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杀菌乳“三标”工作“管理看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氏杀菌乳“三标”工作“管理看板”
一、标准展板
企业应按产品列出产品执行标准,该类产品涉及的主要标准有:
二、产品指标
巴氏杀菌乳主要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要求如下:
三、关键指标及风险防控措施
巴氏杀菌乳整体质量情况较好,近年来抽检主要问题集中在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项目。

此外,还有个别产品的黄曲霉毒素M1和兽药残留问题。

为有效控制巴氏杀菌乳质量风险,建议生产企业在各环节按照以下措施进行严格管理:
(一)生乳验收
杀菌前生乳中的菌落总数会影响终产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

生乳的收集、运输、贮存过程中的温度及容器、管路的洁净程度是影响其菌落总数的关键因素。

生乳中的黄曲霉毒素M1含量和兽药残留是造成终产品相关指标超标的原因,生乳验收检测是关键防控措施。

(二)巴氏杀菌
(三)CIP清洗
(四)空气系统
(五)储运和销售
(六)包装材料管理
五、其他
推荐性程序或参数仅供参考,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程序或参数。

(一)生乳验收指标
(二)过程检验指标
(三)CIP清洗参考程序
1.冷加工管线
每次生产完用碱液清洗,每周用酸碱液清洗:
40℃~60℃水冲洗4min;
1%、78℃碱液循环6min;
40℃~60℃水洗至中性;
90℃热水循环5min。

2.热加工管线
每次生产完用酸碱液清洗,清洗时间应随热交换器的长度适当延长:40℃~60℃水冲洗4min;
1%、78℃碱液循环6min~20min;
40℃~60℃水洗至中性;
1%、78℃酸液循环6min~20min;
40℃~60℃水洗至中性;
90℃热水循环5min。

3.灌装管线
杀菌设备的杀菌段到灌装机的灌装嘴之间所有容器及流经通道:
杀菌水温度提至90℃~95℃;
时间延长到15min~20min。

(四)巴氏杀菌参考参数
仅供参考,企业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参数。

1.间歇式巴氏杀菌
63℃,30min。

温差不超过0.5℃,保温期内充分搅拌,最短保温期保证不低于30min。

液体上部空气温度应高于66℃,温度传感器距离液面至少25mm。

2.恒流巴氏杀菌
72℃,15s;
75℃,15s;
80℃,15s;
89℃,1.0s。

(五)抽样方式和数量参考
1.过程抽样
可从净乳、生乳暂存、均质、巴氏杀菌、罐装等工艺阶段抽样。

2.成品抽样
从罐装机成品出口或成品库待检区抽样。

3.抽样数量
全项目检验抽样至少7个包装;
常温放置验证抽样至少2个包装;
保温放置(30℃)验证抽样至少2个包装;
至少抽取5个包装作为留样,按照产品的存储要求保存。

(六)车间/岗位分工参考(食品安全相关)
收奶岗;
原奶运输车清洗岗;
巴氏杀菌处理车间;
罐装间;
外包装间;
仓库管理岗;
发货管理岗;
运输销售管理岗;
抽样检验岗;
CIP站管理岗;
包材管理岗;
回收包材管理岗;
后勤保障岗(蒸汽发生、水净化、压缩气、制冷、维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