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规划设计/
T echnology 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探析
曾哲
(芦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西萍乡337200)
摘要:萍乡市海綿城市试点已经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针对施工期间面临的水系统问题、人行道路路面严重破损问题
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相适应的海绵城市建设计划,探索海綿城市试点建设的方向,以期为相关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綿城市;透水铺装;下沉绿地;生物滞留;绿色屋顶
0引言
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主要针对市中心城区、重 要县城市规划区以及各建制镇规划区进行道路建设改造。
计 划改修的道路大多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蓬松泥土路面。
水泥 路使用年限久远,道路破损严重。
但因水泥路面渗水效果不 佳,导致道路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都存在 亟需解决的问题。
萍乡市极端暴雨次数逐年呈上升趋势,给 城市交通和排水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暴雨过后,路面积 水给人们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城市卫生也受到了影响,也 造成不小的交通隐患,所以探索一套适合萍乡市海绵城市建 设的方案极为重要。
1原地面问题分析
1.1径流总量控制率低,暴雨后出现严重积水问题
该项目区域大部分为非透水地面,产流系数高,暴雨时易 形成大量雨水径流,给排水能力弱的合流制管网带来了极大 的排水压力,小区内常因下雨且排水不畅造成局部低洼处积 水严重,对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居民区周围的环境也因此受到 影响;原修建绿地比地面高,无法使雨水较好地渗透和蓄积,没有发挥出绿地的渗蓄水功能。
1.2径流面源污染控制率低,景观水体水质差
由于项目区域的基础设施薄弱、老旧失修,排水系统原为 雨污合流,且存在管网淤泥堵塞、盖板塌陷等为,导致项目区 域的管网携带大量的污染物排人下游管网;在项目区域内有 许多景观水池,由于其在建设时未设置雨水进出口,不能承接 周边的雨水,形成一潭死水,夏季极易导致水体发绿发臭,水 体污染较为严重。
1.3景观生态性、功能性较差
原有绿地植被多为乔木加草坪的单一设计,没有形成丰 富的乔、灌、草植物的部落层次,景观品质不佳。
闲置废弃菜 地也是杂草丛生,未得到充分利用。
多处地面铺装破损,垃圾 随意堆放。
2建设方案
根据萍乡市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可 采用土地保护与修复、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生物 滞留设施、雨水调蓄设施、绿色屋顶等措施。
2.1 土地保护与修复技术
此技术包括土地保护、土壤改良和表土保护、地形改造等 [作者简介]曾哲,质监站副站长,E-mail:zaltz@ 手段,应符合以下规定:①应确保公共空间和敏感生态区不被 影响破坏,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②应通过土壤改良和表土 保护保障土壤持水能力,做好对绿地土壤保护,保证雨水人渗 速度和人渗量;③地形改造的绿地地形坡度宜控制在丨5%以内,保证土壤人渗率在适宜范围;④用于雨水调蓄和净化的 绿地表层20cm土壤的人渗率应在0.036 ~360mm/h,若小于 0.036mm/h应对其进行改良;⑤绿地海绵城市设施的土壤改良 应通过使用适当的绿化废弃物、草炭、有机肥等绿色有机介质 以利土壤团簇,提高水在土壤中的渗透能力。
2.2透水铺装
绿地内人行道、广场、地面停车场等公共场采用透水铺装。
透水黏结找平层的摊铺厚度:人行道约为35m m;停车场及车 行道应为45m m左右。
透水砖铺设方便,适用于各种路面。
透水 砖铺设可补充地下水并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见图1)。
一 60厚透水砖
—30厚1 :6干硬性水泥砂浆
一 100厚C20无砂大孔混凝土(孔隙率不小于15%)
一200厚碎石层(按工程设计布设渗排管)
一透水土工布200g/m2
一 50厚粗砂保护层
一素土夯实(压实系数多95%)
渗排管,外包1层无纺土工布层(20〇s W)
图1透水铺装构造
2.2.1透水砖铺装
透水砖在铺装过程中,砂土与黏合剂的比例一般在6 : 1时效果较好。
每罐料加水搅拌的时间不得低于2h,且确保搅 拌均匀。
通过手握成团、松手即散的经验,确保达到可使用的 状态。
透水砖铺装施工结束后养护24h,再进行多次填砂补 缝,确保无间隙。
冲洗多余的砂,确保路面洁净,并及时洒水 养护,施工结束后至少需要连续养护7d。
2.2.2透水水泥混凝土
透水水泥混凝土通过机器搅匀再投入人工摊铺,对于平 整度和排水坡度要仔细核査校准。
摊铺系数最好在1.1,以便 设计铺设厚度。
人工作业完成后,再用压实机或滚压机对路 面进一步压实。
压实后,需对透水混凝土面层进行收面处理,
C8H -135
科技/规划设计/
Technology
保证表面以及各个接缝位置平整洁净。
透水混凝土在搅拌和 施工时,要避免高温天气和雨天。
当气温连续几天不高于5尤 时,不应开展施工作业。
待施工完全结束后,连续保养7d ,确 保面层整洁后再进行涂刷保护漆作业。
2.2.3透水沥青混凝土
此阶段工程正式施工前,应选取一段试验路段,试铺路段 长度约150m 。
模拟混凝土的搅拌、铺设、验压全过程,确保施 工工艺流畅。
此工况铺设透水沥青路面时,不得在雨天和气 温不高于10T 时作业。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对将进行铺设作业 的地面结构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施工条件才能进行施工。
对于透水沥青路面与普通沥青路面的接合,要保证路面整洁, 不漏水、不滞水等。
铺设后的人行道也需用压实机进行进一 步压实作业。
2.3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一般选在地势较为平坦、土壤渗 透性较好的位置建设。
下沉式绿地应低于周边道路或场地, 下沉深度宜低于周边地面100 ~ 200m m ,选择场地地势较高 且地下水位较低处,下沉深度可结合地形适当加深,但不宜超 过500m m 。
若采用绿地入渗,可加筑人渗井、入渗池等,以提 高绿地的人渗能力。
绿地上的植被可选择一些耐旱性比较强 的品种。
下沉式绿地一般需要设计溢流口,以利暴雨时溢流 的排放(见图2)。
^蓄水层(蓄水深度根据工程设计排水计算结合景
观设计)
_植物覆盖层(具体品种结合景观设计选择耐水湿 植杨品种)
种植土回填,土壤下渗能力须保证停雨后收集—雨水6-12h 内完成下渗,不能达到时须对土壤 进行改良处理
—透水土工布為300g /m 2,顶破强力3=22. O kN 300厚级配研,石层,粒径20~ 30与30-40按4 : 6 --------!
混合比
—原土层平整
溢流井.接雨水竹災
图2
可渗透型下沉式绿地构造
2.4生态滞留设施
雨水花园作为海绵城市设施的前置塘,配合卵石过滤措 施对进人的雨水径流进行初期拦截过滤,再通过自然溢流至 生态滞留池。
将建筑、广场、停车场、路边绿化带或较浅的坑 洼绿地作为生态滞留设施,种植喜水或耐水植物,可以对区域 内雨水径流进行有效控制。
生态滞留设施形式比较多样,适 用区域广,易与景观结合,建设费用与维护费用较低。
2.5雨水调蓄设施
雨水调蓄主要采用蓄水池和雨水罐的方式对雨水进行蓄
积。
雨水调蓄池是人工建造的,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调蓄的 控制措施,收集的雨水一般经处理后作为杂用水用于绿化灌 溉、道路冲洗等。
地下封闭式雨水调蓄池可用于小区或建筑群 雨水利用系统;地上封闭式雨水调蓄池多用于单体建筑。
雨水 罐在单体建筑屋面雨水收集方面应用较好。
雨水罐是已完善 的产品,安装简单,比较适合单一建筑的屋面雨水收集。
2.6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施工前应进行防水检测,种植屋面防水层要达 到一级防水等级。
屋顶坡度超过15°时应外加防滑、防冲蚀设 施。
绿色屋顶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 具有节能减排作用。
3检验和验收
3.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验
通过取样l 〇〇m 3的透水混凝土,不足100m 3时按1次统 计。
每次取样后留置的标准式样不少于1组。
养护试件在相 同条件下应最少留置1组,最终通过检测试件弯拉强度具体 分析。
3.2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质量验收应满足0U 82—2012《园林绿化工 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3.3生态滞留设施
生态滞留设施应在每项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由建设方 组织施工、监理、设计三方进行验收,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砾 石层厚度应大于250m m ,陈石直径不超过50m m 。
种植土层主 要成分检查,厚度不应小于200m m ,砾石层和填料层之间铺 设土工布或厚度不小于100m m 的砂层。
人工填料层的渗透系 数不小于36mm /h ,需要根据试验报告多次复测。
3.4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质量的验收标准要符合JGJ 155—2013《种植屋 面工程技术规程》。
4结语
本文提出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计划适于解决萍乡市 排水系统和城乡道路损坏等问题,制定了适宜的建设方案。
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许多棘手问题。
通过将原有水泥 混凝土地面改建为可透水的铺装,原路面积水问题得到很好
解决。
结合萍乡市环境资源,采用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 等技术使雨水更好地自渗。
借助自然环境,以无污染、无害的 方式,使排水系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环境卫生也得到了极 大改善。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给水排水设计
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4.[2]
祁磊,黄倩.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探 讨[J].现代园艺,2018(6): 113-114.
[3] 黄聪.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 1 ):185.
i r a m a 宅-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