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第二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s
cos
P Qtg( 2)
4)计算正行程效率
令=0,得理想驱动力P0与生产阻力Q
的关系式: P0 Qtg
正行程的效率为:
P0 tg
R12
P tg( 2)
为了避免正行程发生自锁,应使>0
R13
R23
R32
Q
<90–2
P P+R12+R32=0 R23+R13+Q=0
5)计算反行程效率 反行程被压物体的重力和弹性恢复力Q为机构运动的驱动力。
动,则只能空转;如果机械原来静止,机械将保持静止。
如 果 Ad<Af , η<0 , 机 械 如 果 原 来 在 运 动 , 减 速 直 至 停
止;如果机械原来静止,则不能运动。
0 称为机械自锁。 机械发生自锁的条件: 0
机械自锁时的机械效率只表明机械自锁的程度。
当=0时,机械处于临界的自锁状态,此时机械可以处于 空转状态,但不能作任何的有益功;
简化计算:若构件间的接触面在正反行程中 不改变,将正行程时力关系式中摩擦角改变符 号,即为反行程时力之间的关系式。
将上式中的摩擦角用–代替得:
P Qtg( 2)
理想生产阻力P0: P0=Qtg
反行程(P为阻力)的机械效率: ' P tg( 2 )
P0
tg
若要保证被榨物不被松开,应使机构反行程自锁,令0得:
Q
N21 = Q / sinθ
θ
θ
F21= N21 = ( / sinθ)Q
N 21
N①21
2
2
= oQ

o─当量摩擦系数。
F21= o N21
─ 通式,适用于移动副、滑动高副、滑动轴承。
F21= o N21
根据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采用当量摩擦系数计算摩擦力, 为运动副元素是复杂曲面的摩擦力的计算提供了方便。
R23
b
R43 G
a
23 C
R12 B
2
R32
1 Md
14
21
3
G
A
D
4
C
R23
3
G
D R43
R23 F bc,R21 R23 MdF bcl
c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R23
b
R43 G
a
23 C
C
R12 B
2
R32
B R21
1 Md
14
21
3
G
1l Md
14
R23
3
G
A
DA
D
4
R41
R43
例3 已知机构各构件的尺寸、各转动副的半径r和当量摩擦系
二、机械中作用的力
研究机械的真实运动规律时,必须知道作用在机械上的 力及其变化规律。
1. 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和生产阻力
驱动力: 常数 如重力 FdC 位移的函数 如弹簧力 Fd Fd(s) 内燃机驱动力矩 Md Md(s) 速度的函数
如电动机驱动力矩Md Md()
生产阻力: 常数 如起重机、车床的生产阻力 执行机构位置的函数 如曲柄压力机、活塞式压缩机的生产阻力 执行构件速度的函数 如鼓风机、离心泵的生产阻力 时间的函数 如揉面机、球磨机的生产阻力
简单平面移动副 o =
V形槽移动副 o=/sin
三角螺旋副 o=/cos
—牙形角
N 21 2
Q
N 21 2
三角带
o= /sin
θθ
转动副/圆柱副
o=1.57 (非跑合) o=1.27 (跑合)
Q
移动副的总反力
R21
R21=N21+F21
tg =o (o ,v )─当量摩擦角。
1 F21
摩擦锥----以R21为母线所作圆锥。 2
14
4
R32
v34
C 3 Fr
R43
R23
(5) 1构件受力分析 列力平衡矢量方程
R21 R41 Fb0 大小 √ ? ? 方向 √ √ √
Fb= F da
Fb
R12 B 21
A1
2 23 C
3
14
4
d R41
c R43
b
Fr R32
Fb R21
R23
Fr
a
Fb R21 B
R41
A1
14
机构力分析图解法小结
驱动力和生产阻力的确定,涉及许多专业知识,本课 程认为所有外力都是已知的。
第二节 机械中的摩擦与效率
一、 机构中的摩擦
1. 移动副中的摩擦力和总反力
F21= N21
(1)平面移动副
N21=Q
F21= N21
N21
v12
F21
P
1
2
Q
(2)V形槽移动副 F21= o N21
Q =(N21 /2)sinθ+( N21 /2)sinθ
23 C
R12 B
2
R32
1 Md
14
21
3
G
A
D
4
(4)分析1、3构件的受力状况
C
R23
3
G
23 C
B R21
R43
D
R12 B
2
R32
1
1 Md
14
A
21
3
G
Md
14
A
D
R41
4
(5)列力平衡矢量方程
G R23 R430 大小 √ ? ? 方向 √ √ √
选力比例尺F(Nmm)作图
c
2
因2 远远小于90,在λ≤ 2 的条件下,压榨机既能向被压榨物
体加压,又能在加压停止后保证被压榨物不被松开。
第第一三节机节构动机态构静的力动分态析静力分析
主要目的
(1)确定运动副中的约束反力。 (2)确定机构在按给定的运动规律条件下需要加在原动 件上的平衡力或平衡力矩。
分析内容
对于低速机械,可以不计惯性力,进行静力分析。 对于中、高速机械,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将构件运动时产 生的惯性力作为已知外力加在相应的构件上,转化为瞬时静 力平衡系统,用静力学的方法对机构进行受力分析,即动态 静力分析。
3.考虑摩擦机构受力分析
例2 已知机构各构件的尺寸、各转动副的半径r和当量摩擦系 数fv、作用在构件3上的工作阻力G及其作用位置,求作用在 曲柄1上的驱动力矩Md(不计各构件的重力和惯性力)。
解:
(1)分析各构件的受力状态
(2)根据已知条件作摩擦圆
B 1 Md A
C 2
3
G
D 4
(3)确定连杆力的作用线 连杆:二力杆
用集中力于代替斜面上的受力,其总反
力与斜面的法线夹一摩擦角。
R13
根据机构各构件间的几何关系及相对运
动方向画出楔块2、3的受力分析图。 2)力平衡方程式
R23 R12
P+R12+R32=0 R23+Q+R13=0
R32
3)作力封闭多边形 ,确定P、Q之间关系
由力封闭多边形可得:
P R32 sin( 2 ) Q R23 cos( 2 )
夹具设计的几何条件为: e sin( ) r sin
arcsin r sin
e
C
D R23
B
例1 图示为一四杆机构中,曲柄1为主动件,在力矩M的作
用下沿方向转动,试求转动副B及A中作用力的方向线的位
置。图中虚线小圆为摩擦圆。(不考虑构件的自重及惯性力)
R23
R023
ω32
(2)如果合力的作用线与摩接圆相割,即驱动力矩小于最大摩擦 力矩,轴颈发生自锁。
(3)如果合力的作用线落在摩擦圆之外,则驱动力矩大于摩擦力 矩,轴颈将加速转动。
例:分析图示偏心夹具自锁条件。 作用在手柄上的P力卸掉后,偏心圆盘3能将工件2继续夹紧, 工件给偏心圆盘的总反力R23应作用在偏心圆盘上转动副的摩擦圆 内,使机构自锁。
r1
r2
理想生产阻力:当驱动力P和速度vP 、 vP vQ 不变时,理想机械生产阻力Q0 。
Q0>Q
Q0vQ 1 或
PvP
vQ P vP Q0
P
(Q0 Q)
同理: QvQ 1 或
P0vP
vQ P0 vP Q
(P0 P)
由此可知
P0 Q 1
P Q0
vQ
Q
机械正常工作时,0<η<1。 如果Ad=Af,η=0,机械不能输出功。机械如果原来运
当<0时,绝对值越大,则表示自锁越可靠。
正行程、反行程的效率和’一般不相等。 若>0,而’<0,则表示该机械的正行程不自锁,而反行
程自锁,这种机械称为自锁机械。
自锁机械常用于各种夹具、螺栓联结、楔联结、起重装置 和压榨机等机械上。
自锁机械在正行程中效率一般都较低,在传递动力时,只 宜用于传递功率较小的场合。
+ N21
ρ
R21 A F21
半径为的园称为摩擦圆。
当轴上载荷的方向改变时,总反力R21的方向也将发生改变,但 R21与轴的回转中心距离不会改变。
结论:总反力R21始终与摩擦圆相切。
把作用于轴颈上的所有外力合并成一个合力Q,根据合外力作用 线和摩擦圆的相对位置确定轴颈的运动状态。
(1)如果合力的作用线与摩擦圆相切,则驱动力矩等于摩擦力矩, 轴颈处于平衡状态。
N21 v12
P
Q
●总反力
R21与v12夹钝角(90+)
R21 恒切于摩擦锥。
●自锁
总外力落在摩擦锥 以内则自锁。
R21 φ 1
F21
N21 v12 90+
P
2
Q
2. 转动副中的摩擦与总反力
两构件形成转动副时,转轴上被支承的部份称为轴颈。 按轴颈受力状态分,轴颈可分为两种: 载荷沿直径方向作用的轴颈,称为径向轴颈。径向轴颈 是转动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载荷沿轴方向作用的轴颈,称为止推轴颈。
数fv以及摩擦角,作用在构件3上的工作阻力为Fr,求作用
在曲柄1上的平衡力Fb (不计各构件的重力和惯性力)。 解
(1)分析机构中各构件受力状态
Fb
B 2
A1
C 3 Fr
4
(2)确定连杆力的作用线
Fb
R12 B 21
A1
2 23 C
3 Fr
14
4
R32
(3)分析1、3构件的受力
Fb R21 B
(1)首先准确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2)确定构件的受力特征; (3)应用力平衡条件,初步确定总反力的方向;
从二力构件入手,判断其受力状况 (4)判断构件之间的相对速度、相对角速度; (5)确定运动副总反力作用线方向; (6)利用力平衡条件确定构件的作用力;
二力平衡,三力汇交一点,力偶矩平衡
(7)选择合适的力比例尺F(Nmm),列出力平衡矢量方程,
R41
Fb
R12 B 21
1 A
14
v34
A1 14
2 23 C
3 Fr
4
R32
C 3 Fr
R43
R23
(4)滑块受力分析 列力平衡矢量方程
Fr R43 R23 0
大小 √ ? ?
c
方向 √ √ √
选力比例尺F(Nmm)作图
R43
R23
b
Fr
a
Fb
R12 B 21
A1
2 23 C
3 Fr
Nd
如果机器在作匀速运转的条件下,驱动力和生产阻力均 为常数,可以把机械效率化成更便于应用的两种力或两 种力矩的比。
图示机械传动装置示意图,设P为驱动力,Q为生产阻力,VP和 VQ分别为P和Q的作用点的速度,故机械的效率为:
N r QVQ 1
ωQ
N d PV p
理想机械:没有摩擦,η=1
ωP
第七章 机械动力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低速、轻载的机械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时,假定机构的原动 件作匀速运动——静力分析。 高速、重载、大质量的机械,上述分析误差大,可能直接影响到 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况中,作用在机器执行构件的生产阻力绝大多数是变化 的,作用在构件上的摩擦力和摩擦力矩随着机器的运转也在不断 变化。
并根据该方程作构件受力的力封闭多边形,确定未知力的大小和 方向。
二、机械的效率与自锁
由于运动副中摩擦的存在,输入功的有效利用程度降低。 克服工作阻力所作的有益功与输入功的比值称为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衡量机器对机械能量有效利用的程度。
Ar 1 Af 1
Ad
Ad
效率以功或功率的形式表达: N r
ω34
求解步骤:
R043 R43
(1)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连杆是二力杆,为受拉杆;
(2)确定连杆相对2,4的相对运动方向
(3)总反力应与摩擦圆相切,且R23和R34对其回转中心之矩与相对 角速度 32 、 34的方向相反。
问题: 当原动件2转到2象限、3象限、4象限时,连杆的受力又如何?
(2)止推轴颈的摩擦 轴上承受轴向载荷的部分称为轴端。 如图示,轴1的轴端和承受轴向载荷的止推轴承2构成一转 动副。当轴转动时.轴的端面将产生摩擦力矩Mf。 止推轴颈的摩擦计算自学。
绝大多数机械系统运转时,其主轴的速度是波动的。 机器主轴速度过大的波动变化会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 增大运动副中的动载荷,加剧运动副的磨损,降低机器 的工作精度和传动效率,激发机器振动,产生噪声。
本章研究内容:外力作用下机械的真实运动规律及机械 速度波动的调节。 研究目的:机器的真实运动;机械的转速在允许范围内 波动。
(1)径向轴颈中的摩擦
设轴颈1上作用有载荷Q,在驱动力矩Md的作用下,轴以等角
速度12相对轴承2转动。
轴承对轴颈的法向反力分布复杂,采用μ0计算轴颈上的F21:
F21=Qμ0 摩擦力矩Mf:
Mf=F21r =Qμ0r= - Md
设 为R21与轴的回转中心的距离
R21 ρ = Mf= Qμ0r
∵Q=-R21 ∴ρ = μ0r=C
传递功率较大的机械,常采用其它装置来防止其倒转或松 脱,不影响其正行程的机械效率。
例 图示楔块式压榨机,水平运动楔块的楔紧角较小为;竖直运动 楔块的楔紧角较大为90–;楔块各摩擦面的摩擦系数均为。 求:当不继续向水平运动楔块施加压力,而被榨物体不致松开时,
楔块的楔紧角应为多少?
[解] :
1)受力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