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一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受到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
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弹力,所以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
C.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3.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若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4.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
A.B.
C.D.
5.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用时65s,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
A.路程、时刻B.位移、时刻
C.路程、时间间隔D.位移、时间间隔
6.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刹车直到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刹车位移为x,
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
A.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不能求出加速度
B.求出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不能求出初速度
C.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
D.只能求出汽车刹车的平均速度
7.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
B.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
C.在田径场1500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
D.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位移大小为100km
8.如图是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1s末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在0~3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C.1~3s内物体加速度是5~6s内加速度的2倍
D.0~6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1m
9.粗细均匀的电线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在夏、冬两季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若电线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B.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C.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
D.夏季,电线杆对地的压力较大
10.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 s内通过的位移比第(n-2)s内通过的位移多
A.3(n+2)m B.4.9(2n+1)m C.19.6m D.
2
21 n
n
m
11.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把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
A.蚂蚁
..在拖动饭粒时,2min爬行的路程
B.研究一列队伍
....过桥的时间问题
C.裁判给参加比赛的艺术体操运动员
.......的比赛打分
D.研究地球
..的昼夜更替
12.在大枣红了的时候,几个小朋友正在大枣树下用石块投向枣树,若某个小朋友从看到石块击中枣树树枝到听到大枣落地声最少需要0.7 s,估算一下这课枣树的高度至少是
()
A.1.5 m B.2.5 m
C.5 m D.7 m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
A.无摩擦力
B.支持力大小为(m+M)g
C.支持力大小为(M+m)g+Fsinθ
D.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
14.如图,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质量为m=0.2kg的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g取10m/s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
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只有两次是相同的
D.小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
15.(题文)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
B.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
C.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
D.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16.静止在斜面上的重物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F1和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F2,关于这两个分力,下列的说明正确的是()
A.F1作用在物体上,F2作用在斜面上
B.F2的性质是弹力
C.F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D.F1和F2是与物体的重力等效的力,实际存在的就是重力
17.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位置,B为AC的中点,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为a2.现测得B点的瞬时速度v B=(v A+v C)/2,则a1与a2的大小关系为( )
A.a1 >a2B.a1<a2C.a1=a2D.无法比较
18.近年来高楼坠物事故频发,若将高楼坠物视为自由落体运动,下列图像能基本反映高楼坠物下落时各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 )
A.B.
C.D.
19.一辆汽车正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刹车.此后汽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设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开始制动后,前6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
A.40m B.48m C.50m D.80m
20.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质点从
N 到M 的平均速度相同
B .三个质点到达M 点的瞬时速度相同
C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
D .A 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二、多选题
21.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空降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跳下,当下落到距离地面适当高度时,打开降落伞,最终安全到达地面,空降兵从跳离飞机到安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的v —t 图像如如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空降兵在0到t 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
B .空降兵在t 1到t 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在逐渐减小
C .空降兵在0到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12
v 2 D .空降兵在t 1到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12
(v 1+v 2) 22.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 m ,bc =1 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 )
A .v b =8m/s
B .v c =3 m/s
C .s de =3 m
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 s
23.一辆客车以加速度a 1由静止驶出车站并沿着平直的公路加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车后方有一名乘客还没有上车,司机紧接着刹车,做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停车时客车共行驶距离为s ,则( )
A .加速行驶的距离为212a s a a +
B 122()s a a +
C
.加速时间为1
212
2
()
sa
a a a

D.客车运动的总时间为12
12
2()
s a a
a a

24.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和质量分布均匀的细绳,两端各系一个质量都为m的小环,小环套在固定水平杆上,两环静止时,绳子过环与细绳结点P、Q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已知绳子的质量也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两环静止时
A.每个环对杆的压力大小为mg
B.绳子最低点处的弹力的大小为
tan
2
mg
C.水平杆对每个环的摩擦力大小为mgtanθ
D.两环之间的距离增大,杆对环的摩擦力增大
25.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不变
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水平力F一定变大
D.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不一定变大
三、实验题
26.在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给你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与纸带(包括低压交流电)、复写纸、秒表、小车、钩码、细绳、导线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1)其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还需要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

(2)下图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B= __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a=__m/s2(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7.某研究小组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实验中,
(1)下图是四位同学释放纸带瞬间的照片,你认为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A B C D
(2)关于接通电源和放手让重物运动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接通电源和放手应同时 B.先放手后接通电源
C.先接通电源后放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通过纸袋测量发现加速度只有9.3 m/s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就可以) 2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
B.电磁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使用的是低压(4-6V)交流电源
C.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与电压高低有关
D.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由交流电源的频率决定的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3)某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一些列的点A、B、C、D、E,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s,则计时点A、D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打C点时的瞬间,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纸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29.如图是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的一条纸带,每相邻两个点中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赫兹的电源上.则: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 s.
(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0.某同学仿照“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对该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6V以下交流电源
B.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C.重物最好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如泡沫塑料
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
E.操作时,应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F.为了减小误差,应重复多次实验,在打出的纸带中挑选一条最清晰的。

G.为了便于测量,一定要找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并选取其以后各连续的点作为计数点。

(2)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把开头几个模糊不清的点去掉,以较清晰的某一个点作为计数点1,随后连续的几个点依次标记为点2、3、4。

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己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打点计时器打出点2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m/s,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值约为______________m/s2。

(本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31.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匀加速上升2s,速度达到3m/s;接着匀速上升10s;最后再以加速度a2匀减速上升3s才停下来.求:
(l)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a1
(2)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a2
(3)上升的总高度H.
32.如图所示,在一个水平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量为M的车厢里,用一个定滑轮通过绳子悬挂两个物体,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已知m1<m2,m2静止在车厢的地板上,m1向左偏离竖直方向θ角.这时,
(1)求汽车的加速度;
(2)求作用在m2上的摩擦力;
(3)求m2对车厢的地板的压力.
33.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1kg的光滑铁球,当铁球静止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37°(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绳对铁球的拉力F1的大小;
(2)墙对铁球的支持力F2的大小;
(3)如果将轻绳的长度增加,判断绳对铁球的拉力F1的大小和墙对铁球的支持力F2的大小如何变化.
34.手动挡汽车一般有五个前进挡位,对应不间的速度范围,设在每一挡位汽车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换挡时间不计.某次行车时,一挡起步后立即挂入二挡,加速度为2m/s2,3s 后挂入三挡,再经过4s速度达到13m/s,随即挂入四挡.加速度为1.5m/s2,速度达到
16m/s时挂上五挡,加速度为lm/s2.求:
(1)汽车在三挡时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在四挡行驶的时间;
(3)汽车挂上五挡后再过4s时的速度大小和在这4s内位移的大小.
35.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公路上有一只小鹿,于是立即刹车,汽车在4 s内停了下来,使小动物免受伤害.假设汽车刹车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一个物体可以同时与多个物体接触,故可能同时受到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故A正确;
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弹力,即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但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B
错误;
C.发生静摩擦的两个物体间相对静止,相对地面可以一起运动,也可以静止;存在滑动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有相对滑动,相对于地面,可以有一个物体是静止的,故C错误;D.摩擦力的方向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无关,存在各种可能性,如汽车转弯时提供向心力的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故D错误。

2.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造成弹力形变是因为施力物体形变造成的.木块收到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形变造成,所以A错B对;同理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竹竿形变造成,C错;电线受到的拉力为电灯的形变造成,D错.
考点:弹力的形变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造成弹力是因为施力物体形变造成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中“上涨”类比为速度增大,“减缓”类比为加速度减小,所以“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为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即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由速度图象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能力.要抓住两球相等的量:加速度,说明速度图像平行,同时到,说明两球不是同时下落.结合v t 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面积代表
位移去分析. 【详解】
AB .由题意,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0,同时到达地面,说明两球不是同时下落,且高度大的小球应先下落,则在v t -图像中图线与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应大一些;在下落过程,两者的加速度相同,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图像斜率相同,故直线应平行,则AB 错误;
CD .高度大的小球运动时间长,则末速度要大一些,而D 中末速度相同,故C 不正确,D 正确。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绕400米操场跑一圈,首末位置重合,则位移的大小为0,路程等于400m ,65s 指时间长度,是指时间间隔;
A. 路程、时刻与分析不符,故A 错误;
B. 位移、时刻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
C. 路程、时间间隔与分析相符,故C 正确;
D. 位移、时间间隔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
6.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把汽车的运动看做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已知位移x ,运动时间t ,初速度v 0=0, 根据位移公式x=
12at 2,得22x
a t =,即可求出加速度.由平均速度公式0 2
v v v =+和
s v t =,末速度v=0,得初速度02x v t =,平均速度 s
v t =.故可求得汽车刹车的初速度,
加速度及平均速度.故选C .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我们常把匀减速直到停止的运动看做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来求解,这样更容易理解和应用匀变速运动公式,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方式,有利于解题,同学们不妨一试.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出租车是按路程收费的,A 错误,B 正确,田径场是圆环轨道,所以位移不是1500m ,C 错误,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广州100km”,表示该处到广州的路程为100km ,D 错误,
考点:考查了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点评: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物体在1s末前后速度均为正值,故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
B.在0~3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
1
11
12m11m0.5m
22
x=⨯⨯-⨯⨯=
则该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1
1
0.51
m/s m/s
36
v
x
t===
故B错误;
C.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由图可知1~3s内物体加速度等于5~6s内加速度,故C错误;
D.图线与坐标轴围城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0~6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
2
11
212m12m1m
22
x=⨯⨯⨯-⨯⨯=
故D正确。

9.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电线,重心在最低点,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由于夏天气温较高,电线因长度膨胀而使夹角θ变小,F变小,而电线的质量一定,整体受力平衡,故夏季、冬季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共点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
10.C
解析:C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x =gT 2=9.8×12=9.8m ,知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 秒内通过的位移比第(n -2)秒内通过的位移多2×9.8m=19.6m 。

A .3(n +2)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4.9(2n +1)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19.6m ,与结论相符,选项C 正确;
D .2
21
n n - 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研究蚂蚁拖到饭粒时,在2min 爬行的路程时,蚂蚁的形状和大小可忽略不计,能看成质点,故A 正确;
B 、研究一列队伍过桥所用的时间时,队伍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看着质点,故B 错误;
C 、研究裁判给参加比赛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比赛打分时,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了,故C 错误;
D 、研究地球昼夜更替即自传时,地球自身大小不能忽略不计,否则没有昼夜更替,所以不可以看作质点,故D 错误。

12.B
解析:B 【解析】
大枣做自由落体运动,故2211
100.7 2.4522
h gt m m =
=⨯⨯=,故选B. 13.D
解析:D
【解析】
以物体和斜面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总重力(M+m )g 、拉力F 、地面的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f=Fcosθ,方向水平向左;
竖直方向:N+Fsinθ=(M+m )g ,解得:N=(M+m )g-Fsinθ,f=Fcosθ,故D 正确。

点晴:本题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为零,可以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简单方便,也可以采用隔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表格分析知,本题考查了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特点.由Fμ=μF N可求滑动摩擦因数.
【详解】
最大静摩擦力为物体间相对静止时摩擦力的最大值,0.7N时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已经产生了加速度,所以0.7N不是最大静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当直线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减速时都是滑动摩擦力,所以大小都是相同的,都等于μF N=0.5N,所以摩擦因数为μ=0.25,故C、D错误.
故选B
15.C
解析:C
【解析】
物体的重心的位置跟形状还有质量分布有关,石块下滑前后,质量分布变化,形状变化,所以重心改变,故A错误;石块处于平衡状态,则有:mgsinθ=f,F N=mgcosθ,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摩擦力增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F N逐渐减小。

故B错误,C正确;石块滑动后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也小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故D错误。

故选C。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重力的作用效果,将重力为G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1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2,F1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而使物体紧压斜面的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F2是使物体下滑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静摩力.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三个力作用.
【详解】
AD.物体受重力、支持力与摩擦力.而F1、F2是重力的两个分力,实际不存在,实际受到的就是重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以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C、F2是使物体重力紧压斜面的分力,不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根据平衡条件,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相等,所以BC不符合题意;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AB 段和BC 段位移均为x ,第一段位移中加速度a 1,第二段加速度a 2,对AB 段:
2212B A v v a x -=;对BC 段:2222C B v v a x -=;由题意有:2
A C
B v v v +=
;由以上三式得:2211
()8A C a a v v x
-=
-;因为物体做加速运动x 位移为正,解得:a 2>a 1.故B 正确,ACD 错误.
18.C
解析:C 【解析】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2
12
h gt =
,则x-t 关系应为曲线,选项AD 错误;因a=g ,则选项B 错误;因v=gt ,则选项C 正确;故选C.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汽车的加速度24m/s a =-,初速度072km/h 20m/s v ==,末速度0v =,则汽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0020
s 5s 4
a v v t --=
==- 由于16s t t =>,所以汽车6s 末停止运动,位移等于5s 末位移,则位移为:
011
205m 50m 22
x v t =
=⨯⨯= 故C 正确,ABD 错误。

2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三个质点A 、B 、C 均由N 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 点,首末位置距离相等,知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A 正确;
B.三个质点到M 点时的速度方向不同,故瞬时速度不相同,故B 错误;
C.三个质点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由于路程不相等,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率不相同,故C 错误;
D.平均速度的方向为位移方向,而瞬时速度方向为各点的速度方向,故平均速度方向与各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故D 错误.
二、多选题 21.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0到t1时间内图线的斜率在减小,加速度在减小,所以空降兵不是做自由落体运动,选项A错误;
B.在t1到t2时间内的速度为正在减小,所以空降兵做竖直向下的减速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0到t1时间内图线的斜率在减小,加速度在减小,所以空降兵不是做自由落体运动,选项A错误;
B.在t1到t2时间内的速度为正在减小,所以空降兵做竖直向下的减速运动,因此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又因为图线的斜率在减小,所以加速度在减小,选项B正确;
C. 从图像可知空降兵在0到t1时间内的位移大于从速度为0做匀变速运动到v2的位移,所
以平均速度大于1
2
v2,选项C错误;
D. 空降兵在t1到t2时间内的的位移小于从速度为v2做匀变速运动到v1的位移,所以平均
速度小于1
2
(v1+v2),选项D正确。

故选BD。

22.BD
【解析】
【分析】
【详解】
B.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加速度为a,则从a到c有:即:
物体从a到d有:
即:
3=v0+2a
故:
故: v0=4m/s 根据速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B .物体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加速度为a ,则从a 到c 有:
20111
2
ac x v t at =+
即:
01
7242
v a =⨯+⨯⨯
0722v a =+
物体从a 到d 有:
20221
2
ad x v t at =+
即:
01
124162v a =⨯+⨯
3=v 0+2a
故:
21
m/s 2
a =-
故:
v 0=4m/s
根据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
1
423m/s 2
c v =-⨯=
故B 正确. A .从a 到b 有:
v b 2-v a 2=2ax ab
解得:
b v =
故A 错误.
C .根据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
021
442m/s 2
d v v at =+=-⨯=
则从d 到e 有:
-v d 2=2ax de
则:
244m
1222
d d
e v x a ===⨯
故C 错误.
D .v t =v 0+at 可得从d 到e 的时间为:
2
4s
12
d d
e v t a =
== 故D 正确.
23.AD 【解析】 【详解】
B .设加速结束时的速度为v ,则 解得
选项B 错误; A .加速的距离:
选项A 正确; C .加速时间为
选项C 错误; D .减速的时间:
则客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选
解析:AD 【解析】 【详解】
B .设加速结束时的速度为v ,则
22
12
22v v s a a += 解得
v =
选项B 错误; A .加速的距离:
2
11212
2a v x a s a a ==+
选项A 正确; C .加速时间为
11
v t a =
=选项C 错误; D .减速的时间:
22
v t a =
=则客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21t t t =+=
选项D 正确;
24.BD 【解析】 【分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水平拉力和天花板的拉力,物体保持静止,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并运用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
以左侧绳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
解析:BD 【解析】 【分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水平拉力和天花板的拉力,物体保持静止,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并运用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