表明下列哪种情况(▲)。
A.表明时间不准确
B.表明时间差不是绝对的
C.说得含糊点保险
D.大概的意思
37.短文结尾处画线的句子有着怎样的含义,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它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
A. 表明对这种动物特殊捕食方式的赞叹。
B. 赞叹自然界的生物为了生存,所采取的令人想象不到的办法。
C. 赞叹自然界所有生物都有着令人想象不到的智慧。
D. 表明植物吃动物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
(二)往事
①如烟的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然而,独有那件雨天里发生的小事,却长久地印在我的心中,时时撞击着我的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②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刚刚还是蓝天,却忽然哗哗地下起雨来了。
我赶忙去给妈妈送伞,真不巧,她没在,我又扫兴地往回跑。
路上的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雨淋得直跑。
我虽然打着伞,可风夹着雨点还是往脸上扫,雨不小呢!我慌忙地跑到单元门口时,不小心差点和一辆装满脏物的手推车撞上。
我忙一抬头,哟,这小小单元门边的房檐下,竟站着好几个人呢,里头还有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她好像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我什么也没顾,就从她身边一擦而过,上了楼。
③我感到身上一阵冷,急忙换下被淋湿的衣服。
雨越下越大,我赶忙去关窗户。
透过雾气蒙蒙的雨帘,我漫不经心地朝下一望,突然,我的目光惊呆了,我又看到了那几个在房檐下的避雨人:那个往日默默扫地的老妈妈正来回挪动着脚步,她的旁边站着一位抱小孩的母亲,孩子正在蹬着腿脚,不用说他在大哭,母亲已经脱下了外衣包在孩子身上,还有……我不敢再往下看了,我觉得他们会向我投来锋利的目光,那是热切的目光的落空。
我颓然地向后退,窗户关上了,窗外的雨好像在冲刷我心灵的污点,我的思绪纷繁。
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助人;戴上了红领巾,我意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佩戴金色团徽的那天晚上,我抄录了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快乐……”,一丝甜蜜的回忆被哗哗地雨声打断了。
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发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鲜花和思想?我责问自己。
透过窗外的雨帘,我看到了自己心灵深处自私的污点……我猛然抓起雨伞,冲出了家门。
⑤然而,在雨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了;他们不知在谁的帮助下走了。
我转回身,呆立着,任凭雨点猛烈地砸在伞上,砸在我心上……
⑥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是闪现在我的眼前。
让那些猛烈的雨点永远冲刷我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
38.文章第1段主要运用了_____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_____。
(▲)
A.倒叙,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B.顺叙,为下文作铺垫。
C.顺叙,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D.倒叙,为下文作铺垫。
39. 第2自然段中说“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联系下文,说说这眼光中包含着怎样的希望。
(▲)
A.希望我能够利用手上的伞,帮助这里的几个人,让他们可以离开这里回家。
B.希望我不要被雨淋湿了,我能够早一点到家。
C.希望我能够帮助她把手推车推走。
D.希望我再回去找妈妈,把伞送给妈妈,不要让妈妈淋着雨。
40.第3段写“我不敢再往下看了”,这是为什么?下面理解得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下面的场面太令人害怕了,那些人会看不起“我”,责骂“我”。
B.因为下边有热切期望而又失望的目光,使“我”无地自容,使“我”自责。
C.因为下边有人会批评“我”,指责“我”,令“我”难堪,使“我”抬不起头。
D.因为下面的雨水太大了,我不忍心再往下看了。
41.对第4段中“猛然抓起”、“冲出”两个词语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我”的悔悟,以及改正缺点的行动和决心。
B.表现了“我”的动作十分迅速、利落。
C.表现了“我”因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心中变得沉痛起来。
D.表现了“我”恍然大悟,突然想起了这件事、赶快去做的样子。
42.第4自然段主要通过______的描写,表现“我”_____的思想感情。
(▲)
A. 心理、神态自责羞愧
B.心理、动作自责羞愧
C. 心理、神态恐惧害怕
D.心理、动作恐惧害怕
第三部分习作
43. 我们一天天长大,渐渐懂得了学习,懂得了生活,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
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友情……请你写一个自己的成长故事,让读者和你一起分享成长的滋味,体会你在成长中懂得的道理。
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400字左右,题目自定。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江岸区小学六年级
语文期末考试参考试卷
一、试听室(共8分)
1.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
(1) 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植株长得比高粱还高。
()
(2) 2014年超级杂交稻登上了亩产超过1000斤的高峰。
()
(3)“禾下乘凉梦”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想,表达了袁隆平的美好愿望。
()
(4) 袁隆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他有一个“禾下乘凉梦”。
()
二、基础平台(共30分。
2-7题,每题3分;第8题12分。
)
2.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A. 衰.老(shuāi) 瞬.间(shùn) 喘.气(cuǎn)
B. 碎屑.(xuè) 裹挟.(xié) 供.应(gōn g)
C. 枫.树(fēn g) 惩.罚(chén g) 痕.迹(hén)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A. 繁殖矫健雷霆万钓
B. 讴歌崖头不屈不饶
C. 懊丧峭壁苇叶葱茏
4.下列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桑梓”可代指“故乡”。
B. “运斤成风”的近义词是“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C. “偃旗息鼓”中“偃”的意思是隐藏。
5. 下列语句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辛亥革命就象暴风骤雨
....一样,很快席卷全国。
B. 这是三人成虎
....的事,大家必须辨明真相。
C. 班会上,他夸夸其谈
....,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6. 下列古诗文朗读的节类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B. 人固有/-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 对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骄阳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庸倦无力……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
”这句话能给人以画面感主要是因为作者运用了拟人的写法。
B.“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巳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这句话运用比喻,表现了花的美好,春的生机。
8. 将下列古诗文名句和课文原文补充完整。
(1)一道残阳铺水中,。
(白居易《暮江吟》)
(2) ,突岩深缝妙香稠。
(郑燮《题画兰》)
(3) ,以劝善惩恶为公。
(冯梦龙《古今小说》)
(4)惟天地,万物父母; ,。
(《尚书·泰誓上》)
(5)它的威力,,
,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
(选自课文《壶口瀑布》)
三、阅读之窗(共32分)
(一)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片段,完成第9-11题。
(10分)
①面对着科学的飞跃,中国的汉字以其瑰丽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②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
③在科学攀向高峰所出现的复杂思维状态中,古老的中国的汉字却焕发了青春,轻而易举地用原有的词汇构成了新的概念和术语。
④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因为它拥有一个单字的海洋。
⑤在人们熟悉这种文字后,可寻求的新的组合和创造的天地是那样的宽广而简便。
9.第句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3分)
10.第③句中“焕发了青春”在文中是指汉字能
(4分)
11.第④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12-17题。
(2分)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
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
事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
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长责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
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
”哪些孩子才有资格
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
老人让家人买来了很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
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
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
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
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ⅩXⅩ。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及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从黄叶凋零
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
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
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地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都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
不知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配不上得到别人的爱。
”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
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2.读句子,理解词语。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里“黄金屋
”是指:。
(2)“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这里“试
金石”是指:。
(4分)
13.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配
得到他资助的孩子”是指的孩子。
(3分)
14.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几
句话描写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4分)
15.第⑨段中说“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配不上得到别人的爱。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1)
;(2)。
(4分)
16.“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
”结合最后一段话,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发:。
(4分)
17.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下文
(这个内容)埋下了伏笔。
(3分)
四、习作园地(共30分)
18.习作题目:(1)2019,我的新年愿望;(2)当我拥有这种魔法以后……
习作提示:(1)任选一题完成习作;(2)不论是写记实作文还是想象作文,都要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
.......来表达明确的中心,并且能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内容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