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音乐的要素(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曲形式
• • • • • • • 一、建立乐曲形式的技巧 1.反复 2.对比 3.变奏 二、乐曲形式的种类 1.三段式曲式:ABA 2.两段式曲式:AB
柴科夫斯基,《牧笛之舞》,选自《胡桃夹子》组曲
• 《胡桃夹子》组曲选自柴科夫斯基为同名 芭蕾舞剧所配音乐。 • 《牧笛之舞》是非常明确的ABA'形式。
• A乐段有三支长笛吹奏断音的旋律,反复数次,传达一种 轻巧而优美的感觉。 • B乐段在音色、旋律和调性上,均有强烈的对比,这个乐 段主要是由小号演奏旋律,加上铜管及钹伴奏。同时这段 旋律以阶进的方式,在狭窄的音域内移动,和A乐段轻巧 开放的长笛旋律截然不同; • A乐段的旋律音域较广,除了阶进之外也包括含许多跳 进。B乐段的F小调和A乐段的D大调形成对比.
•
•
A乐段 0:00 1.a. 低音区弦乐拨奏,p,开场 0:05 b. 3支长笛,吹奏断奏旋律,弦乐拨弦伴奏。 重复旋律。 0:37 c. 英国管旋律,连奏,长笛伴奏,断奏。 0:53 d. 3支长笛,吹奏断奏旋律,弦乐拨弦伴奏。 重复旋律。终止式。 B乐段 1:24 0:00 2.a. 小号小调旋律,铜管和钹伴奏。 1:37 0:13 b. 弦乐重复小号旋律。长笛导回A'乐段。 A'乐段 1:59 0:00 3.a. 3支长笛,吹奏断奏旋律,大调,弦乐 拨奏伴奏。重复旋律。终止式。
• 而最后的A'乐段,同样是在D大调中,是一个A乐段的缩减 版本。
聆赏要点:
• • •
三段式曲式:ABA' 适度的中班,24拍,D大调 3支长笛,2支双簧管,英国管,2支单簧管,低音单簧管,2支低音 管,4支圆号,2支小号,3支长号,低音号,定音鼓,钹,第一小提 琴,第二小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 曲长:2分34秒
二、旋律
旋律(melody):由一系列单个音符所构成的可辨识的整体。
旋律线(melodic curve或melodic line) 一段旋律包括开始、行进以及结束,它有一定的方向、轮廓和 连续性。音高的起伏可以表现为紧张与放松、期待与达到,此 谓旋律线。
阶进(steps)和跳进(leaps): 一段旋律用较小的音程行进称为阶进,而以较大的音程行进则 称为跳进。
和弦(chord):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被奏出的声音的组合。 和声:和弦的组成方式以及它们之间排列的方式。 (同样的旋律可能被配上不同却合理的和声。) 三和弦: 最基本、最简单的和弦,即由三个音所组成的和弦。 在音乐里,只要选出间隔的三个音,就可以组成一个三和弦。 位于最下面的称为根音,依次为三音和五音。
•
•
比才,法国作曲家。1838年10月25日生于巴黎, 1875年6月3日卒于同地。父亲是声乐教师,母亲 出身于音乐世家。9岁从师A.-F.马蒙泰尔学钢琴。 同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比才的重要作品有C大 调交响曲、戏剧音乐《阿莱城姑娘》、歌剧《采 珠者》以及《卡门》。
•
《阿莱城姑娘》是比才应邀为法国文学家L.都德 的话剧《阿莱城姑娘》写配乐。由于条件的限制, 只允许他用26人的小乐队。这不仅没有束缚住他 的手脚,反而促使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创作了这 首至今仍在各国演出的名曲。《阿莱城姑娘》描 写一个农村青年本来可以和心爱的姑娘维尔塔成 家立业,安分守己地过一辈子,但是由于他迷恋 放荡的阿莱城姑娘不能自拔而自杀。歌剧《卡门》 是比才的顶峰创作.
节奏
重音(accent)和切分音(syncopation): 重音:强调一个音的方法之一,是力度的加强。 切分音:当重音出现在非拍点的音符上(即两个拍点之间时) 产生的音。另外,弱拍被强调时,也成为切分音。 速度(tempo): 即拍子的速度,是音乐的基本步调。 术语 意义 largo grave adagio andante moderato allegretto allegro vivace presto prestissimo 速度的相对性 最缓慢,非常缓慢宽阔的 极缓慢,非常缓慢而严肃的 慢板 行板,稍慢的,行走般的速度 中板 稍快板 快板 极快板,快而活泼的 急板 最急板,尽可能的快
《法郎多舞曲》,选自《阿莱城的姑娘》组曲第二号
0:00 1.a. 全体乐队,ff,进行曲主题:主调织体(旋律与伴奏的 节奏相同),小调。 0:16 b. 中提琴模仿小提琴的进行曲主题,;复调织体,小调 0:33 2.a. 高音部木管乐器,ppp,舞曲主题;速度增快,主调织体 (伴奏和弦在拍点上),大调;小提琴有些装饰般的快速音群,当 舞曲主题被重复时,长距离的渐强至ff。 1:17 b. 全体乐团,ff,舞曲主题。 1:28 3.a 只有弦乐,ff,进行曲,速度较快;单声部织体,小 调。 1:39 b. 高音部木管乐器,ppp,舞曲主题;主调织体。 1:45 c. 只有弦乐,ff,继续进行曲主题;单声部织体,接着 主调织体由低音部弦乐伴奏。 1:56 d. 高音部木管乐器,ppp,舞曲主题;主调织体。 2:19 4.a 全体乐团,ff,舞曲和进行曲主题合并;复调织体, 大调。结束时转为主调织体。
• 《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编写的一个芭蕾舞剧。 根据霍夫曼的一部叫作《胡桃夹子与老鼠王》的 故事改编。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 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
• 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 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 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 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 宴的快乐。
2、复调织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同等重要性的旋律被同时演奏,称为复 调织体。对位法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个旋律线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技巧。
3、主调织体: 一个主旋律加和弦伴奏,称为主调织体。旋律时主角,和弦处于辅助地位。
改变织体: 一首作品中织体的改变,会产生变化和对比。作曲家可能会在一段有简单伴 奏的主旋律后,把这段旋律织成绵密的复调结构,或者把这段旋律改成有合 唱团演唱的和弦配合的主调音乐结构。
《法郎多舞曲》,选自《阿莱城的姑娘》 组曲第二号
• 有力的快板,进行曲的速度,4/4拍子,d小调 • 短笛、2支长笛、2支双簧管、2支单簧管、2支低 音管、4支圆号、6支小号、2支短号、3支长号、 定音鼓、铃鼓、大鼓、钹、第一和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 • 曲长:3分09秒
阿莱城姑娘
• 第一部分(3)
音乐的要素
一、节奏
节奏(rhythm):在一首曲子里音符时值的特定组合。 拍点(beat): 一种规律而重复的脉动,它把音乐分成时间上相等的单元。 拍点是最基本的时间单位,一首曲子里所有的音都是以这 个基本单位来测量它们的时值的。 节拍(meter): 强弱拍点的规律组合称为节拍。 一个小节中的第一拍点,或者说是被强调的拍点,称为强 拍(downbeat)。 按照一个小节里的拍点的数量,节拍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二拍子 2、三拍子 3、四拍子 4、六拍子 5、五拍子和七拍子
风格
风格: 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和声、织体、曲式等元素组 合时的特征和方法。 音乐的风格在每一段历史时期都有改变,这些改变均是 长时间逐渐演化而成,所以有时候很难划清两端音乐风 格交替时的界线。
西方音乐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中世纪时期 2、文艺复兴时期 3、巴洛克时期 4、古典时期 5、浪漫时期 6、20世纪音乐至1945年 7、1945年至今
三、音乐织体
音乐织体(musical texture): 一段音乐在一段时间里同时表现出多少个不同层次的声音,这些声音是由旋 律还是和弦构成,以及这些声音层次之间的关系。 我们一般用透明的、密集的、稀疏的、浓厚的、沉重的、轻快的等词汇来描 述织体。
三种最基本的音乐织体: 1、单声部织体:仅有一条无伴奏旋律线构成的音乐织体。
• 比才的《阿莱城姑娘》(L'Arlesienne)本 来是戏剧配乐,剧本为法国著名文学家都德所作, 原为三幕剧。戏剧演出并未取得成功,而根据戏 剧配乐编成的两套组曲却成为传世佳作。《阿莱 城姑娘》第一组曲由比才自编,第二组曲由法国 另一位作曲家吉罗编成.
戏剧《阿莱城姑娘》描写了法国普罗旺斯青年 农民弗雷德里的爱情悲剧。 • 剧情大致为:弗雷德里准备与一位阿莱城姑 娘(这姑娘在原剧中并未出场)结婚,突然得悉 姑娘的名誉不好,于是弗雷德里想忘掉这姑娘,而 与童年女友薇叶特成婚。 婚礼当天,一个不速之 客带来了那位阿莱城姑娘与其情人私奔的消息。 内心依然深爱着阿莱城姑娘的弗雷德里无法控制 自己,从阁楼窗口跳下去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