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PPT(共12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 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PPT(共12页)
( 香港青马 )大桥的长度 × 16 + 0.8 = ( 杭州湾跨海 )大桥的长度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 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PPT(共1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 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PPT(共12页)
( 香港青马 )大桥的长度 × 16 + 0.8 = ( 杭州湾跨海 )大桥的长度
解:设香港青马大桥全长大约x千米。 16x+0.8=36
16x+0.8-0.8=36-0.8 16x=35.2 x=2.2
答:香港青马大桥全长大约2.2千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 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PPT(共1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 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PPT(共1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 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PPT(共1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 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PPT(共12页)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 什么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 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PPT(共1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 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共12页)
第5课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进行新课
西安大雁塔高 64 米, 比小雁塔高度的 2 倍 少 22 米。 小雁塔高多少米?
西安大雁塔高 64 米, 比小雁塔高度的 2 倍 少 22 米。 小雁塔高多少米? 大雁塔与小雁塔的高度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
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 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PPT(共1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 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PPT(共12页)
•
1.训练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写 作能力 。写文 章表达 感情时 ,不一 定要选 择雄伟 壮观的 景物和 轰轰烈 烈的事 情,只 要我们 的情感 是真实 的,是 浓厚的 ,那么 从小处 着手, 涓涓细 流同样 也能打 动人心 ,所以 ,我们 平时在 写作时 也可以 学以致 用,努 力做到 “情到 自然最 为真”.
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 +22
可列方程: 2x=64+22
你能解答前面所列出的各个方程吗?
A 2x-22 = 64
2x-22+22 = 64+22 2x = 86 x = 43
B 2x-64 = 22
2x-64+64 = 22+64 2x = 86 x = 43
C 2x = 64+ 22
2x = 86 x = 43 答:小雁塔高43米。
小结
甲比乙的几倍多(或少)几,已知甲,求乙 的问题,可设乙为x,根据乙×倍数±几=甲, 列出形如ax±b=c的方程进行求解。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 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PPT(共12页)
课堂演练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大约 36 千米, 比香港 青马大桥的 16 倍还多 0.8 千米。 香港青马 大桥全长大约多少千米?(先把数量间的相 等关系填写完整, 再列方程解答)
可列方程: 2x-22=64
西安大雁塔高 64 米, 比小雁塔高度的 2 倍 少 22 米。 小雁塔高多少米? 大雁塔与小雁塔的高度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
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可列方程: 2x-64=22
西安大雁塔高 64 米, 比小雁塔高度的 2 倍 少 22 米。 小雁塔高多少米? 大雁塔与小雁塔的高度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
•
2.同学们,相信你们大多数同学都有 旅游的 经历, 请大家 交流一 下,到 过哪些 名山大 川,有 什么感 受?大 自然中 的山水 ,不仅 能给我 们带来 美感也 给我们 带来灵 感,今 天让我 们从诸 子大家 对山水 的体悟 中,学 习为人 为事的 道理。
•
3.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 至熟视 无睹了 ,不论 是农村 还是城 镇,往 来于胡 同之中 的经验 是有的 。但对 于胡同 中蕴含 的文化 内涵却 不大注 意。
•
5.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 上的一 大特色 。本诗 的前三 节,都 用大致 相同的 语言形 式表明 作者相 信未来 不变的 信念, 每一节 最后都 由“相 信未来 ”四个 字结尾 。而且 用冒号 把它们 凸现出 来,如 音乐中 的主题 句反复 出现, 强化了 作品的 主旋律 ,增强 了诗文 的感染 力,突 出了诗 歌的主 旨。
•
4.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 展。新 课程三 维度目 标也把 情感态 度和价 值观的 培养提 到与知 识技能 、过程 方法同 等重要 的地位 上来。 基于这 样的理 念,和 谐教育 便以受 教育者 的全面 、健康 、和谐 发展为 目标, 以人的 自身发 展需求 与社会 发展需 要相和 谐为宗 旨协调 组织各 种教育 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